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29林润昊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创新能力

林润昊

(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 湖南长沙 410000)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持续向前进步的动力源,所以,无论我们处于哪一阶段,创新能力永远是一个国家所重视的重要议题。基于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适应创新社会的发展趋势,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创新牢牢捆绑在一起,应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用数学的逻辑严谨性、抽象性等数学元素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赋能。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时,需要在讲解基础知识上进一步帮助学生解放思想,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采用创新式数学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创新,促进学生各项数学能力均衡、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视域下创新能力培养的概念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上述观点表明,创新不仅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对学生或者是从事研究工作者而言都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像数学这样长于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统计分析以及逻辑思辨能力的学科,是一种复合型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需要在数学知识讲解上首先进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体验全然不同的学习模式,从而摆脱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由此产生新的思维模式,在学习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思维提升,由此摆脱思维定势,在学习数学知识上以创新思维为数学学习赋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能力培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阶段,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认识到初中生所具有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围绕初中生的基本特点和学习规律打造出一套教学方法,由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原本固定的数学知识讲解方法细化分解,将其转变为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可以应用脑筋急转弯、信息技术、游戏教学等,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并且,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繁琐的基本解题和学习过程,转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培养创新思维,以此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二)以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居里夫人认为,好奇心是学习者具备的第一美德。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历来都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的强大动力源泉,只有首先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才能在未来不断学习中形成强大的动力,才能在学习知识中形成探究、思考的思维。尤其是数学知识,很多情况下解题思路往往都不只一种,如果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在学习知识寻求答案中就会产生探究欲望。比如,多边形有内角和,其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一定的关联,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到这些知识中就会不断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由此可以在学习中思考数学各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开拓思维和视野中产生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其思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思维,而是与数学方程式和公式的思路一样,往往都会先产生一个猜想,然后依照数学公式进行解题,其过程中是一个多线性过程,最终在解题过程中验证自己在解题初期所做的设想,或许进行修正,又或许设想得到了验证。而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必备思维,所以,在数学知识讲解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更要注重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大胆猜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这样才能在独立思考下培养创新思维。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打造富有创新氛围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一直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并不意味着放松,相反会产生一种学习即负担和压力的观念。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摆脱现实心理负担,能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尽情想象,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思考欲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让学生摆脱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束缚。基于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摆脱心理压力,从而敢于在学习中质问,进而在学习中自由思考[1]。

例如,教学“轴对称”时,由于数学各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所以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首先由旧知识着手讲解,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并且在复习旧知识过程中会产生知识的平行迁移,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比如,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全等三角形”知识,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知识,让学生根据复习知识得出全等三角形就是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而且它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进一步教师可以讲解轴对称知识,就是把一个图形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中间的轴称之为对称轴,全等三角形就属于对称图形,而有的图形对称轴不止一条。通过上述复习和新知识讲解,随后可以用三角形进行演示,让学生剪出直角三角形,并且进行对折看能否重合。这样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二)引入各种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动手思考

众所周知,数学在很多学生的内心中都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尤其是在背诵一些数学公式,或者是绘制图形时,学生都会因为掌握基础数学知识不牢固而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导致在随后的数学知识学习上不理想,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生成。因此,教师应当从源头入手,即改变既定的数学教学思路,引入适当的数学教学活动,并且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此打造一条大胆试、自主改的数学教学路子,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均能有所收获[2]。

例如,教学“旋转”时,为了让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手影、魔术表演、迷宫引入课堂,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做,全方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让学生在体验拓展思维快乐地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为学生讲解旋转的基本知识,并且进一步带领学生用手势完成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运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立体空间下的顺时针和逆时180°的变化过程,进一步讲解旋转角、对应点、旋转中心等知识。由此将思维训练与数学知识进行巧妙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活跃性,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化数学知识,成长为具有分析、思考、探究数学知识的创新人才[3]。

(三)重视改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深入思和考探究

事实上,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角色,无论是提出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进一步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4]。因此,从数学知识的学习规律上看,教师在进行数学的知识讲解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采取数学知识讲解建立数学方程模型—探究分析等系列学习方案,让学生在正确掌握基本解题思路上进一步进行启发式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培养问题探究和解决能力,在潜移默化学习中形成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这一课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向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讲解,随后进行随堂知识提问。比如:现有ABCD四个点,以圆形为例,但是其中的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请问可以根据这些点画出多少个圆形?或者是上述四个点同时处于一条直线上,那么又能够画出多少个圆形呢?通过知识讲解和启发性思考,学生进而能够不断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并在思考中进行质疑和探究、分析,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考。同时,由于学生需要及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形成理论联系实践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断在学习中发现和总结数学一般规律。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多角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一个问题同时进行多角度思考,其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在思考中感受到数学对思维的启发性;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打破原有常规思维,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使其能够进一步产生创新思维,由此可以在基本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直到找到多种解题方法和规律。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不断的思考学习、探究学习中突破既定的解题思路,并在思考中唤醒大脑思考区域,充分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在思考中深化学习方法,建立有效的创新思维和思考模式[5]。

综上所述,在打造初中数学创新课堂上,教师需要始终以学生为创新课堂的主体,结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打造符合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逻辑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打造初中高质量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创新能力
用“同样多”解题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