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021-12-31杨俊明

考试周刊 2021年89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高。初中語文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学会分析课文内涵的重要科目,因此需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使学生不仅可以轻松掌握文章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一、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在接受教育知识的时候,应该成为受教育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是传授知识过程中的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而不是让教师进行替代。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已经有其独到的见解,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见过一些世面,且经历过一些事情,因此他们对知识的接触相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更全面一些,在这个可以独立进行思考的年龄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刻。而语文作为众多科目中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且对其他科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更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现代教育中应该亟须关注的问题,该阶段的学生学习语文不应该仅仅是学习课文中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统一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设置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进而吸引学生投入课堂中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初中语文课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一直不停地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不断的讲解,而学生全程只负责认真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使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犯困,且学生自身会感觉语文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长时间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班级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同时创造性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一般会把其对文章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他的答案也会变得更加标准化,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生想要走出教师提供框架也是非常困难,导致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中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作文指导缺少创新性

在语文学科考试中,作文占据语文总分数的三分之一,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是非常关键的。但是通过对现在学生学习和考试中作文的写作可以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作文都是非常重视的,只是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是很精彩,作文成绩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作文中的题材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相对来说不是很充足。而在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大多是比较空洞的,这对学生提高写作积极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障碍,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想要提高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也是很难实现的。

(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在现代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形式就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课前进行预习。教师课前预习是为了备课,而让学生课前预习一方面是先大概了解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对文章中一些不懂的问题进行提前思考。但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只是对课文进行阅读一遍,很少有对课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只是限制在课堂之上,课外阅读以及学习实践等活动往往会被忽略。教师传授的是书本上一些浅显的基本知识,而学生也只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重视。

三、初中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中,因材施教是早就已经提出的,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想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需要长期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并针对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因为每个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理解分析能力是不同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于同一篇文章,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己会结合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资料以及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具有基本判断。但是针对一些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想要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是非常困难。基于此,教师在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且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内先对问题进行自我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趣味性原则

在现代初中阶段,学生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他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对不同的事情都具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且对生活中一些比较新颖的事情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抓住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开展趣味性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由此可见,趣味性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故乡》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家乡的美景、美食以及一些文化遗产等,使学生可以跟着视频感受到家乡的独特之处,同时发现视频中具有哪些比较有趣的风俗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鲁迅《故乡》时,会观察作者故乡的独特之处,从而感受作者对故乡以及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探索文章中作者描述的故乡特色,还会使学生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

(三)探索性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培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相对比较有优势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一些优秀教师采用的优秀案例可以在本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开展。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不适合本班学生之处要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只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努力找到一个更加适合于班级内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因此,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看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遵循探究性原则开展课程教学。

四、初中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中非常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该教学方式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激发问题意识。教学情境创设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利的,但是情境创设并不是随便制定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制订。因此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问题情境,该情境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得到发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二是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的生活中,已经经历一些事情,利用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方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善于观察,文章的题材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对于学生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二)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相处的姿态来开展教学,而不是高高在上,让学生不敢对课堂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在这样比较舒适的环境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进而才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开展问题的思考,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为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平台。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和思考,使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且针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也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进行对待,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进而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出开放性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不同的人对于愚公移山的评价是不同的,这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结语

创造性思维作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生思维意识初步形成的初中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语文又作为所有课程中的一项基础课程,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对提升其他课堂的学习水平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借鉴现代优秀教师所采用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改进,使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实践,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且勇于进行创新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乃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68.

[2]李启彬.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66.

[3]叶娅.关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448+451.

[4]林芳.探索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J].海峡科学,2015(2):78-80.

作者简介:

杨俊明,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武山县洛门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