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儿临床治疗探讨

2021-12-30刘立群黄宝金

智慧健康 2021年30期
关键词:介素支原体红细胞

刘立群,黄宝金

(沂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临沂 276400)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5 岁以下儿童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死亡数高达92 万[1]。主要是由于儿童身体各机能发育不完全,身体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从而增加发病概率。二手烟吸入、污染性的粉尘、化学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等因素亦可导致小儿发生肺炎[2]。小儿肺炎是指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病原体感染不同所引起的肺炎性质也不同,如细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所引起,病毒性肺炎主要是由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真菌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曲霉菌等所引起的,还包括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3]。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感染性休克,同时易并发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等炎症[4]。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主要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发生为主,常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用以消灭感染源,达到治愈的效果,从而改善患儿身体健康,提高患儿生命质量。但若前期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对患儿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害,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基于此背景下,沂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儿临床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沂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2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儿均为2018 年6 月-2020 年5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8 例,年龄1~7 岁,平均(4±1.4)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9 例,年龄1~8 岁,平均(4.5±1.3)岁。两组患儿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通过影像学方式诊断患儿疾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药物剂量为每次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续治疗3d 后,给药方式改为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序贯治疗,剂量为10mg/kg,治疗3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根据患儿年龄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布地奈德雾化剂量≤3 岁用0.5mg,>4 岁用1mg。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6]如下。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显示良好。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显示病灶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显示无改善甚至加重。同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肺部啰音、咳嗽以及体温)与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表示,使用χ2校检;P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介素6 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0.23±0.12)ng/L、白细胞介素8(103±20)ng/L、白细胞介素6(0.122±0.019)n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对比(,ng/L)

表1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对比(,ng/L)

注:两组患儿组内对比,P<0.05。

2.2 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对比

两组肺炎患儿都存在着在急性炎症反应,那么C-反应蛋白指标会显著增加。从数据中看到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在8mg/L 左右,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在8~10mm/h,而对照组虽然也有所好转,但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还是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32±0.26)d、咳嗽消失时间(2.78±0.3)d 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01±0.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各项指标(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2.4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3.3%(P <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空气质量变差,水质污染,使支原体肺炎患儿越来越多,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后需积极配合治疗来缓解病情的扩散,反之,如没有得到及时地就医治疗,使病情延误,会慢慢发展成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还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闭塞性支气管炎、肺不张、肺梗死等[7],使其甚至生命质量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死亡。即确诊患儿为支原体肺炎后,尽早治疗,控制病情,使患儿的生命得到最大保障,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都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等[8]。阿奇霉素属于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通过与50s 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阻止细菌转肽,从而影响细菌的正常活动,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效果[9]。布地奈德属于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通过雾化吸入后将药物释放到体内,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诱导脂皮素的合成,从而减少磷脂酶A2 水解生成的炎性介质,达到抗炎作用,同时也可降低抗体合成,减轻平滑肌炎症反应。此外,布地奈德也能促进肾上腺素β2 受体的表达,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药物敏感度[10],继而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在临床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联合布地奈德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控制患儿病情,使患儿的生命得到最大保障。

感染会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发热,甚至肝脏、心脏的损害、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引起死亡,其水平与病死率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也会刺激内皮细胞,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更为严重,并且炎症越严重,身体内的白细胞介素8 以及白细胞介素6 指标就会越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以及白细胞介素6 水平,减少炎症更为严重的概率,从数据中看到治疗前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以及白细胞介素6 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C-反应蛋白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外周血C 反应蛋白增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较为强烈的炎症反应。因此,C 反应蛋白常常用于很多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在急性炎症反应阶段C-反应蛋白含量可迅速升高。两组肺炎患儿都存在急性炎症反应,导致C-反应蛋白指标显著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一样,是炎性标注物,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比C-反应蛋白有更长的半衰期,所以红细胞沉降率有助于监测慢性炎症。但是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红细胞沉降测定不能标准化,也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依据,多与C-反应蛋白水平一同检测,联合鉴别。所以在治疗时也应降低炎症,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下降也是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数据中看到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在8mg/L 左右,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在8~10mm/h,而对照组虽然也有所好转,但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还是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数据中看出实验组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在15~20mm/h,而参照组在6~8mm/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大部分患儿均会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让临床症状尽快消失,也是提高疗效的一个方面,因为长期咳嗽和高温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从数据中看到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快(P <0.05),治疗有效率更高(P <0.05)。说明了相对于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更好,主要是由于雾化吸入后,两种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及肺组织上,抑制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降低炎症反应,并在药理的相互作用下,提高炎症细胞与气道平滑肌对药物敏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儿童支原体肺炎雾化吸入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综上所述,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时,应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气道高反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进一步保障了患儿生命质量,能够真正达到帮助患儿恢复的目的。

猜你喜欢

介素支原体红细胞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脑脊液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应用于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价值分析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湿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价值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