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021-12-30李四平

智慧健康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尿蛋白原发性西药

李四平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广东 清远 513300)

0 引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血浆蛋白、水肿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养,日常饮食应该注意富含优质蛋白质,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常规利尿药物、降压药、免疫抑制药物等,但是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治疗效果不稳定,而且极易复发,大量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也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病情更加复杂[2-4]。肾病综合征在中医中为“尿浊”,应该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滋养脏腑、利尿等作用的药材进行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5]。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选择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探究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试验组30 例患者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3~74 岁,平均(52.18±4.25)岁;病程1~7 年,平均(3.12±1.05)年。试验组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3~74 岁,平均(51.77±4.12)岁;病程1~7 年,平均(3.07±1.14)年;对照组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②患者年龄在75 岁以下;③患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且近期未接受过相关规律治疗;④患者自愿纳入本研究;⑤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①排除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②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者;③排除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④年龄未超过14 岁或已达60 岁以上者;⑤排除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进行常规利尿降压治疗、常规免疫抑制治疗、应用常规脂质调节药物、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五苓益肾方由以下药材组成:泽泻、茯苓、炒白术、猪苓、肉桂、土茯苓、黄芪、桂枝、丹参、金樱子、炒决明子、川芎、三棱、菟丝子、莪术、益母草、炒白术、王不留行、牛膝各10g。每天1 剂,用水煎服,分两次饭后服用,持续用药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24h、血清白蛋白含量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症状积分:以《中药新芽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的标准为参照,根据主症无0 分、轻2 分、中4 分、重6 分,次症无0 分、轻1 分、中2 分、重3 分判断证候疗效。

(2)疗效判定:①完全缓解:尿蛋白定量24h<0.3g,或尿蛋白/肌酐<300mg/g,肾功能正常,血清白蛋白>35g/L,尿蛋白定性阴性;②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24h>0.3g 且<3.5g,或尿蛋白/肌酐在300~3500mg/g,或尿蛋白定量24h 比基准水平下降50%,肾功能稳定;③未缓解:尿蛋白定量24h>3.5g,下降幅度小于基线水平的5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两类数据分别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当P <0.05 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

由表1 可知,试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9,P=0.001,P <0.05)。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统计()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统计()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

由表2 可知,试验组(96.6%)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2,P <0.05)。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统计(n,%)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h和血清白蛋白含量

由表3 可知,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h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统计()

表3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h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统计()

2.4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由表4 可知,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4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n,%)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致病机理十分复杂的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为主要症状,常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是大量临床经验表明,西药治疗效果不稳定,而且容易给患者带来大量副作用,使患者病情复杂化。

中医认为该病属“水肿”证,当水肿症状消失后为“腰痛”“虚劳”范畴,其形成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密切关联,患者脾肾受损,水湿潴留,肺宣肃失常,不能通调水道。纵观其病变全过程,肺闭水泛首当其中,病位最终归结于脾肾,脾肾亦为其病理损害之首。其病理性质重于正虚,同时兼风袭、水湿、热毒等,因此该病辨证分型之根本在于脾肾虚,参考指标包括风袭、阴虚、水湿、热毒等,其临床治疗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兼顾宣肺滋阴清热利湿。五苓益肾方中黄芪能够利水消肿,菟丝子能够补肾阳益肾精,益母草和泽兰能够化瘀利水,药材大多具有温肾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6-7]。于患者水肿期,在大量蛋白尿漏出影响下,患者表现为正气亏虚,蛋白漏出亦随之加重,因此补肾健脾在临床治疗中意义重大。如患者表现为顽固性水肿,且对激素不敏感,应该加大对扶正药物的应用比例,比如黄芪,并且辅以龟板胶、阿胶、鹿角胶等,以达到改善血管通透性的目的,使蛋白漏出量减少。无水肿期则以肾阴虚为主,其治疗虚同时关注滋阴补肾和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以控制蛋白漏出。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探究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9,P=0.001,P <0.05),试验组(96.6%)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2,P <0.05),说明中药联合西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提升治疗效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定量24h 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联合西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也能够改善患者体内蛋白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负担,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五苓益肾方联合西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症状积分,提高总体的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能够有力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效果明确。

猜你喜欢

尿蛋白原发性西药
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