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2019-08-16陈凤忠
陈凤忠
【中图分类号】R6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临床在治疗胸外科疾病时往往需要加强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的关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预后良好。早期缺氧是胸外科手术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则需及时给予有效干预,避免出现窒息等现象,影响治疗效果。采用临床观察法识别早期缺氧存在很大难度,往往通过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对机体氧化情况动态观察,从而及时发现早期缺氧现象,并给予有效干预,避免发生严重后果。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胸外科患者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方法与作用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表示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在达到饱和程度时的百分比,血氧分压决定了血氧饱和度。一般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左右,静脉血氧饱和度度为75%左右。血氧饱和度监测设备为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及麻醉后监测、ICU患者监测等,通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对血氧饱和度状态进行评价,从而掌握机体的氧合功能,以便及时发现低氧血症,确保重危患者与麻醉患者安全性提高。
2 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属于生物的氧化过程,需要氧气参与,而氧气则由呼吸系统进入,并进入血液,结合血红蛋白,最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向机体组织细胞输送。临床常采用血氧饱和度对血液的携带与输送氧气能力进行衡量。而当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时,对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直接影响,威胁患者生命。传统检验血氧饱和度方法为抽取动脉血,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查,程序繁琐,且不利于动态监测血氧饱和度,无法及时诊断低血氧症,极易造成病程延长,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在血氧饱和度监测时所采用的方法为指套式光电传感器,只需要在患者手指上套上传感器,将手指视为血红蛋白的承装容器,摄入光线为近红外光(940mm)与红光(波长为660mm),对组织红光传导强度进行测定,最终计算血氧饱和度,通过仪器显示。指套式光电传感器具有无创、动态监测等优点,更加方便使用于胸外科手术治疗中。
3 脈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1)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氧浓度进行调整
氧气浓度高低情况将对血氧饱和度的读数产生直接影响。有学者针对胸外科患者进行研究,在术后吸氧为36-72h以后,患者回到病房,将氧流量调节为4-5L/min,氧浓度为37%-41%,为了使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迅速恢复为96%-99%,可在数小时内根据血氧饱和度对氧浓度进行调整,避免氧浓度太低引发低氧血症,或者是氧浓度太高引发氧中毒。
(2)通过血氧饱和度变化有助于正确掌握患者的吸痰时间
对于胸外科患者,在术后受到引流管刺激与伤口疼痛等影响,存在不敢咳嗽、不敢排痰现象,而这就使得呼吸道中滞留痰液,对肺通气功能产生影响,极易引发组织缺氧,例如:若痰液引起阻塞,极易引发肺不张或者肺部感染。有学者在选取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在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雾化治疗,若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则表示吸入氧气量减少,呼吸道存在堵塞现象,应当及时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并给予吸痰治疗,辅助患者叩背与翻身,鼓励患者积极咳嗽排痰,从而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达到肺复张的目的。若患者具有吸烟史,则其呼吸道将具有较多分泌物,一旦吸痰频繁,将使得呼吸道刺激加重,对肺通气产生影响,而若吸痰不足,则容易导致分泌物滞留于呼吸道内。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可准确且及时掌握吸痰持续时间与吸痰时机,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当给予吸痰,确保呼吸道的呼吸通畅。在吸痰的前后还应当持续采用高浓度氧气吸入,不超过10分钟,若血氧饱和度水平无法恢复原来状态,应当对血氧饱和度监护仪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肺功能、痰液阻塞下呼吸道等现象是否存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早期诊断与发现并发症,并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患者疾病观察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外伤患者伴随多发伤,或者存在基础性疾病,在治疗时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胸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伴随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气胸、创伤性湿肺等,在入院时可能处于昏迷状态,且血氧饱和度低于90%,使用面罩给氧、吸氧浓度提高等方式进行处理,血氧饱和度的读数仍未出现回升,考虑其原因可能为胸腔由大量积液与积气,使得气体在胸腔交换受到限制,此时应当对患者实施右胸腔闭式引流术,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