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路径
2021-12-29王丹瑶
王丹瑶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南 洛阳 471000)
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引领文明,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必须依靠生态文化的变革,生态文化变革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全民的生态文化素养。高校是培养人才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育。新时代亟须通过提升高校的生态文化培育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学规划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内容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首先应该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认知水平为基础。高校要科学规划生态文化培育内容,从生态基础知识入手,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生态基础知识教育
生态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科知识与理论、生态环保常识、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与政策。
1.生态学科知识与理论教育
生态学科知识与理论是人们依靠当代科学技术和长期实践,概括和总结的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生态文化素养必备的基础理论,可以为高校生态文化素养培育提供理论前导和逻辑预设。大学生对生态学科知识与理论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对生态文明的态度、意愿和评价,也会对其参与生态建设的程度有所影响。大学生对生态学相关概念的深刻把握,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并能够充分利用、有节制地利用生态资源。对生态的科学认识还有利于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创造性地提出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方法。
2.生态环保常识教育
生态环保常识是大学生必备的生态知识。生态文化中最基础的内容是生态环保常识,常识关乎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影响生活方式,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必须重视生态环保常识的普及[1]。生态环保常识教育需要注重与实例的结合,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像光盘行动、人走灯灭、绿色出行、不用塑料袋、快递纸箱循环利用、垃圾分类投放等等,既贴近大学生生活,又是其力所能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直接生态实践。同时,在进行实例教学时,要注重运用真实的数据对生态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个人行为习惯与生态环境的直接关系。
3.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教育
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包含生态法律素养。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必备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出台了“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最新修订)不断完善生态法律体系,为处罚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提供了直接依据[2]。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生态法律知识,生态法律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判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否违法,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对待生态违法行为。因此,高校要系统地开展生态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环境问题有关的事件,并鼓励其积极承担生态监督责任。
4.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与政策教育
高校要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只有掌握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才能在认识生态问题上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全局意识,认清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助于其坚定生态意识和提升生态信念。
(二)生态伦理教育
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关键是要让大学生在接受生态理论教育的同时产生生态情感,提升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其能够自觉地把自然界的一切非人类生物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形成生态伦理观,自觉地调节自身的生态文明行为。
1.唤醒生态道德意识
高校要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之中。在生态伦理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道德意识和人文关怀。加强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教育,特别是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无贵贱等传统生态思想融入培育内容中,并辅之以现代观念的阐释[3]。要引导大学生在体会传统生态观与感知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唤醒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对生态领域“真善美”的认知。“真”即绿色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之道;“善”即生态平等观,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之情;“美”即生态和谐观,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价值尺度。
2.厚植生态情怀
高校要重视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特别要提升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对非人类生命产生同理心。在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过程中,仅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简单的生态学知识和生态伦理规范是远远不够的,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内化为学生的价值遵循,个体也很难产生真正的生态自觉,更难以主动进行生态实践。所以,高校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寻找可以让大学生产生共鸣且能激发其情感的真实案例,辅之以图片和视频,使枯燥的理论灌输变为生动的案例启发,激发学生的生态情感。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令其亲自发现并体会生态之痛,进而引发大学生对自然和非人类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激发其生态情感。在生态情感培育中还应重视对中华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并且积极借鉴西方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的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历史观。“生态兴则文明兴”,大学生必须系统学习人类生态思想史,深入了解不同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产生深厚的生态情感。
(三)生态价值观培育
生态价值观是个体必备的最基本的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生态选择。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必须强化生态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生态价值观是高校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财富观。“两山”理论强调绿色财富就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因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如果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换取金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那么一切财富都会变成无本之木[4]。特别是在消费异化的时代,人类正在不自觉地过度消耗着自然资源。过度包装的商品和层出不穷的潮流品被商家打上“美好”“个性”“富有”等标签,精心策划的营销环境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过度的消费、过多的生产以及加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则会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校生态文化素养培育中要加强生态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绿色财富观。
二是绿色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任何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5]。因此,高校应加强生态发展观的教育,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史,帮助学生认清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生态问题具有复杂性,生态问题的出现不只是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会引发社会贫困和发展问题,因此,解决生态问题必须经过统筹规划,综合治理[6]。不仅要坚决治理污染问题,更要用科学手段规划现代化生产,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成熟完整的制度保障,更需要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三是生态整体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要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也具有整体性,不能寅吃卯粮”。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在整体性特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分割并相互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外,系统间各部分还有着不断变化且复杂的联系,而人类对于这些规律和变化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必须遵循审慎原则,不能不计后果地随意干预生态系统,应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顾此失彼,更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尽责,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不仅如此,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更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总之,生态整体观教育是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类面临的环境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破坏其中的任何环节都必然会带来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不协调,进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灾难。
2.落实生态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美丽中国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生态危机带给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引导大学生积极对生态污染和环境治理进行有效监督,树立污染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意识。教育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环境正义,同时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树立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承担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责任,提高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在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既要让大学生认清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我国在生态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又要让大学生充分认知和认同绿色发展理念、生命共同体观、底线思维、“两山”理论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使新时代生态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遵循,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向生态行为转化。
二、丰富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形式
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应以生态文化教育为主线,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专业课的渗透作用,发挥选修课的延伸作用,注重实践课的强化作用。关键是转变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教育效果。
(一)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因此高校应在生态文化素养培育中突显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生态情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建设美丽中国”一节中,应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与生态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内容,着重培养其生态权利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要增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教学,使大学生形成生态整体观和生态系统观,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重点讲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历史观;在《形势与政策》中,应抓住时事热点事件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认识到中国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中的大国担当,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生态安全意识,形成生态全球观。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生态文化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案例教学法及讨论法,积极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提高生态认知水平。
(二)注重专业课的渗透作用
高校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充分利用学科渗透式教学法,使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内容渗透在各个专业教学中,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化的熏陶,达到增强培育效果的目的。
首先,在生态学及环境工程相关专业教学中,既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生态经济、生态管理等专业知识传授,又要注重寻找生态文化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融合生态文化相关内容与专业课内容,或者设置跨学科的生态综合课程。通过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全方位地接受生态文化的濡染,唤醒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化素质。
其次,在非生态环境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高校应建立专业学科与生态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设置融合性课程。例如,在旅游专业中开设生态旅游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开设生态美学课程,在文学类专业中开设生态文学课程,在工科专业中开设生态工业课程等。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重视专业课,轻视通识课”现象,将生态文化相关知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既可以将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结合,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理念、生态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
(三)发挥选修课的延伸作用
开设与生态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例如,在选修课中开设电影赏析课和生态影视艺术赏析课,通过挖掘影视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启发大学生,使其在艺术欣赏中接受生态文化教育。再如,《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要反映了人类与地球间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及生态的修复需要人类共同参与;《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事实上也反映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扩张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文化知识,延伸生态文化教育。
(四)重视实践课的提升作用
实践课也是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重要路径。高校要充分利用实践课强化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自觉,产生生态行为。其中,培育的关键是要实现生态文化素养从内化的“生态观念自觉”到外化的“生态行动自觉”的转化。高校应积极组织与生态文化教育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其生态行为。
一是通过社团活动拓宽大学生参与生态文化活动的路径。高校可以组建大学生环保社团,并指派专业教师为社团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为社团开展高质量生态文化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例如,开展环保时装秀活动、生态环保微视频创作比赛、生态环保标语创意比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目标。
二是积极带领大学生走入社会、走进自然。高校应主动联系当地环保单位组织学生去现场参观学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垃圾分类作宣传,在动物保护协会做一日志愿者等。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深生态认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
三、优化生态文化培育环境
大学校园是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特殊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可以为生态文化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校园生态文化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学校规划、合理的建筑布局和人文景观设计、校园绿化、节能环保设施等;“软件”包括学校的生态制度体系、办学理念等。
(一)提升校园生态文化“硬件”水平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影响,在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可以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因此,高校的 “硬件”生态文化实力,即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在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校舍布局生态化
高校应积极规划校舍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教育氛围。一方面,校园规划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全局性,使校园环境在整体上符合人们的生态审美要求,即人、建筑和自然实现平衡、和谐的状态[7]。另一方面要提升校园的绿化、美化水平。即要留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增加园林景观,并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打理。各类绿化景观最好符合美学规律并同时具备功能性作用。例如,很多学校都有景观亭,亭内设施可以用来满足学生的自学需求,还可以在这类建筑的周边打造花园式景观,并设置石凳,方便学生在校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唤醒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2.校内设施节能与人性化
在校园建设中要突出人性化设计和节能设计,避免夸张的商业化设计。校内各种设施可以体现节能环保的生态文化内涵,如分类投放的垃圾桶、太阳能路灯、宿舍楼道感应灯等。各种设施既要功能合理、高雅大方,又要符合师生的使用需求,不可华而不实。同时,整体建筑设计还要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只有让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体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增强校园生态文化“软件”实力
美丽校园的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健康的校园生态文化有益于人才的培养,优质人才又会给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增强校园生态文化软实力,应在高校的办学理念中融入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先进的校园生态文化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又可以推动学校良性发展。
健全的校园生态制度体系也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关键。高校应建立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制度与规范相结合的生态制度体系,来约束、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8]。如制定班级寝室保洁制度,在对学生的综合测评中依据相关制度进行全方位测评。在教育和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此外,还要利用舆论的力量,依靠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对在生态环保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进行表扬和宣传,同时对负面行为进行“曝光”以示警告。
高校的生态文化培育还应具有国际视野,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树立新的生态文化观,即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生态文化素养是全世界共同的任务。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在思维上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树立共同保护环境的全球意识;在具体培育工作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引进符合国情的先进生态教育思想、技术和经验,并将其融入我国高校生态文化素质培育工作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