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探析
2021-12-30罗素琼
罗素琼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6)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要求,强调理想、文化、道德建设,不仅是涉及“兴国”之策的大问题,也是“立人”的根本性问题,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殷切嘱托,是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好医术医德兼备、适应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95 后”高职医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其道德心理的发展,既影响着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医学生医德的形成,同时影响着医学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并将最终影响健康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某高职院校“95 后”医学生的道德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医学生道德心理的良好培育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优化改进,提供一些实证、路径方面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12月,根据生源的年龄结构,通过随机抽样,主要选取了500 名“95 后”(1995年以后出生)某高职院校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介于18-20岁之间,男生218 人,女生235 人,专业分布为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1.2 研究方法
1.2.1 《“95 后”高职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本研究设计《“95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问卷》,问卷主要通过道德判断测验(主要指标是C分数)、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点评分)、人际反应指标量表(采用李克特式5 点量表)等进行测评。对“95 后”高职医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道德判断、公正世界信念、人际反应指标等方面探讨了“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
1.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发放问卷500 份,剔除无效问卷,实际收回453份,有效回收率90.6%。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参与调研的“95 后”高职医学生中,男生218人,占48%,女生235 人,占52%;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03 人,占总人数的22.7%,护理专业92 人,占总人数的20.3%,药学专业83 人,占总人数的18.3%,医学检验技术88 人,占总人数的19.4%,康复治疗技术87 人,占总人数的19.3%,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分析
2.2 “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分析
2.2.1 “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判断测验分析
由表2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得分情况,不同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在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上具有差异性,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得分高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95 后”高职医学生中,女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高于男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
表2 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判断测验Competent分
由表3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的比较,差异显著(F=2.516,P=0.035)。
表3 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判断测验 C分数的方差分析
2.2.2 “95 后”高职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测验分析
由表4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分数的情况,不同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在公正世界信念分数上具有差异性,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低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95后”高职医学生。“95 后”高职医学生中,男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高于女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
表4 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分数
由表5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分数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3.407,P=0.009)。
表5 各专业“95后”高职医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分数的方差分析(ANOVA)
2.2.3 “95 后”高职医学生人际反应指标测验分析
由表6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同情关心因子的分数情况,不同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在同情关心因子分数上具有差异性,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临床医学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高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95后”高职医学生。“95 后”高职医学生中,女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高于男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
表6 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同情关心因子分数
由表7 可知,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同情关心因子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6.005,P=0.000)。
表7 各专业“95 后”高职医学生同情关心因子的方差分析(ANOVA)
3 讨论
3.1 “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
3.1.1 不同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具有差异性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不同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在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上具有差异性,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得分高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不同专业的“95后”高职医学生在公正世界信念分数上具有差异性,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低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不同专业的“95后”高职医学生在同情关心因子分数上具有差异性,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临床医学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高于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95 后”高职医学生。
3.1.2 不同性别的“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具有差异性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95 后”高职医学生中,女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高于男生的道德判断测验C分数;男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高于女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分数;女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高于男生的同情关心因子分数。
3.1.3 “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水平有待提高
“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关注点常常集中在自己身上,但过分地强调自我性就引发了个人本位思想。在个人本位思想影响下的医学生,虽然会遵守从业的道德要求和职业操守,但当医德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取向在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相冲突时,容易出现医德医风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治疗进程。
3.2 “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3.2.1 社会环境层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推进,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三多”社会形态,即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3],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人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既纷繁复杂,又多样多变;既有对“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产生积极向上影响的正能量,又有对“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产生冲击和干扰的不良思潮;这些思潮影响着“95 后”高职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了“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同与道德判断。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普世价值和实用主义思潮冲击着“95 后”高职医学生的心灵,干扰了“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良性、健康发展。
3.2.2 学校教育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医学生道德心理培育作为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环节,应该是高等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立根铸魂、价值引领任务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培育,有利于“95 后”高职医学生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但从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来看,更侧重于医学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培育的重视,还有待加强。
3.2.3 学生自身层面
从“95 后”高职医学生得自身层面来看,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对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理解不够的情况,进而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道德心理方面的状况;存在对正确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认知不足,进而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情况。诸如这些,都深度影响着“95后”高职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3.3 “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培育
3.3.1 优化“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环境
在复杂的道德环境里,各种因素交织,处于多种道德关系中的道德对象,受到综合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道德心理。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剧变期,经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道德意识虽占据主导地位,但依然受到不和谐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影响大学生道德心理的良性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学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舆论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5]。良好道德心理的形成需要良性的社会道德生态,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创造最优的道德生态,确保其对“95后”高职医学生的正向道德影响。
3.3.2 细化“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内容
道德心理培育内容是道德心理培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培育“95 后”高职医学生的道德心理,应把握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德思想、“抗疫”精神等具体内容。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过程中,落细落小落实,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传承医德思想。“仁爱济世、勤勉慎独、大医精诚、天人合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8]等医德思想是“95后”高职医学生职业道路上的智慧之源和宝贵财富。四是学习“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9],是当代青年成长进步的航向标,将激励和引领“95 后”高职医学生成长成才。
3.3.3 实化“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心理的培育路径
一是注重文化育人,培养道德情感。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情感底蕴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个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塑造。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要重视校园基础建设的医学意蕴,营造出的良好的医学人文氛围,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95 后”高职医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景、精神氛围(如悬挂医学誓言、校训、设置为医学献身的名人雕像等),来感化和陶冶“95 后”高职医学生。二是注重实践育人,涵养道德人格。“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95 后”高职医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既需要医学生有良好的道德认知,更需要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强化。通过义诊、健康普查、科普宣传、医疗咨询、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95后”高职医学生切实感受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医患关系等,在实践中体会医德的升华与固化。三是注重全员育人,规范道德行为。“95 后”高职医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与规范,需要全员的参与。尤其是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德育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里的每位教职工,都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忠于职守,辛勤耕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人格的力量,培养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想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还应当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使人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发生得更容易,它的受阻会引起消极体验,因而也成为一种需要或行为的内部动力[10]。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它的形成需要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