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实施策略
2021-12-29罗莉
罗 莉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校 重庆 400050)
阅读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能力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益的,阅读是提高他们能力的重要途径。”重庆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
阅读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我校教师在学校“立字立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我校学生群体阅读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发现我校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数学阅读的意识都不强。一节数学课上完后,学生不读书,教师不要求学生读书,把数学教材当成学生的数学练习册来使用。小学生缺乏数学阅读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只求读过,不求甚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更深度地理解数学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数学内容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理解、表达等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渗透数学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获得收益。例如,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信息:1.图书馆昨天运进300本图书,今天借出100本。2.汽车在泉城广场一站上来12人,到银座商城一站下去8人。3.王叔叔3月份到银行存入500元,4月份取出300元。4.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育明小学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场丢了两个球。5.全球平均每秒大约有4.4个婴儿出生,有1.8个人死亡。开课伊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球比赛、出生及死亡人数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有效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度,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信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普遍存在,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计算课中的数学阅读
当运算意义以生活情境为背景时,则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去理解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引导学生操作用13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学生用小棒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角星等。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将摆小棒的活动说一说,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含的数学内容,根据小棒的总数和每个图案所需的小棒的根数,利用除法就可以求出能够摆多少个这样的图案,还剩几根小棒,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这样的阅读技巧与除法算式联系起来,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深刻、到位,提高了文字题列式及计算的正确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2]。
2.概念课中的数学阅读
小学数学教材的语言表述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对数学概念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认读阶段,应对字、词、句反复推敲,弄清其结论成立的条件,把握结论的内涵。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基本要素:有4条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教学中读这个概念的时候要把重点字、词勾画出来,通过讨论、分析、操作等活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挖掘概念中字、词、句的真正含义,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这其中蕴含着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
3.解决问题中的数学阅读
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读书,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其含义,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题。例如,教学应用题“运送65吨货物,先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8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3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勾画出关键句,学生找出“还要运几次”,还有学生说“剩下的”是关键。我说“剩下的怎么求?”学生反复阅读、分析关键句并画出线段图后,顺利解决了“剩下的货物等于总数减去运走的”,最后求“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就容易了。数学语言中一些数量关系总是隐藏的,学生要通过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补充或扩建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三)拓展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是必要的,适当增加阅读的材料,如数学史料,趣味数学问题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数学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文化,提升数学阅读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最后拓展知识,课件介绍关于负数发展的资料。教师用图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负数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卓越贡献。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互相交流,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负数的认识[3]。
总之,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数学素养有决定性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