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构建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逻辑与路径
——基于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

2021-12-29洪欣平

林区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院融合高职

洪欣平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旅游商贸分院,江苏 无锡 214045)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建设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有助于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市场等主体机构多方合作以完成项目任务。针对上海大都市圈特征,建立融合产业发展平台,有助于完善管理协同制度,推进沟通常态化,促进有效对接;有助于找到利益结合点,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有助于推进产业学院办学模式,构建紧密联系的产教联盟,培养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高职院校构建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必要性

上海大都市圈的提出可追溯至2016年8月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随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能[1]。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教育应适应“中国制造2025”,围绕教育链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实质就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为促进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发展,英语教育链、人才链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新需求的最有力的保障。

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是高职院校构建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必要条件。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体量与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的发展需求部分脱节,英语教育仍停留在简单的校企合作层面,主动性低、合作类型形式单一、合作领域不够深入等[2]。在“中国制造2025”视角下,作为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城市,要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促进英语教育从链供给侧发力,探索建设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改善育人硬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引进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应用导向,改革学习和创新模式,实现融合的双赢局面。

二、高职院校构建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逻辑

1.改变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教育理念,共商共管、共建共享

建立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育的专业性与社会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代发展赋予行业的变化,充分认知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英语教学过程需考虑时代发展给自身带来的影响,避免使用传统教学目标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英语教育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目标,了解岗位需求,确保专业教学的时效性,丰富教学内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发挥经管、教育、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推行共同管理、共建基地、共组团队、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育人才、共担责任,实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建立校企互动、产教融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赋予英语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自主权。

2.探索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教学模式,面向需求、服务产业

新时代的英语学习要体现时代特点,提高现代技术的应用,注重创新教育,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价值与意义。教师需完善教学目标,加强对课堂教学节奏与内容的把握,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理论与信息技术实践融合在课堂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英语教学不但要讲解理论知识,而且要在课堂上实战训练,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高职院校要发挥科技优势,建立紧密对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的高职英语教育体系,构建面向行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提高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着力解决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3]。

3.构建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产学合作、育人为本

构建信息技术导向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单纯的理论课程设置是没有效果的,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碰壁,造成自身心理失衡。单纯的实践课程设置使学生得到了实践技能的锻炼,但理论水平不足,没有理论基础很难自我提升,导致技能落伍的困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学生从基础知识学起,加深理论理解,夯实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开展基础实践、进阶实践,既能提高理论应用能力,又能提高实践中的信息技术能力。单一的教育范畴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应深挖专业诉求,搭建复合交叉学科的专业群,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当前课程体系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及对行业需求有清晰的认知,提高教育全面性,提升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针对专业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电子商务、互联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建立课程对接,将专业内容进行扩展搭建,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使学生更好应对专业领域的问题。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人才培养,创新办学机制,构建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形成高职英语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通过高职英语产业学院的建设,统筹和分类指导英语教育机构的高水平发展,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

4.加强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职业培训,打破壁垒、融合发展

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教育不能停留在学校阶段,要给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学习意识,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游刃有余。我国英语教育培训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继续教育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职业培训人数保持增长。终身培训制度不仅是对学生负责,而且是专业教育范畴的拓展。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培训积极性,发挥现代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优势,贯彻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紧随时代发展脚步,为更多的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与师资力量,全面提升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高职英语教育支撑和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能力,积极整合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资源,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共同体。

三、高职院校构建英语教育产业学院的路径

1.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

按照岗位对英语能力素质的要求,校企联合探索人才培养及资源共享机制,重构英语教育培训体系,开发新思维课程,创新英语教学方式,共同实施英语教育,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定期开展英语产业学院试点建设工作交流研讨,学习借鉴国内外产学合作经验,拓展产学合作交流的渠道与路径。及时总结推广产业学院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产学合作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英语教育机构管理体系和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实现英语教育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科技研发与上海大都市圈产业结构、从业能力、生产实践的融合。深化战略合作,整合英语教育资源,与上海大都市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研究,提高英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培养坚定的“以德为先”的政治素养

英语课程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桥梁。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它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英语教学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实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注重实践培养,关注跨学科融合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更强调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关注跨学科融合,注重通过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力发展学生在某类学科上“交叉复合+”的专业领域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内容需要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进行调整和拓展[4]。例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注重培养交际能力,能听懂旅游业常用英语口语,能运用英语介绍相关旅游信息,进行对客交流,机场迎接游客、入住酒店、游览参观等服务。

4.开展混合教学,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平台

统筹教育与职业、英语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英语教育链与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推进学校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统筹企业、行业、学校共同支持英语产业学院建设,采取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与合作企业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保障产业学院的正常运行。将英语元素有机融入产业教学,统筹兼顾课程要素和生产要素,共同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鼓励行业企业将教育革新作为产业学院的重点支撑,真题真做[5],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无缝衔接。

结束语

加大产业学院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英语教育链、人才链对接上海大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可以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产业学院的建设离不开政、校、行、业多方的参与,需要多方搭建平台和颁布激励措施,为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学院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融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