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监控下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
2021-12-30高飞
高 飞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山东淄博 255100)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1]。踝关节处解剖结构繁多且较为复杂[2]。这种类型的骨折有一种更复杂的病变机制,会给医生的治疗带来较大难度。踝关节骨折的发生多是外伤引起的。有流行病学统计得出,它是关节内发生骨折最常见的类型,在全身骨折中占比超过4.0%,且骨折人群主要是青年[3]。踝关节骨折具有典型的外伤史,表现为脚踝部疼痛感、肿胀,畸形较为显著等。其具有多种分型,其中,Ⅳ度骨折常伴有下胫腓韧带复合体的病变[4],是最严重的骨折损伤,能使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因此,解剖复位重建与内固定是严重踝关节骨折的关键治疗手段。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2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得出对比结果,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4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样本的排除标准:1.中途放弃者,未完全参加本次研究;2.具有严重的其他系统器官疾病者;3.具有手术禁忌症,不适合进行手术者;4.存在严重感染症状者。将此24例患者平均分组,分组遵循随机性、双盲性原则。为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将每组患者从1~12编号。其中,12例患者(A组)进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男性患者占比58.33%(7/12),其余为女性患者,年龄的四分位数为45.64岁;另12例患者(B组)通过三棱针内固定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此组患者性别资料和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年龄资料和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这24例骨折患者由车祸引起10例,砸伤引起7例,其余7例是高空坠落引起(P>0.05),仅有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这一种变量对实验结果有指导意义。
(二)方法
本研究对A组患者采用局部腰麻,在麻醉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使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在对闭合性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时,医师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在关节镜监控下实施手术,并对整个手术过程录像。手术时,医师可以先使用腓骨外切口或后侧外切口方式,在骨折的中心部位切开约8~9 cm长的术口,将患者受损处肌肉组织逐层剥离,直到骨折处显露,而后使用支撑板实施复位固定术。如果选择后侧外切口手术方式,医师可对腓骨及后踝关节同时进行相应复位操作。复位后,医师需要及时用一两个空心螺丝固定。对于踝内骨折的弧形术口,医师可根据骨折块的大小选择一个或两个松质骨螺钉来稳定它们。对患者的脚内踝和外踝均进行相应固定后,医师要进行应力试验,判断其稳定性。若下胫腓的稳定性较低,医师就需要加以皮质骨螺钉进行联合固定。针对患者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医师可实施内侧切口术,使患者三角韧带完全显露,术后缝合修复,复位内固定术实施结束后再打结。在患者胫骨踝关节软骨损伤骨块较小时,医师应清洗、摘除;如果骨块较大,则使用细克氏针进行固定,以降低踝关节炎的发生率。手术结束后,医师要及时包扎患者的伤口。上述手术均采用微创操作。医师在术中应尽量避免碰触患者的神经和血管,不能直接接触患者肌腱,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医师要用石膏固定患者骨折处,并在两天后对患者进行屈伸训练,待患者恢复2~3周后拆线,正常行走后拆除螺钉。
针对B组患者给予三棱针内固定治疗时,医师先要对患者踝关节处进行消毒,铺无菌布,再用骨钻在外踝处钻入,使其达到髓腔,以便三棱针进入,在测量好位置后,用三棱针向前上方沿外踝进针,使三棱针到达距离骨折近端6~8 cm处,之后,剪断剩余部分,并将针尾部折成弧形,埋于患者皮肤内,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用石膏固定好。医师要观察患者能正常行走的时间。
对A、B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模式无差异;手术医师为副主任以上医师;对患者术后恢复程度严密观察,且手术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手术顺利。
(三)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在术后经常使用X线检查并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两组病患的骨折恢复情况较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VOFAS功能评分评价两组病患的疗效。
二、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排除失访人员)的伤口均愈合,未发现感染。两组患者复查结果显示,骨折在10~15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且术后12~17周可负重行走,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在两组病患末次随访时,研究者利用VOFAS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评价得知,A组中,评分优的病患有8名,评分良的病患有3名,剩余1名病患的评分为可;B组中,评分优的病患有7名,评分良的病患有3名,评分可的病患有2名。两组病患的VOFAS功能评分存在差异。
三、讨论
踝关节处于人体关节最低处,承重量最大。想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软骨,我们必须保持关节面的压力均匀,以预防外伤和关节炎。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较为严重且治疗方法复杂。受到外旋力影响时,病人的旋前踝关节就会受到损伤。根据损伤程度,我们可将其分为:Ⅰ度三角韧带破裂或内踝骨折;Ⅱ度前韧带撕裂胫骨骨折;Ⅲ度胫骨螺旋或倾斜骨折;Ⅳ度后韧带撕裂或踝后骨折。该领域的专家认为,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更有效。其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踝关节正确复位,清除镶嵌在踝关节周围的骨块或组织,重建踝关节的力线,使其稳定。
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常伴有胫骨关节脱位,可引起严重肿胀,并形成张力水肿,延误手术的最佳时机。因此,这种类型的骨折必须在水肿消退后,也就是骨折发生的6~8天内进行手术。如果病人进入医院治疗前就已经发生张力水肿,那么,医师就应先行手法复位治疗,并抬高患肢,用石膏固定,待水肿消散和皮肤褶皱时再进行手术。整个手术通常需要约10天。
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不当,会引起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及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如果踝关节骨折是开放性的,那么,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很高。因此,面对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医师需要立即对其清创,对深处伤口进行药物实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加以治疗。手术中极有可能出现组织剥离过多或复位不良等现象,因此,手术应在关节镜的监控下进行,尽量做到解剖复位重建,减少骨膜分离,保护周围组织。三棱针内固定治疗方法能够解决下胫腓联合分离问题,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但这种方法需要医师掌握好下针位置。两种方法综合对比,患者对关节镜监控下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VOFAS功能评分更高。
综上所述,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属于破坏性骨折。在进行手术前,医师应仔细检查患者各项情况,制定良好的手术计划,并选择适当的时间,在关节镜下实施微创手术,解剖、复位、重建,并对其进行内固定。手术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定期检查,指导患者开展机体训练,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标准。关节镜监控下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方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