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髋关节脱位就诊的Kabuki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综述

2021-12-31吴志扬王建嗣郑国良林秀明李炳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24期
关键词:歌舞伎截骨术髋臼

吴志扬,王建嗣,郑国良,林秀明,李炳钻*

(泉州市正骨医院 a.康复科;b.小儿骨科,福建泉州 362000)

Kabuki综合征(Kabuki syndrome,KS),又称歌舞伎综合征、Niikawa-Kuroki综合征、歌舞伎化妆综合征(KS,OMIM#147920),于1981年在日本首次报道[1,2],患者具有特殊面容,出生后生长受限、骨骼畸形、皮纹异常等。面部特征是长眼裂伴外1/3下眼睑外翻,这与日本传统的“歌舞伎”演员很相似。Ng等[3]于2010年首次报道了KMT2D基因突变导致KSⅠ型,Lederer等[4]于2012年报道KDM6A基因突变可导致KSⅡ型。Niikawa等[5]报道了Kabuki综合征在日本群体中患病率约为1/32 000,而Kabuki综合征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占18%~62%[6,7]。现报告1例以双髋关节脱位就诊于本院的Kabuki综合征患儿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及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病例报道

1.1 病史与查体

患儿,男,第一次就诊时为5个月龄。以“发现双髋关节脱位1 d”为主诉入院,1 d前外院检查示“双髋关节脱位”,后转诊本院。患儿为第2胎第2产,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 300 g,否认产伤窒息史,父母及兄长体健,父母非近亲婚配。入院体检:双侧会阴部增宽,双髋外展活动时双侧内收肌紧张,双侧股三角空虚,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双侧蛙式试验阳性,双侧套叠试验阳性。

第二次就诊,32个月龄,可独坐,不会腹爬,不会独站,可逗笑,可发音,不会讲话,双侧髌骨偶有外移脱位。体格检查:身高89 cm,体重25 kg,特殊面容:睑裂长、眼睑外侧1/3外翻、眼距增宽、弓状眉、鼻梁低、鼻尖扁平、双侧耳前瘘管、杯状耳,第5根手指短,右手通贯掌,四肢肌张力低下,会阴部无肿胀,双侧股三角饱满,无空虚感,双髋关节活动尚可,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1.2 辅助检查

第一次就诊双髋X线显示双髋关节脱位(图1a)。第二次就诊双髋X线复查显示左髋仍见残余髋关节发育不良(图1b)。脑电图监测、颅脑MRI、染色体微阵列检查、血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监测、血常规、生化全套:未见明显异常。

图1 患儿,男,1a:6个月龄时双髋正位片显示,双侧Shenton线不连续,双侧股骨头向外侧脱出,右侧髋臼指数约27°,左侧约24° 1b:行双髋复位支具固定后,32个月龄时双髋正位X线片示左侧股骨头骨化中心仍较右侧小,左股骨头骨骺及股骨近端向外上方移位,左侧髋关节间隙较右侧增宽

1.3 诊治经过

患者于2018年6月21日因双髋关节脱位,于本院行Pavlik吊带治疗23 d,因患儿配合较差,家属入院要求手术治疗,于2018年7月16日在麻醉下行“双侧内收长肌切断、双侧髂腰部肌腱切断松解、双髋关节造影、闭合复位、一期支具固定术”,并于2018年11月30日在麻醉下行“更换二期支具外固定术”,患者行二期支具固定8个月后拆除,拆除支具后本院康复治疗至今。目前患者左髋仍见残余髋关节发育不良,考虑患者目前仍不能独站,必要时可择期行切开复位治疗。针对双髌骨脱位,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1.4 基因检测

经患者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各2 ml外周血送基源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结果显示患者KMT2D基因的第14号外显子(位置:chr12:49.441.848)发生了 1个杂合移码突变(c.4135_4136del:p.M1379Vfs*52)(图2),故Kabuki综合征诊断成立。

图2 患儿及其母亲、父亲KMT2D基因14号外显子测序图 上图:箭头所示Kabuki综合征患儿在chr12:49.441.848位置存在移码突变 中图:患儿母亲测序图正常 下图:患儿父亲测序图正常

2 文献综述

以“歌舞伎综合征/歌舞伎化妆综合征/Kabuki综合征”、“Kabuki syndrome/Niikawa-Kuroki syndrome/Kabuki Make-up syndrome”、“Hip dislocation”为关键词查阅Medline、Embase、Pub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从建库至2020年9月相关文献。对包括本病例在内的国内19篇文献共73例KMT2D/KDM6A基因突变导致Kabuki综合征确诊患者分析,统计出国内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发病率为17.8%(13/73)[8~26]。包括本病例在内详细描述 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诊断、治疗方式及随访预后共 4 篇文献 15 例患者[7,27~29]。

目前国内关于Kabuki综合征患者髋关节脱位只有零星病例报告,经过查询文献包括本病例共13例,包括明确髋关节脱位及部分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发病率稍低于国外。可能原因如下:排除部分未经基因确诊的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患者[30];部分髋关节脱位患者中漏诊Kabuki综合征诊断及部分Kabuki综合征患者中漏诊髋关节脱位,从而造成我国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发病率低于国外。目前国内尚无关于髋关节脱位诊断及治疗过程较为详细的记录。

关于Kabuki综合征合并髋关节脱位诊治文献中女性多见(13/15),双髋常见(6/15),可合并髌骨脱位(2/15)。保守治疗,包括Pavlik吊带治疗和/或闭合复位可成功复位,但在行走年龄后容易出现再脱位(7/10),新生儿期行Pavlik吊带治疗(2/2),可取得满意效果,单纯切开复位容易出现再脱位(2/2),相对于Salter骨盆截骨(1/2),Dega骨盆截骨术/不完全骨盆截骨合并股骨截骨术(8/9)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少数术后合并髋周感染(1/15),术后有一定概率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5)(表1)。

表1 文献报告髋关节脱位治疗的Kabuki综合征患者一览表

歌舞伎综合征(KS)是一种由于基因转录调节异常引起的多器官系统受累的罕见病,主要表现为特殊面容,出生后生长受限,骨骼畸形,皮纹异常等。

KS的临床诊断是困难的,尤其在出生早期,因为许多临床特征只有在随后的几年才变得明显。Vaux等[31]通过回顾了16例KS的病例,新生儿先天缺陷确诊的平均年龄为出生后8 d,但KS的临床诊断确诊平均年龄为2.5岁。另外,在髋关节脱位患者中诊断出KS也是困难的,Lim等[29]通过回顾30例KS的病例,髋关节脱位的诊断是平均7.7个月大时,但KS确诊平均年龄为4.7岁,从髋关节脱位诊断到KS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为4.0年。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引起髋关节脱位的高危因素,髋关节发育不良在KS中相对常见,但在新生儿期KS相对少见[31],这表明KS髋关节脱位是由先天性和后天发育因素的综合作用。韧带松弛、肌张力减退造成的髋关节过度运动及髋臼后壁缺损,可能是引起KS患者髋关节不稳,导致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KS患者常见全身韧带松弛、房/室间隔缺损等,似提示KS患者有潜在的结缔组织缺陷,但目前尚无文献明确证明。肌张力减退在KS患者非常常见,全身肌肉发育不良可能是KS患者肌张力减退的原因之一。Wada等[28]报道说,KS的髋臼缺损比特发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发育不良更为严重,情况与神经肌肉疾病和唐氏综合征相似。部分KS患者可在辅助下实现独立的日常生活,并可以存活到成年中后期。未经系统治疗的髋关节会发展成固定的半脱位、脱位、进行性发育不良伴行走困难和经常疼痛的骨关节炎,严重影响KS患者的活动能力。Lim等[29]治疗歌舞伎综合征髋关节脱位6例患者,其中,2例使用Pavlik背带治疗,1例闭合复位,2例切开复位后行骨盆和/或股骨截骨术,1例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随访5.8年,髋关节脱位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amachandran等[7]报道了2名KS儿童3个髋关节脱位,采用了Dega骨盆截骨和/不和股骨截骨术成功治疗。Wada等[28]报道了5名KS儿童7个髋关节脱位,5个髋关节脱位是在10月龄前诊断出来,采用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成功复位和维持。然而,在行走年龄后,这5个髋关节出现半脱位或再脱位。所有7个髋关节脱位在平均3.6岁时进行了切开复位,股骨和/或骨盆截骨术。他们报告说KS髋臼缺损更为严重,故为了提供足够的后外侧覆盖,他们采用不完全性髋臼周围截骨术(即弧形切口仅涉及外侧皮质,不切开髋臼前上部,保留内侧皮质的完整性,取两个楔形植骨,大的在后面,小的在侧面,以提供髋臼足够的后外侧覆盖),获得了成功。另外,荷兰学者对18名KS儿童进行为期1~2年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后发现,生长激素可显著改善关节过度活动[32],虽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这为KS合并髋关节脱位保守及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临床思路。需要额外提出的是,因KS患者容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缺陷,应在手术计划中加以考虑。

KS是一种罕见疾病,但髋关节脱位在KS中较为常见。在新生儿髋关节筛查中,如发现过度运动的髋关节脱位患者时应警惕KS的诊断,早期诊断并采取非手术治疗髋关节脱位成功率较高,对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Dega骨盆截骨和/不和股骨截骨术治疗,如合并较严重的髋臼缺损,为提供足够的后外侧覆盖,可采用不完全骨盆截骨和/不和股骨截骨术。

猜你喜欢

歌舞伎截骨术髋臼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三维CT有限元评价Dega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短期疗效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吴兴国与猿之助——从京剧与歌舞伎的创新前沿看戏剧流派发展规律
传承400年,歌舞伎依然叫座
论功法、行当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传承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