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中环境意识的培养
2021-12-29范辉章
范辉章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重庆 404700)
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消费以及排放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自然环境的破坏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不利,更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正在狠抓环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义务。高中地理教师更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只有教师认识到环境意识的培养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设计环节不断渗透,从课堂教学开始,通过系统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学会尊重自然,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善周围的环境。同时,要注重生活实际和课本内容的结合,在用好课本的同时拓宽教学渠道,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纵向对比感受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际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引导,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环境意识。高中生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主观意识逐步增强,教师可以通过调动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强烈环保意识,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更是高中生应该肩负起的重要职责。
一、提高高中地理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性,而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把知识和情感教育放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课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高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教学资源和我们的资源环境相关联,教师要能够以课本上的内容为核心,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学习“地球上的水”这部分内容时,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所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分布、组成以及水循环等内容,还要通过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视频资料或者实地调研,让学生看到水体污染情况,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内心感受到水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淡水,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眼泪,唤起学生的对水资源、对环境的保护意识[1]。
二、通过实践活动增强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本上的知识是单一的,学生通过文字看到的内容过于肤浅,印象和感触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来加强环境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不容推卸,更不能够推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大气污染情况。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学生把自己走访的地方都逐一记录下来,通过调查报告或者实践调研材料、幻灯片等形式在班上进行具体的阐述,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治理污染的实施意见,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保护环境的目标[2]。
三、让环境的发展形式融入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知识与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保护环境的内容分析都是以地理的角度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地理课程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简要分析现代环境发展的基本状况,然后结合地理教材中的相应知识分析当下的环境发展。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震、洪水等灾害的发生也变得日益频繁,这些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话题。造成环境恶化的因素很多,汽车数量的剧增造成尾气排量加大,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更是关键因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废气排放也给大气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上这些原因造成大气污染严重,也造成温室效应。在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详细了解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3]。
总的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看到我们的环境破坏之严重,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行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能够带来更大的改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