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用码头到城市地标
——近代以来青岛栈桥功能的嬗变
2021-12-30柳宾
柳 宾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
城市地标是“一个城市中用来浓缩、凝聚、集中反映和折射、代表城市总体特征的特定地段,是城市的缩影区,是一个城市的公众标识,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和代号。”[1]作为城市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地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延续着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第一名片。青岛建置以来,先后形成了栈桥、总督府、青岛火车站、迎宾馆、天主教堂、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一系列地标建筑,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栈桥。出身于军事码头的栈桥,既是1891年胶澳设防、青岛建置的产物,也是近代青岛最早的人工码头和现代青岛港的起点,还是青岛著名旅游景点和城市符号。
一、作为军事码头的栈桥
近代以前,今青岛市区仅分布着几个小渔村。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东侵而来,“西国兵船测量中国海岸,无处不达,每艳称胶州一湾为屯船第一善埠。”[2]31有学者统计,仅在1860年5月至6月的一个月时间内就有至少7艘(次)外国舰船“在胶州湾一带游弋,明火执仗上岸窥探地形,肆无忌惮在海中测量、调查”[3]9。受帝国主义侵略带来的严峻局势影响,“湾阔而水深,方向位置举得其宜,外当黄海之门户,内通中原之奥区”[4]53的胶州湾引起了清朝中央政府重视,并正式进入国家海防战略体系。在胶澳设防过程中,作为军事码头的栈桥应运而生。
(一)青岛口首次驻军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战火很快便由中越交界的越南北部蔓延到中国东南沿海。为此,清政府紧急命令“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大臣,迅速整备一切事宜,听候谕旨,务当尽力筹办,期于战守确有可恃”[5]498;“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毋稍顾忌。法兵登岸,应如何出奇设伏以期必胜,并如何悬赏激励俾军士奋勇之处,均著便宜行事,不为遥制。”[5]502当时,为胁迫清政府接受本国的无理要求,法国屡次扬言派遣舰队占据胶州湾,并由胶州伺机北犯北京、天津。
1884年8月,会办北洋军务的吴大澂上奏朝廷:“山东防军不过六千余人,胶州海口甚宽,由胶至省,无险可扼。法总兵福禄诺,有胶州口岸易攻之说,请饬筹备。”鉴于此,光绪皇帝一方面谕令山东巡抚陈士杰:“于该省腹地各郡,酌量抽调练军勇营,或迅速增募,即行妥筹办理。总须添足万人,期于战守确有可恃。胶州一带应如何备御不虞,并著速筹布置,毋稍大意。”[6]1823另一方面要求直隶总督李鸿章“会同实力筹备,以杜诡谋”[5]537。不久之后,清廷同意陈世杰“胶州海口,募营防守”的建议,要求他“迅速招募成营,并饬胶州等处整饬团练,随同官军扼要防守,毋稍大意”。[6]1825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陈士杰立即调派官兵20余营分别驻扎登州、烟台和胶州等山东各海口要地,其中,“副将欧阳高拨新募东军一营,驻扎胶州,署即墨营参将陈光禄委募东军二百名驻青岛,会同胶州协玉山,督率兵团,分扼要隘,以资稽查捍卫,而免意外之虞。”[5]620驻防军到达青岛后,分别驻扎在青岛口、汇泉湾沿岸的青岛村、会前村一带。
战局的发展最终使法国占领胶州并北上京津的图谋没能得逞。中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政府将青岛守军撤走。这次驻军虽然时间不长,但却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青岛口驻扎正规军队,标志着胶州湾一带已经开始进入清政府的防御视野。不仅如此,这次战争以及为防备法国军队登陆而进行的青岛口驻军,使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胶州湾的区位优势,并在1886年掀起了一场关于胶澳设防的争论。
(二)胶州湾设防之议
1886年3月13日,清政府出使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六国大臣许景澄上奏清廷:胶州湾外“群山环抱,口门狭仅三四里,口内有岛中峙,实为天然门户。周湾之地约数十里,水深八九拓至四拓不等”,“且地当南北洋之中,上顾旅顺,下趋江浙,均一二日可达。合以山东一军,扎聚大枝,则敌舰畏我截其后路,必不敢轻犯北洋,尤可为畿疆外蔽。其胶莱南河与北河海口通连,元时海运曾由此取道,避成山大洋之险,将来浚治淤浅,使雷艇、小轮船在内通行,则与直隶海面号令策应更为灵捷。溯自浙之温州以北,至于青、齐滨海各处,非口门坦漫,即港路浅狭,惟该湾形势完善,又居冲要,似为地利之所必争。应请由南北洋大臣会同察看,渐次经营,期于十年而成巨镇。”[7]16月,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和负责组织训练北洋水师的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考察了胶州湾形势后,同样认为胶州湾“实为海军之地利,南、北洋水师总汇之区也”,并规划了包括炮台、灯塔、军港等军事设施在内的海军基地方案。他们坚信,“如照以上布置,若敌人来犯,不能得利”。[7]6-77月9日,陕西道监察御史朱一新为筹谋“海军事宜”上呈奏折,进一步提出:“南北洋地势辽远,……北洋形胜以渤海为堂奥,以旅顺、庙岛对峙为门户,以威海卫为外障”,但旅顺的地理位置、自身条件受到许多限制,“非战守之善地”。与之相比,“胶州海口宽二三里,内有大澳可容群舰,其外地形盘互,岛屿林立,薛家、陈家诸岛横石隐伏,号称天险,最南为曹家嘴,又南则灵山,距江南之鹰游门三百余里,上可蔽登、莱,下可控江、浙,盖形胜必争之地也。胶河分南北流,其南流入海处曰麻湾口,由麻湾析南北河以达掖县之海仓口,亦三百余里,疏浅决滞,舟楫可通,元明两代议修为运道者也。海仓口地居堂奥,遥接津沽,一旦中外有事,运北洋之军实以济胶州,则臂指可以相联,而西夷窜扰之谋无所逞。或运齐鲁之杂粮以供卫士,则漕粮可以直达,而西夷封港之技无所施。”因此,“欲固旅顺、威海卫,则莫如先固胶州”。认为应通过修造炮台、创建船坞、囤积战舰等措施,将胶州湾建设成军事重镇,“以资联络,兼以屏蔽北洋”。[7]2上述建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胶州湾地区建设海军基地,从而达到遏制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沿海活动范围和御敌于外海的战略目标。这些观点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和探险家李希霍芬等人对胶州湾重要性的认识及对其未来定位的设想基本一致。
实际上,早在1886年初,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就曾专门安排旅顺港务工程局会办、道员刘含芳到胶州湾进行过实地调查,在随后呈递的《查勘胶州湾条陈》中,刘含芳将胶州湾、旅顺、威海作了比较,认为三地各有所长,但他得出的结论是: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山水形势不利设防,况且“此口地势之偏僻,断非目前之兵力饷力所宜用也”。[7]6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秉持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李鸿章的想法。因此,李鸿章对许景澄、朱一新等人的意见颇不以为然,他在议复朱一新的奏折中明确指出:胶州湾“距天津一千三百余里,实属鞭长莫及,且胶澳僻在登、莱背后,距黑水洋至成山头行船正道尚三百余里,敌船可扬舲直北,不必旁趋。若以全力营胶州,而置旅顺于不顾,彼谓堂奥得以晏如者,实未敢信”。甚至指责朱一新是“书生逞臆妄谈”。[7]3最后,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清政府以胶州湾地处偏僻和人才缺乏、资金紧张等为理由,决定将胶澳设防事宜延至南北洋水师成军、旅顺防务就绪之后再行计议。胶澳设防的动议被暂时搁置。
(三)胶澳设防
1891年,北洋水师成军三周年之际,依据海军章程的规定,经海军衙门奏请,清政府委派会办海军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和帮办海军大臣、山东巡抚张矅会同校阅北洋海军,并到大连湾、旅顺口、威海卫、胶州澳等北洋屯泊水师口岸查勘。6月5日,李鸿章、张矅亲临胶州湾勘察时发现:“轮船进口系向西行,青岛在北,陈家岛在南,相距六里。既进口转向北行,坦岛在东,黄岛在西,相距七里;澳内周围百余里,可泊大队兵舰。口门系属湾形,从东至北,环山蔽海,形势天成,实为旅顺、威海以南一大要隘。”[7]9实地勘察结束后,二人于6月13日联袂具折称:“胶州海澳宽深,口门紧曲,昔年英法兵舰犯津,皆在威海、大连湾停顿。现在威、大各口修筑炮台,水师相依,俱成海防重镇。若敌船远来,必求一深水港澳停驻之处。至于称隙登岸陆路内犯之说,尤可虑也,是胶澳设防实为要图。……自应预为经画,未可再缓。”[7]9为此,他们奏请在胶澳设防,并提出了设防的初步设想:“拟将烟台、胶州口炮台择定基址,酌量建筑。所需经费,拟请将山东海防捐截留,作为建筑炮台之费,虽然数目极微,尚可分年兴办。臣矅仍当督饬司道,随时移缓就急,务使告成有期。其余俟威海、大连湾工竣,再行奏明接续筹办。所需布扎营队,拟就山东现有各营抽拨,毋庸添募,以节经费。”[7]10当然,由于李鸿章、张矅仍然秉承近海防御的海军建设思想,其设防主张不过是通过修筑炮台防止外敌入侵,而没有考虑在青岛建设海军基地的问题。[8]205但即便如此,这一建议仍使争议已久的胶澳设防问题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对胶州湾地区的后续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鸿章、张矅的奏折引起了光绪皇帝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次日,光绪皇帝即下旨,由清政府内阁明发上谕:“另片奏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等语,著照所请。”[7]10正式批准在胶澳设防。
(四)栈桥始建
为落实胶澳设防计划,1892年春,李鸿章商请山东巡抚福润,派淮军将领、登州镇总兵章高元主持胶澳防务。章高元随即会同登莱青兵备道道台盛宣怀和烟台守将、汉中镇总兵孙金彪制定了胶澳防务建设规划,并报请李鸿章批准。[2]45-46同年秋,章高元率所部四营兵力2000余人移驻青岛。驻防军进驻青岛后,立即按照防务规划着手修建总兵衙门、军火库、电报房、炮台和广武前营、广武中营、嵩武中营等军事设施,其中也包括前海栈桥。
当时,为便于海军官兵上下和装卸军用物资,驻防军调用旅顺船厂的钢材,在青岛湾内与小青岛隔海相望的前海开工搭建一座经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的简易码头,并于1893年完工。初建时的栈桥码头全长约200米、宽10米,结合“中空灌沙式”,以石头垒筑堤身,采用的黏合剂是石灰、豆浆与细沙的混合物,两侧采用花岗岩护堤;石堤前是一段长124米、完全为钢铁框架结构的孔桥,桥面铺有木板,两侧装有用铁材制成的栏杆,故又称“铁码头”。这种设计和建造方式,使栈桥具有很强的抗击风浪能力。[9]28
作为胶澳驻防军修筑的专用军事码头,栈桥自设计建造之初便与清军官兵及军需物资的运输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胶澳守军的海上“军火供给线”。当时,按照清军的设想,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但事与愿违,栈桥并没有承担起这一军事重任。
1897年11月7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巨野教案为借口,要求德国海军军令部电令其远东舰队由上海前往青岛。11月10日,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棣利司(Alfred Tirpitz)亲自率领“羚羊”号(旗舰)、“威廉亲王”号、“哥尔莫兰”号三艘军舰从上海驶往胶州湾;13日,舰队驶入青岛前海。次日清晨,德国海军陆战队700余人从栈桥西侧登陆。“德意志陆战队从登陆到占领,仅用五个小时,一兵未损、一枪未放,就占领了胶州湾。”[2]394随后,为了证明其拥有了对青岛的完全主权,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
德国侵占青岛后,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进行和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修筑,栈桥的功能逐渐由军事码头向货运码头转变。
二、作为中国工业遗产的栈桥
在占领青岛之前,先后对胶州湾地区进行过详细考察和调查的德国军政各方及工程技术人员即已清醒的意识到,“拥有适用的港口设施是大力发展胶澳地区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现代化的、规模宏大的港口设施对海运事业的促进”,把胶州湾一带水陆两路的商业都集中在青岛,并把青岛港与胶济铁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山东省和其他一些内陆贸易中心的终点站,才能使青岛港在与烟台港、天津港的竞争中胜出。[10]12因此,夺取青岛的计划完成以后,德占当局便立即把建设港口和修筑铁路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栈桥功能的转变
“本来,德国计划利用青岛湾旧址,在原码头(栈桥)的基础上扩展成为新港”[3]58,但德国殖民当局经过调查后发现,青岛湾“夏受东南风影响,冬受西北风影响,风浪亦大,修建防波堤不易,耗资又多”;而“湾前面没有任何防风防波设备,海水深度亦不大,不能使将来可以铺设的山东铁路和大船相连接。即使对此处进行疏浚,也会因为潮流急湍,有很快堵塞之虞”。[11]36-37因此只得另拟计划、别辟新径。按照这一思路,在经过详细的专业调查和认真比选后,最终将港口位置确定在胶州湾内部的东岸,筑港工程随之启动。当时,青岛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港口和胶济铁路也相继开工,数量庞大的机器、设备、建材等由德国经海路运达青岛后,因为没有其它适宜的码头,栈桥遂成为海轮的唯一装卸地。
1899年,筹备中的海关开始在栈桥陆地一端建设。胶海关开关后,与德占当局共同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便利货物保管、装运和报关,大量仓库、邮政、洋行、事务所等各式各样服务于贸易发展的建筑陆续在栈桥周边出现。其时,作为青岛近代历史上第一座人工码头,栈桥成为唯一的货运码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由此成为青岛港建设发展的起点。
但由于栈桥码头规模较小、设施比较落后(主要使用蒸汽和手动起重设备),再加上港域日浅、进出口物品日益增多、机车和建材分量甚重等,根本不敷使用,在装卸货物时往往出现“驳船不胜其量,屡致颠复搁浅”[12]24的情况。因此,1901年小港工程竣工后,德国胶澳督署立即着手对栈桥进行扩建。
(二)初次扩建与货运码头的确立
1901年5月1日,栈桥扩建正式开工,该工程由德商施密特公司承包,当年完工。此次扩建,一方面是在原建基础上加以延伸,续接了一段“下立铁柱、上铺木板”的铁木桥,并就近修建了仓库和商店,同时将原有的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另一方面挖深了小港通往栈桥的水道,确保吃水5米的小型轮船即便在低潮时也可以靠泊栈桥。扩建后的栈桥宽度不变,长度增至350米,铁木结构部分的桥面上铺筑了轻便铁轨,大大便利了货物的装卸和运输。史载:“比及千九百一年小港竣工,栈桥亦已延长,吃水五公尺之汽船可傍栈桥停泊,材料装卸始称便利。”[12]24栈桥的装卸及运输设备由此得以完善,码头功能有了较大提升。
为了实现“港铁联运”,德占当局在规划胶济铁路时充分考虑了栈桥的货运码头功能,最初的胶济铁路选线和城市规划方案中,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将青岛火车站规划在栈桥旁边,但因当时的铁路建造技术难以满足弧形轨道的需要,最终青岛火车站不得不稍微西移至南北直线走向的轨道终点。1901年胶济铁路首段通车后,栈桥成为港铁联运的重要中转站,此后,栈桥一直是商旅货物集散中转的重地。
1904年大港一号码头建成并交付营运后,海运航线和货物进出逐渐转移至大港,栈桥的货运码头功能日益改变,最终成为船舶检疫、引水和海军官兵上下的专用码头,但仍日夜守望着进出胶州湾的商船,成为青岛港航贸易和商工各业发展的亲历者。
(三)栈桥被确定为中国工业遗产
为唤起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支撑科学决策、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进而通过工业遗产保护推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自2018年起,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发起了中国工业遗产的评选,并先后发布了两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按照《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工业遗产需特色鲜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一)在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二)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三)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四)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五)具备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13]
2019年4月12日,作为由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建造的青岛最早人工码头建筑,栈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此次入选,彰显了栈桥在青岛港航贸易及城市发展乃至中国工业化、近代化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贡献。
三、作为标志性旅游景点的栈桥
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决定在栈桥两侧辟建游园。1924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的青岛农林事务所在栈桥前的两旁空地上种植了花木。当时,栈桥因年久失修,南端的木质桥面在经历了长期风吹雨淋日晒之后已朽烂严重,钢质桥柱和桥身也已锈迹斑斑、腐朽不堪,随时有断裂倾塌的危险。因此,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要求负责市政设施的胶澳商埠港工事务所对其进行修缮。但因当时青岛主权刚从日本手中收回,经济、城建、社会事业等领域均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原有官营商工业大都被中央政府收走,地方政府收入锐减、财政力量薄弱,栈桥重修及附近景观塑造均力不从心,因此未能付诸实施。此后,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20年代末,青岛市政当局再次提出了修缮栈桥的计划,但因受战乱不断和时局发展影响,最终仍然不了了之。
(一)二次扩建与栈桥对游人开放
1931年夏天,栈桥被台风损坏。当年9月,青岛市长胡若愚在查看了栈桥受损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全面大修,并加以扩建。但此后不久,胡若愚即因政治斗争失利而离职,沈鸿烈继任青岛市市长。在此之前,沈鸿烈以中华民国海军第三舰队司令的身份率领海军舰队驻守胶东一带,当时他就曾提议重修栈桥。因此,接任青岛市市长后,沈鸿烈决定按照原定计划对栈桥进行扩建。
扩建工程由德商信利洋行承包,于1932年7月开始设计,至1933年5月完工。此次扩建,将栈桥石头垒筑部分改为钢骨水泥结构,即桥墩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木面也改为水泥面。同时,在栈桥南端新筑了一个半圆形的防护堤,并按照中华民族传统风格在防护堤之上设计建造了一座双层飞檐的八角亭阁,命名为“回澜阁”。
1933年6月6日下午,沈鸿烈在相关部门人员陪同下视察了基本扩建完工的栈桥,并当场决定树立一方石碑以记载栈桥扩建之事,以志纪念。事后,沈鸿烈根据大家提议亲自撰写碑文,介绍了栈桥历史、此次改扩建基本情况及其对美好未来的畅想。碑文谓:“胶澳海湾,形如半玦环,市厘栉比。其西南蜿蜒入海,若长虹之下,饮于凕渤者,即所谓前海栈桥也。清光绪十九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建,以供海军运输,长四百二十余公尺,广十公尺;中分南北两段,南段架钢敷木,北段则筑石为基,平面涂以水泥,旁亘铁索。其地初租于德,继据于日。逮民国十一年日人归我故地,始获接管,以时修葺。惟潮蚀日久,南段钢柱朽腐动摇,日虞倾圮。鸿烈驻军胶东有年,以斯桥为登陆要道,曾建议重修,适胡君若愚来长市政,锐意建设,妥令港务局详度形势,拟具图案,将南段木桥易以铁石,展长二十公尺,并于桥之前端添造三角形堤防,以杀悍湍,复横亭堤上,为邦人游息之所。招商承修,计需费银二十五万八千元,由市府遴员督造,二十年九月始役,胡君旋于是冬去职。鸿烈继任后,督饬所司,赓续修治,至二十二年五月工竣,较前益阔且坚。溯斯桥创建之初,一荒僻岛岸耳,虽经德日营领,卒壳光复旧物,蔚成奥区。兹幸疆圉粗安,鸠工庀材,重完建筑,去险就夷,得以政务余闲,偕我邦人诸友,休憩于兹,周阑延瞩,徜徉乎海山清旷之域,俯仰今昔,感何如也。尤冀有守土职责者,继自今岁时维护,永固丕基,俾宏利济壮观,砥柱中流,屹立不朽。用述崖略,大或勒石,以念来祀云。”[14]
1933年7月1日,举行了栈桥重修竣工落成典礼。随后,青岛市政当局正式决定将栈桥西侧增辟为公园。“为点缀前海风景,便利游人起见”,在青岛市工务局的主持下,拆除了承包商为改扩建栈桥在中山路、太平路附近搭建的临时房屋;并将原栈桥西侧海岸上的一座公厕向西迁移。[15]
此次扩建后的栈桥宽度变为8米左右,长度扩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自此,栈桥初具今日“长虹卧波”之风采。
(二)栈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1933年,栈桥改建完成时,回澜阁虽已主体完工,但因内部装修尚没有完成,所以没能同步对外开放。同年9月,回澜阁内部装修完工后,“市府特定十月一日正式开放,并分别招待中外各界人士参观。计:一日招待本国官商,二日招待日本官民,三日招待欧美侨商,由各局台所长作陪云”[16]。10月4日起,回澜阁开始对普通游人开放。栈桥及回澜阁由此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点。此后,由市政当局组织编印的《青岛概览》《青岛名胜游览指南》和社会各界自发出版的《青岛概要》《青岛风光》及不同时期的《青岛指南》等书籍中,包括回澜阁在内的栈桥及栈桥公园均为重点推介景点。1936年,为提高民众旅游的热情,青岛市政府组织了“青岛十景”的评选,最终评出市区八景、郊区二景,栈桥以“飞阁回澜”位列十景之首。1939年,青岛还曾评选出“青岛市城乡二十四景”,其中,飞阁听潮、沙鸟风帆、渔舟晚泊、栈桥夜月等景点均与栈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推介和游客口口相传影响下,栈桥的知名度日益高涨,逐渐成为青岛的著名风景游览点和标志性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思想观念不断转变,青岛的外来人口日益增多,栈桥和栈桥公园成为青岛市民休憩和外来游客游览的首选之地。1982年,栈桥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1月1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栈桥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旅游局评出全国首批4A级国家旅游区,青岛海滨风景区位列其中,而栈桥则是该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作为城市符号的栈桥
自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栈桥开始频繁出现在文学、影视、美术、歌曲、商标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艺作品和工商产品中,逐渐成为青岛的城市符号。
(一)文学作品中的栈桥
1932年6月,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和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在《青岛印象》中写到:“那儿再有伸出海面的栈桥,去站着望天上的云,海天的云彩永远是清澄无比的,夕阳快下山,西边浮起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在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17]1927—1936年定居青岛的王统照则记录下了栈桥之夜的安闲:“夜间,我独自在南海岸的杂花道上逛了一会,想着往海滨公园,太远了,便斜坐在栈桥北头小公园的铁桥上面向前看。新建成的栈桥,深入海中的亭子,像一座灯塔。水声在桥下面响得格外有力。有几个游人都很安闲地走着,听不到什么言语,弯曲的海岸远远地点缀着灯光,与桥北面的高大楼台的相映,是一种夜色的对称。”[18]141935年7月24日至8月20日,被誉为一代才女、文坛常青树的苏雪林在青岛小住,写下了一组有关青岛的文章,其中的《栈桥灯影》一文对栈桥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座栈桥,位置于青岛市区中部之南海边沿,正当中山路的终点,笔直一条,伸入青岛湾,似一支银箭,射入碧茫茫的大海”;“栈桥的北端,又有一座栈桥公园,比起中山公园的规模,这只算袖珍式的,但景物幽茜可人意,设铁椅甚多,给予晚间来此纳凉的市民以不少的方便”;“栈桥是一枝长箭,个字桥头,恰肖似一枚箭镞。镞尖正贯海心,又怕什么风狂浪急?”[18]88-90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曾任国立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梁实秋,在其晚年所写《忆青岛》一文中追忆了栈桥:“如果还有余勇可贾,不妨到栈桥上走一遭。桥尽头处有一个八角亭,额曰回澜阁。在那里观壮阔之波澜,当大王之雄风,也是一大快事。”[18]34近代诗人路朝銮(1880—1954,字金坡,号瓠庵)所作《前海栈桥》诗谓:“前海南端接栈桥,蜿蜒百尺跨虹腰。回澜阁外千飘过,招引凉飔暑气消。”[19]插图
凡此种种描写栈桥的文章、诗词不一而足,而这些诗文中的栈桥很大意义上代表的其实是整个青岛。
(二)影视作品中的栈桥
青岛是一座基本与电影同龄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感受电影魅力的城市,素有天然摄影棚之称。早在电影艺术诞生不久后的1898年,德国电影摄影师就拍摄了胶澳租借地的风土民情,青岛由此与电影结缘。而栈桥作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一向颇受青睐。20世纪30年代,外国影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国产故事片、风景片、滑稽片等陆续出现,青岛以其绮丽秀美的自然风貌和中西合璧的人文景观成为最佳天然外景地,出现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斩断魔爪》《海魂》《悬崖》《冰上姐妹》等电影先后在青岛拍摄,栈桥区域是这些电影的重要取景地。其中,1957年上映的《海魂》,是一部根据国民党“鼓浪号”军舰起义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该影片以青岛为拍摄地,留下了包括栈桥在内的许多珍贵影像资料。1959年上映的《冰上姐妹》是建国十周年献礼片,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彩色电影之一,该片在青岛和哈尔滨两地拍摄,其中包括栈桥在内的很多老青岛风光给观众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当时,全国各地的观众通过这些电影认识了青岛的大海、认识了青岛栈桥,向往来青岛一游。后来,随着影视事业的迅速发展,栈桥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青岛“电影之都”称号,青岛由此成为世界第九个、中国首个“电影之都”。而栈桥则经历和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及青岛成为“电影之都”的全过程。
(三)商标中的栈桥
近代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我国的商标工作逐渐起步并不断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青岛象征的栈桥,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本地商家的关注和青睐,青岛的许多海产品和工业产品都以“栈桥”命名,如“海栈”海产品、“栈桥”白干、“栈桥”老酒等,以栈桥形象作为图案的商标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青岛啤酒”商标。
20世纪初,青岛啤酒从德国来到青岛,又从青岛走向世界。1948年,青岛啤酒商标在南京国民政府商标局获得注册,商标图案由图形、中文和字母3个要素组成,其中,图形为“小青岛灯塔”、中文为“青岛啤酒”4个汉字、字母则是“TSINGTAO”。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啤酒的商标图案虽有变化,但主体仍然沿用“灯塔”图形、“青岛啤酒”汉字和字母三要素,只不过在图案两侧增加了麦穗,灯塔下方增加了海面和水波,字母也调整为“TSINGTAO BEER”。1956年,在香港爱国商人的建议下,青岛啤酒厂把商标图案进行了调整,商标图形用更具青岛特色的“栈桥回澜阁”代替了“灯塔”,“青岛啤酒”汉字和字母“TSINGTAO BEER”则予以保留;该商标于1958年在香港注册。1978年,青岛啤酒厂在国内完成了“青岛啤酒”图形、汉字、字母组合的商标注册,依法享有了该商标在啤酒类产品领域的独占使用权。此后,青岛啤酒商标图案虽然历经数次更新升级,但“栈桥回澜阁”图形、中文“青岛啤酒”和字母“TSINGTAO”这三个基本要素始终没有改变,青岛啤酒厂也由此成为青岛百年企业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象征着青岛城市的“栈桥”与代表着青岛名牌的青岛啤酒结下的不解之缘,共同代表着青岛的形象特质,成为青岛的标志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