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评价探索
——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

2021-12-31陈玉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记录表语文课程评价

陈玉娟

(泉州市晋光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导,比较片面、狭窄、主观和单一,既不利于改善教师的教,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学。小学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是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的过程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经验与教训、收获与体悟。基于此,笔者根据小学高段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对“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展开研究,探索多元评价运用在课前三分钟展示中的效果。

一、评价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细化能力评价

目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举行“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他们的评价大多数是针对学生听说能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能力固然重要,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也应放在活动评价中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研究表明,“多元化评价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1]因此,笔者针对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评价表(见表1)。

表1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评价表

评价表的设置,以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着手,对学生的“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对展示活动能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意见。

评价表针对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细化,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内容质量、普通话的流畅程度、语言表达能力、日常交际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此外,笔者把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也纳入评价内容。评价表满分是一百颗星,而过程与方法占四十颗星,体现高段口语交际的重点。评价表在总体评价中,既有标注星级的定量评价,还有概括小结的定性评价,使评价更科学、更有效。

二、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过程记录,体现多样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结果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因此,教学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如设置“课前三分钟展示评价表”“成长档案”“展示园地”等。

(一)“活动情况记录表”及“成长档案”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3]为了不让“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流于形式,让学生能从课前三分钟汲取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如设置“展示活动情况记录表”对学生课前三分钟活动加以记录、储存。展示活动过程记录和自我反思也同样重要。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准备课前三分钟前,要完成一份“小学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情况记录表”(见表2)。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自主完成记录内容,同时就展示活动作出一定的预判,尝试适当审视、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写下感言。

表2 小学高段“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情况记录表

例如,在六年级课前三分钟“阅读伴我成长”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活动情况记录表”,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填写。记录表展示形式为“阅读分享”,展示内容包括“我的阅读故事”“我的书友”等,展示成果有“阅读笔记”“我的小小读书成果”等,展示感言有“阅读改变了我”“阅读与人生”等。活动情况记录表包括展示形式、展示内容、展示成果,以及自我预期、评价以及感言。活动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记录表补充完整后粘贴在班级里“语文园地”中展示,一星期后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教师针对学生记录“成长档案袋”的评价与指导,应当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成败归因观念。“成长档案”记录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立体、多元的思维力,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载体。

(二)“课前三分钟展示台”

教师可在班级的文化墙“语文园地”中开辟一块“课前三分钟展示台”栏目。展示园地的设置,是为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进行及时的呈现。既能对学生的“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进行直观的动态的展示,也能让学生针对其他同学优秀的活动成果有所得,对于自身待改进的活动有所思。“课前三分钟展示台”不必拘泥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其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富有童真童趣,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如采用“过红绿灯”“夺星擂台”“登金字塔”等形式进行展示。教师根据表1 中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总星数,将学生的照片粘贴在展示园地的不同位置,并根据评价表的总星数,评出“每月之星”并颁发奖状。榜样的力量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同时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竞争中进步,最终实现班级所有学生的“共赢”。

在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中,“活动情况记录表”“成长档案”“展示园地”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在思维的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自我的进步和发展。

三、评价对象:结合自评、互评,沟通课内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对“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第三学段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评价时尽量做到客观、积极、公正和全面。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新闻主播大pk”“我是辩论能手”“时事观察我最行”等活动,推荐书籍、影片等优秀作品,作为课前三分钟展示的内容。这些活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一)课堂评价

展示活动结束后,先让展示者对展示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接着教师评价,尽量以积极鼓励的正面评价为主;最后由班级其他同学对展示内容进行合理、公正互动评价。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课前三分钟展示评价表”,对评价活动进行多维度、全方面、客观的评价。学生以自我表达为核心,以他人参与为反馈,在互动中分享,在体验中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享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享受展示后所得到收获的喜悦。

在互动体验中,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又能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生生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创设敢于质疑的评价情境,又要营造赏识性、尊重性的评价氛围。同时,教师需要握好评价的方向盘,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发掘优点,委婉表达。教师评价过程中,应秉承民主平等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尽量做到积极正面、客观、精准和个性化,让展示的学生能感受到他人对其展示内容的认可与肯定。

(二)课外评价

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QQ 群、微信群、网络空间、人人通空间、钉钉群等为家校之间的顺畅的沟通提供了广大的平台。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班级展示的课前三分钟的视频上传平台,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邀请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家长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这种评价模式不仅能够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还能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学生同样能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评价,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在“互动式”的分享中互相悦纳、反思问题,在体验性评价中沉淀知识。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中,应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对象等多角度进行评价,让学生爱上“课前三分钟展示”,勇于展示自我,学会学习,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记录表语文课程评价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