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2021-12-29宋东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术式腺体结节

宋东琦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58-02

甲状腺结节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外科疾病;其最明显特征则是在因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甲状腺部位产生肿块,发病后患者甲状腺周边会产生剧烈疼痛,同时肿块会压迫患者喉部,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发生。目前有关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中甲状腺次全切术是针对甲状腺结节常用术式之一,对切除结节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有研究指出,次全切术会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丧失,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不利于相关预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次全切术进行疗效和安全方面的对比,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时段:2018.3-2020.5。选择对象:本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 例。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全切组(25 例,男7 例,女18例,年龄27-65 岁之间,平均年龄43.72±6.84 岁,平均肿块半径为1.73±0.57cm) 和腺叶组(25 例,男6 例,女19 例,年龄23-68 岁之间,平均年龄44.73±6.92岁,平均肿块半径为1.80±0.52cm),上述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临床研究的入组患者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本次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甲状腺结节临床表现(如吞咽有异感、声音嘶哑、触摸颈部有明显异物感等),符合《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②入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级均在3级及以上;排除标准:①患者的一般资料缺失;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患者;④不满足甲狀腺手术指征患者;⑤凝血功能异常、肿瘤疾病患者;⑥ 2 型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完成术前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检查,甲状腺结节形态分析等) 后,全切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该术式操作为: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帮助其仰卧位体位接受手术。垫高患者肩部,使颈部完全暴露。沿胸骨上切迹上方约两横指处,切开一道弧形切口,使腺体充分暴露于术野,从甲状腺右叶开始切除,向向内上方牵引甲状腺,沿其外缘向下极逐渐分离,并沿着腺体的外缘处将整个腺体向前内侧翻开,并切除结节以及大部分腺体,切除过程中需注意尽可能不伤及周遭神经组织。术毕缝合切口做好切口护理并放置引流管。腺叶组患者则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具体操作为:采用与全切组患者相同的方式完成全麻、体位调整以及腺体暴露后,游离腺叶,阻滞中断静脉血流,下牵腺叶,分离上级腺叶,并阻断腺叶的上级血管分支。向内侧牵拉腺叶,分离靠近腺叶被摸处的结节部分,切断甲状腺悬韧带,冲洗手术野,手术过程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术毕缝合切口做好切口护理并放置引流管。

1.3疗效标准 治疗后对比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3 项;治疗有效率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个标准,若患者结节未完全切除或术后并发症表现严重,则判定为无效;若切除后经检查患者结节基本切除,术后出现少量不良症状,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结节完全清除,且术后无明显不明症状,则判定为显效。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患者例数×100%;并发症统计吞咽不适、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4 项。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 软件,以t 检验手术各项指标,并以( x±s) 表示,以c2 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并以百分比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经组间对比,全切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腺叶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经过治疗后,腺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24/25),其中有15 例疗效可达显效的患者,9 例有效,1例无效;全切组治疗后疗效可达显效的患者有7 例,有效10 例,无效8 例,治疗有效率为68.00%(17/25);组间对比腺叶组高于全切组(c2=6.640,P=0.010),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腺叶组患者中发生吞咽不适的有1例、声音嘶哑1 例、无呛咳、呼吸困难情况发生,发生率为8.00%(2/25);全切组患者中发生吞咽不适的有4例、声音嘶哑2 例、呛咳2例、呼吸困难1 例,发生率为36.00%(9/25);组间对比腺叶组低于全切组(c2=5.711,P=0.017),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普通外科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4%-7%,且多发于年龄在20-40岁之间青中年女性上,因患者通常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且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检出率并不高。临床表现可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与炎性结节,症状复杂多样,其中最典型症状为结节周围疼痛、异物感、压迫感、水肿、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心悸等。长期以往,不仅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月经不调,还将改变患者睡眠习惯,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甲状腺的生理功能较为特殊,它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所以选择一种既能根治病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甲状腺功能的手术方式非常关键,这也是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最大难点,考虑到甲状腺位置特殊,该腺体与气管及食管相邻,同时又贴近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及甲状旁腺等,加上颈部血管复杂,甲状腺供血血管多,在既往手术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慎伤及患者血管的情况,进而导致血管破裂、喉返神经受损,出现声音嘶哑,增加手术难度,造成再次手术的隐患。

关于甲状腺结节,常规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治疗标准便是依据切除发生病变的甲状腺器官这一临床治疗目的而来,根据患者甲状腺情况,观察选择需要切除的位置和大小,尽可能将与结节相关的所有腺体部位,从而实现直达病灶,一举根治病源。但从刘阳志等专家的临床研究经验可知,次全切术会在在手术过程中给患者带来较大的风险,该术式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从而引发医疗事故,同时该术式的预后性较差,术后因甲状腺腺体缺失,无法维持人体热量平衡,引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为解决次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本院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该方法主要在保证甲状腺尽可能保证腺体的完整,通过切除甲状腺处的腺叶进行切除,其原因主要体现在腺叶的切除可根本上避免了患者重复接受手术的情况,此外该手术的难度相较于次全切术更小,并且由于该术遵循切断真假包膜及血管分支的原则,因此在最大程度上并面对喉返神经等组织造成损害。对比两组术式的使用情况,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相较于甲状腺次全切术,腺叶全切术能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手术用时和术中患者出血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手术预后。经证实,该术式确实可行,只得向各大医院普外科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术式腺体结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有甲状腺结节 别做三件事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
春蚕吐丝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胃黏膜活检病理与临床的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