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若干问题探究

2021-12-29许英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相关者权力院校

许英科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相继发布,职业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高职院校已经告别规模扩张的时代,进入到抓内涵建设、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时代。探讨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深层问题,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动因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组织,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社会环境两种力量分别作为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影响着其发展。为了充分实现高职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必须要在社会环境中改革内部管理,以实现对自身发展逻辑的调适。

(一)外部环境政策的强力驱动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多数公办高职院校而言,主要呈现两种状态:一是规模较大的中职院校独立升级,二是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在高职院校初创时期,依靠经验管理可以有效处理合并改造中的非理性纠纷问题和大量人情事务。但是随之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内部管理中“人治”的痕迹很重,经验管理的局限性、模糊性、不规范性逐渐显现[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作用,学校管理和管理中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要素随时都会受到内外部动态环境的影响,亟待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从事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化。内涵提升阶段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更应该推进管理科学化。

国家政策对职教改革的驱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职扩招100 万是高职教育担负的国家战略使命任务,国家“双高计划”中的“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十项改革发展任务,更是对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全方位打造和改革驱动。因此,国家政策的强力驱动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强大外部动因。

(二)高职院校自我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

伴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内部管理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内部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生均拨款未落实、政府对高职院校办学干预过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内部的问题更具有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也加剧了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复杂化程度,成为促进内部管理改革、提升质量、谋求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2]。

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利益相关者

遵循高职院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治理架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包含政府、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社会。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要使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实现[3]。

第一个维度是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党委书记代表的党委系统的政治权力和以校长代表的行政系统的行政权力,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反映的是国家和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控制以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诉求,强调高职院校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

第二个维度是学术权力。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代表的是学术权力,他们表现的是对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的支配和使用,反映的是他们对学术自由与专业发展的利益诉求以及自身人力资本增值的利益诉求。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权力。以行业企业和纳税人等为代表的是社会权力,反映的是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利益诉求和对高职教育完成任务、实现教育价值的利益诉求与问责质询。

三个维度、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构成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逻辑架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则就是上述权力的运行形式。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改革必须要关照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关照权力运行的平衡与制约、关照人为要素和权力运行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协调关系[4]。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改革除了要遵循作为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所具有的内部治理共性原则外,还有着其作为类型教育所不同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职业教育具有跨界的属性,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要求推进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改革。《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开放性的理论与实践取向。

(二)人本管理原则

人本管理原则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首要价值立足点。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挖掘师生潜能,努力提升师生价值,全面促进师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成长成才。要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

(三)民主管理原则

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应将民主管理作为基本方式和重要特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民主管理形式,拓展民主管理渠道,创新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内部管理的民主建设。在完善领导体制、理顺执行体制、加强咨询体制、改善反馈体制等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中,调动一切促进办学的积极力量,形成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良性局面[5]。

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的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路径创新要遵从五个方面利益相关者对于权力分配、权力平衡、权力参与和权力监督的诉求,要根据各方诉求做出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权力分配调整,确保平衡与制约,进而调动各方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合理化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的管理与服务,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一)以章程为统领,持续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

在章程统领下,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决策与统筹协调体系、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行政执行与责任体系。要逐步形成扁平化的行政组织结构,减少管理的层级,简政放权,持续强化服务意识[6]。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成管理状态“大数据”,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推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办公和数据处理与共享平台,使资源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

(二)完善理事会建设,持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持续强化理事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的咨询、指导和监督作用。切实加强教代会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教代会的选举、议事、表决、监督等各项程序和规则,提高教代会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法治建设,更好地推进民主管理、促进科学决策、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进一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实现治事用人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深入开展两级管理体制,不断扩大二级院系管理自主权,赋予二级院系在人财物方面更多的支配权,制定并完善学校的两级管理具体实施办法。

(三)加强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全面强化与提升学术权力

不断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和规范建设,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并为学术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持续提供充分必要的条件保障。设置院系二级学术委员会,构建矩阵型学术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构建、“1+X”证书试点、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作用。持续强化高职院校教材选用委员会在教材建设与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四)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持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持续改进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建立健全以“五纵五横一平台两引擎”为基本框架及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相关者权力院校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