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国时期政体变革的历史演进

2021-12-29

林区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

苏 玲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19世纪70—90年代是“世界史上最大掠夺领土的时代”,列强对外扩张、分割世界的活动日益猖狂。而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清政府已虚弱不堪,中国自然成为列强侵略掠夺的目标。列强通过进犯、侵占中国邻国而使中国的边疆地区普遍出现“边境危机”。英国通过入侵印度与缅甸而进犯西藏与云南;沙俄先后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获取我国东北部约100万平方公里,于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强占西北部约44万平方公里,又于1865年纵容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侵略新疆并建立阿古柏政权,并乘机武装占领伊犁、入侵新疆;日本勾结美国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法国通过越南进犯广西,在不胜而胜的《中法新约》中首次获取在华修建铁路的特权;《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台湾及澎湖列岛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法、日、德、俄等国竞相于19世纪末租借港湾、抢占租界、掠夺铁路修筑权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瓜分危机和民族危机。1895年康有为筹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早的学会——强学会,并在《强学会序》中把中国已经处于俄国、英国、法国、日本四强的包围之中以及将要面临列强蚕食的危急局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深刻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洞察世事之眼界与忧国忧民之情怀。美国于1899年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势力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势均力敌,也促进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

在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还对中国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两次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入驻中国市场,使中国手工业部门如棉纺织品、冶铁、印刷、制针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进口工业品的冲击与破坏,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摧毁,从而逐渐依附于外国资本。中国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并在政治上希望掌握主动权,这也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理想与政治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君主立宪制的提倡与践行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梁启超说,“甲午战役的失败把中国从沉睡了四千年的大梦中唤醒”。《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春天,康有为组织在京应试的举人大规模地向光绪帝上书,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这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次爱国运动,并推动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正式形成。他们主张在中国兴西学、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统治必将高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模式之上[1],达到“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目的。

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人物的康有为,中日甲午战争后明确指明中国如能变法则能保全,不能变法则亡国亡种;如果全国力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就会走上富强道路;如果小范围内变法,依然逃不掉亡国亡种的结果[2]。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中利用古代中国变易理论和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依照当时政治所需形成自己独特的维新变法理论,尽管不是科学的历史观,但却明确提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君主专制制度必定要被君主立宪制所取代,这就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永不更改的说教。康有为变法理论学术价值远不及其社会政治价值,但这种利用学术进行政治斗争的行为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优秀宣传家梁启超将所作《变法通议》等作品陆续发表于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上。“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作为梁启超的核心论点,尤其主张中国必须改变八股取士的封建选官制度,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教育制度。他指明:所谓变法,其根本在于培养新式的人才;人才的兴旺,根本在于建立新式学校;新式学校的推广,能从根本上改变科举制度[3]。推崇政治制度层面的改良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鲜明立场。

马尾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严复留学英国期间,积极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推崇君主立宪制。中日甲午战争引发民族危机的残酷现实,使其更加坚定在中国改革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决心。《救亡决论》的发表与《国闻报》的创办都体现出严复鼓足民力、启发民智、建立新道德、在中国推行变法的政治主张。翻译名著是严复在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发展。《天演论》的翻译是严复的标志性成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规律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从而成为宣传救亡图存及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此后,严复对《名学浅说》《原富》等作品的翻译也进一步介绍传播了西方思想与西方文化。

全国范围内的维新变法运动,湖南是与京沪齐名的积极参与省份。作为思想与行为比较激进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励志通过变法维新的途径改变国家积弱和饱受欺辱的现状。谭嗣同在1897年著成的《仁学》中力批“三纲五常”的巨大祸害,指出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与宗族家长制度的最大弊端,沿袭至今愈演愈烈,从而激励人们冲破君主专制制度的禁锢与网罗。凭借这种不怕杀身灭族的慷慨,谭嗣同最终成为第一个为维新事业献身之人。

光绪帝在1898年6—9月期间逐步推行维新变法政策,包括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军事体制及农工商业等改革。维新运动急促广泛的发展,使慈禧太后的权威受到威胁,遂发动戊戌政变,于1898年9月21日软禁光绪帝、大肆抓捕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其他参与维新运动的官员,或被罢官,或被流放,康有为、梁启超则逃亡国外。各项新政措施唯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其他全被取消。戊戌维新运动以流血的方式宣告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与国情民意融汇到一起,形成爱国救亡的政治实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反对旧学、提倡新学,创办近代报刊,建立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学会,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新思潮,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寄希望于封建皇帝,企图自上而下通过和平手段进行改良,帮助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也表明清政府的腐朽与顽固,从而促使一部分人开始思考改良与革命——究竟哪条道路更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二、宗教排外思想的倡导

1900年夏天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已然十分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义和团的上层领导人物是迷信愚昧的专制魔王,下层是难以管理的暴民。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是一种秘密组织,其组织成员成分复杂,大多来源于社会最底层,官方对其时而剿灭时而安抚。19世纪的最后一年,在反对外来侵略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自称有神力保护的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剿灭。

义和团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曾提出过不同的口号,先后有“助清灭洋”“兴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其中“扶清灭洋”逐渐得到各地义和团认同并成为凝聚号召的旗帜。“扶清灭洋”口号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渐激化的产物,但也进一步扩大了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基础。“扶清灭洋”口号也体现出当时国人还没有彻底区分国家和清政府的根本区别。“扶清”反映出在这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义和团主观上是支持清政府的,并且把支持清政府与支持中国混为一谈。“灭洋”虽涉及救亡、反帝等时代主题,但它盲目排斥洋人、洋教、洋书等西方事物和一切外来思想,这种排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思想。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各使馆下达宣战书,8月14日八国联军2万余人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在向侵略者投降的同时,调拨部分义和团抗击侵略军,因势力单薄、武器落后等原因,最终北京沦陷。北京沦陷后很多民众被堵于小巷中,父亲呼喊儿子、妻子哀号丈夫,满城痛哭,惨不忍睹。逃离的人、死去的人各有一半,再加上守城的兵勇,死者堆积如山。慈禧、光绪帝和亲信臣仆仓皇出逃,途中发布命令,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必根除。中外势力共同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非理性的义和团运动是在宗教思想倡导下的反帝斗争,是一场凭借爱国热情朴素而落后的反侵略斗争,这种盲目排外思想主导的斗争形式是不可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

三、民主共和制的实践

1901年《辛丑条约》进一步激化了社会危机与阶级矛盾,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更加坚定了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团体、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成立五权分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并将其付诸于政治实践中。

在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书刊中,《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与《猛回头》是典型代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章炳麟力批中国只可以推行君主立宪制、不能实行暴力革命的思想,社会反响很大;《革命军》建立“中华共和国”的呼声,印证了发动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紧迫性;《警世钟》《猛回头》指明“朝廷已是洋人的朝廷”,必须推翻满清政府的政治主张。资产阶级革命者秋瑾在革命报刊上怒斥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各种压迫与约束,号召妇女同“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礼教作斗争。她说人权天赋原本是没有区别的,女子与男子应该平等地享有[4],呼吁妇女通过参加革命取得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解放自我。秋瑾的言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的独特武器。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组织建立兴中会,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团体,它的建立与早期组织宣传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其影响下,革命派先后组织一批有实力的革命团体,如华兴会、光复会、岳王会等,他们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在各地革命团体广泛建立的基础上,在孙中山、黄兴等人的积极倡导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组织建立。同盟会推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革命宗旨,三个月后16字革命宗旨被孙中山归纳为旧民族主义、旧民权主义、旧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旧民族主义的内容,意为使用自下而上的革命手段推翻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孙中山阐明革命的目的不是痛恨所有满洲人而是痛恨残害汉族人的满族统治者[5],这就不同于种族复仇主义,具有进步意义。旧民权主义包含“建立民国”这一核心内容,即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执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孙中山声明,凡是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且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如果有人敢再次称帝,天下人必群起而攻之[5]。旧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即对土地核定价格,建立民国后所增值部分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同时进行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但这仅仅是主观上的空想主义,因为平均地权必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所在。旧三民主义对于扩充革命力量、扩大社会基础、统一革命行动有积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某些历史缺陷,如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民权的范围过于狭窄、农民缺乏获得土地的途径等问题。尽管如此,它依然是凝聚反满力量的一面旗帜,充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要求。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有着不尽相同的政治理想。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他们围绕是否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是否保留帝制、是否社会革命等问题展开论战,各自表述了建立不同政治体制的政治主张。革命派希望通过暴力的革命手段,建立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改良派则希望在不触动封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和平改良的途径建立君主立宪制。论战的结果不论是从影响力度还是主张观点来看,革命派的言论更适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因而得到社会进步人士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积极发动了一系列反清起义与暗杀活动,虽大都以失败告终,但对清政府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其不能为所欲为。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为了堵国人之口、延续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于1901年4月推行“新”政令,内容涉及行政、军事、经济、教育等。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逐步进入政治体制实际改革阶段。1905年载泽、端方等五大臣代表清政府到国外考察君主立宪制,长达半年的考察结束之后,五大臣多次向清政府陈述立宪的紧迫性,主张仿行宪政。1906年秋清政府公开宣布,君主立宪制的推行务必要以改革官制为前提,随后设立资政院、谘议局等咨询机构,作为预备立宪的首要政治作为。资产阶级立宪派更是大造舆论,用实际行动鼎力支持清政府,康有为更名各地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远在日本的梁启超组建“政闻社”进行舆论宣传,张謇、汤寿潜、汤化龙等立宪派代表纷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宪政筹备会”等再三开展请愿活动,希望清政府召开国会。立宪派的行动与呼声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于1908年炮制《钦定宪法大纲》,明确规定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实行君主立宪的预备期限是九年。但立宪派不满其中有关九年预备立宪期限、限制议院权力等规定,要求更改预备立宪期限、恢复议院部分权力。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病逝后,立宪派接连三次向清政府请愿,要求速开国会、组织内阁。1911年初夏无奈的清政府只得成立首届内阁,但为保持满清贵族的利益,皇族占到首届内阁13位成员中的54%。这一现状引起立宪派的不满,有人揭露“名为立宪,实则专制”,随后立宪派内部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开始同情革命并向革命派靠拢。

武昌起义于1911年10月10日首先爆发。到11月下旬,先后有湖南、陕西、山西、湖北、云南、江西等13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孙中山闻讯,认为应该“先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后而回国”[5],他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就阻止四国银行对清政府贷款一事取得英国口头上的同意。1912年1月1日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这一革命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为之奋斗的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成为现实。

南京临时政府的构成人员阶级成分复杂,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临时政府、执掌着新政权的多数权力,虽然有少数立宪派、旧军官与旧官僚混入其中,但不足以影响大局,仍然是一个革命的政权。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彻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性质,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国家体制,明确“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三权分立原则,详细规定国民的民主权利及政治权利等。当然,它也存在着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封建土地所有制未被涉及等缺陷与不足,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利弊而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确具有鲜明的民主性与进步性。

在甲午战争后严重民族危机出现的背景下,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何种政治体制更适合中国国情。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都是民族资产阶级探索不同政体的尝试。特别是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理想上对五权分立理论的探寻、在政治实践上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追求,这些努力都使得中国人民逐渐认知了民主共和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实践中一步步发展起来,也逐步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这一切都有利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国家出路。

猜你喜欢

清政府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危险的侵略者”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