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对血氧指标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2021-12-29李锡太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血氧肝素通气

李锡太

[中图分类号]R56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91-02

慢阻肺近些年来的发病率、致残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有相关数据[1] 显示,我国慢阻肺发病率约为8% 至10%左右,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且该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易反复的特点;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呼吸衰竭属于慢肺组的终端疾病,当慢阻肺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致残率与病死率极高,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研究[2] 表明,慢肺组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液黏度增加,与微血栓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一共120例,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 例采用基础治疗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其中男性37例,女性有23 例;年龄范围43岁~82岁,平均(67.24±3.67) 岁。治疗组60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男性34例,女性有26 例;年龄范围41岁~83岁,平均(67.41±5.24) 岁。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纳入标准:(1) 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2) 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中诊断标准,且经血气分析检测后确诊为呼吸衰竭者;(3) 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等。排除標准:(1) 严重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者;(2) 不能耐受肺功能检查;(3) 伴有其他肺部疾病患病史;(4) 严重心律失常、肺栓塞及心功能不全;(5) 长期吸烟者。

1.2方法 对照组:(1) 基础治疗:包括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②解痉平喘、③吸氧、④抗感染、⑤调节呼吸频率、⑥祛痰等;调节患者的饮食,保证食物营养丰富。(2)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口鼻面罩;②采用S/T 通气模式,备用频率为:10次/min 至16次/min;③ EPAP设置为2cmH2O至4cmH2O,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至4cmH2O 至8cmH2O;④ IPAP 设置为8cmH2O至12cmH2O,再以2cmH2O/ 次的水平逐渐递增,不可超过22cmH2O;⑤氧流量为3l/min 至8l/min,SpO2维持在90% 至95% 范围内。(3) 通气时间为5d 至7d,通气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复查患者的血气并进行分析,持续治疗7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 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29;规格:0.4 mL,5000IU/ 盒) 进行治疗,皮下注射剂量为2500IU,1次/12h,连续治疗7d 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评估: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TLC、FRC、PIMAX、PEMAX指标水平,并详细记录。(2)血氧指标评估: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状态下的血液作为标本,检测患者的CaO2、PaO2、DO2指标水平。CaO2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9至921ml/dl;PaO2常值参考范围为:80至100mmHg;DO2正常值参考范围为:500至700 ml/min.m2。(3)临床治疗效果评估:①经治疗后,患者在24h内神志清醒,且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与精神症状均消失,视为显效;②经治疗后,患者在48 h内神志清醒,且各项症状有所改善,神经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视为有效;③经治疗后,48 h后患者均未达到上述任何一项标准,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经t 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FEV1%、TLC、FRC、PIMAX、PEMAX 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氧指标 两组治疗前CaO2、PaO2、DO2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 3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0%(9/60),治疗组为95.00%(3/60),χ2 值为21.645、P 值为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P<0.05)。

3讨论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胸闷、喘息等;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并发CO2潴留、低氧血症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当患者发病病,若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治疗方式不恰当,则易引发意识障碍,甚至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临床预后效果极差。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临床,以此来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慢阻肺并呼吸衰竭后,患者因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导致红细胞应激性增多,从而使患者的血液黏度增加,进而微血栓形成,最终加重病情恶化。因此,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血液黏稠状态,能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改善预后结局。

低分子肝素具有抗血栓形成、抗凝作用,与其他肝素一样,可通过抗凝血酶Ⅲ以及复合物互相结合,从而提高抗凝血酶Ⅲ对Xa因子、凝血酶的灭活作用。同时,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链比较短,所以在抗Xa因子时的活性比较强,不会对凝血酶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低分子肝素可促进血管t-PA释放,从而充分的发挥出纤溶作用,并且还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起到保护皮细胞的作用,增强抗栓功效,降低血液黏连度,防止血小板聚集,进而改善患者的肺部微循环。

综上所述,给予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氧指标,提高肺功能,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氧肝素通气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细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