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预防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2021-12-29王彦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血栓下肢静脉

王彦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158-02

剖宫产术是产妇分娩常见方式之一,是预防难产或治疗难产的常用方式,以达到助于胎儿顺利分娩,确保产妇生命安全的目的。近年来,对着人们医疗观念的改变,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概率越来越高,该方式属于有创分娩,产妇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由于产妇机体存在差异,其产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存在差异,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且严重。因此,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临床护理研究重點。我院在患者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降低。基于此,本文选110例该类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5~2020.5这个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选11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54例):23-36岁,平均(29.56±1.39)岁;孕龄36~42周,平均(39.11±2.06)周;其中,32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观察组(56例):21~37岁,平均(29.14±1.57)岁;孕龄35~41周,平均(38.95±2.13)周;其中,36例初产妇,20例经产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存在严重的内科或者外科合并症,包括心肝肾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儿存在胎位不正等现象;(2)所有患者均知情;(3)进行研究前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存在静脉血栓疾病史;(2)临床资料缺失者;(3)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重监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水平等;告知患者术后翻身的目的,以每2h一次的频率进行翻身;告知患者术后早期锻炼的意义,指导其进行肢体伸展运动等;告知患者术后多饮水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术后定时饮水,及时排尿。(2)观察组:给予患者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病情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分析其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针对其中静脉滴注患者,滴注前5-15min进行药物配伍,根据患者反应调整静脉滴注速度,避免患者产生不适感;根据患者主观倾诉及临床表现,对其进行疼痛评估,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包括使用止疼药、转移注意力、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②生活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按时作息的重要性,保持病房安静,定时开窗通风,为患者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告知患者注重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内衣、内裤,做好会阴部位清洁工作;告知患者术后引起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告知患者提升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为其制定饮食方案,术后第1d以流质食物为主,之后逐渐转变为软质食物,食物以营养丰富物质为主,包括鱼汤、鸡汤等。③术后运动干预。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术后进行早期锻炼的意义;观察患者术后状况,根据其术后状况给予被动肢体训练,主要为屈曲患者上肢、下肢关节,在此过程中注意力度,避免对患者肢体造成损伤;指导患者进行主动上肢及下肢活动,包括下肢抬高训练、转动脚踝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手臂伸展等训练,每隔2h训练一次,每次训练3-5min;告知患者训练腹式呼吸的意义,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并于患者每次锻炼时给予肢体训练与呼吸相配合指导。

1.3观察指标 (1)分析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护理期间,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分别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总例数×100%。(2)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不满意:分数≤59分;较满意:60分-85分;满意:分数≥86分。护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分别以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存在于深静脉内的血液出现异常凝结,造成血管堵塞的症状。由于双下肢距离人体心脏距离最远,且具有支撑人体行走的功能,属于受压程度最重部位之一,因此,双下肢极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剖宫产术属于有创分娩方式,分娩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以便身体机能恢复至产前,在身体缺乏活动状态下,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双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本研究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病情干预及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全方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通过病情干预,包括遵医嘱给予药物干预、术后镇痛干预等,对患者术后治疗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生活干预,包括给予睡眠干预、饮食干预、卫生干预,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促进其术后恢复;通过给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将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降低,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在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给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能降低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供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栓下肢静脉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下肢最怕“凉、麻、痛”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静脉曲张“喜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