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类翻译观与客家节庆文化翻译
——以客家节庆传说与节庆文说明为例

2021-12-29邓庆环林柳青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客家人说明文语篇

邓庆环,林柳青

(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赣州 341000)

节庆文化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日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而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1]。这说明,节庆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有时间性、社会性、历史传承性,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节庆习俗礼仪、信仰和风尚。客家民系在历史上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但因其在迁徙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客家文化。比如在节庆习俗上,客家节庆一方面承袭了汉族的节庆种类,另一方面展示了客家人的生活、历史和风情。客家节庆文化也因此成为观察、理解和解读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的窗口。

客家节庆文化的表达方式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语言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社会,语言使用是社会行为,受语境制约;语篇是体现语言意义的基本单位,呈现出一定的语域特征和语类特征;语类具有惯例性,表现了语篇的社会意图和文化特征[2]。这就意味着,基于语类视角的翻译需要从语篇整体考察语言现象、翻译活动和翻译质量,将语义转换与语篇的语境、社会意图和文化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语篇宏观和语言微观的调整,实现文化的跨语言转换。

一、语类翻译在节庆文化翻译中的必要性

客家节庆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对它的翻译研究可以从对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中找到其理论和实践依据。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VERMEER[3]提出的“目的论”,即翻译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交际行为,需要满足有不同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的读者的需求,而非译文对原文的“准确”或“忠实”。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直到翻译的“文化转向”才开始,即翻译单位“应该从语篇转移到文化”[4]22,关注更为广泛的文化、历史和约定俗成,因为它们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的文化效果[5]。在这个意义上,翻译不再是语言行为,而是文化语境中的行为,由译者协商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的语言和文化。

很显然,翻译的“目的论”和“文化转向”思潮把民俗文化翻译从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观中解放出来,给民俗文化或节庆文化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客家节庆文化为例,客家人的节庆是客家人在每年固定时间内的宗教性节日和生产性节日,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同时也蕴藏着深刻的精神内涵,能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判断。它们所体现的客家人节庆行为模式或认知态度构成了客家节庆文化。由于其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它的可理解度受到了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客家节庆文化翻译。所以,对客家节庆文化正确翻译的前提是对于原文内涵意义的理解。正如白春仁[6]所言,文化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文化的“体”和“用”。前者关注具体的文化符号系统,后者解释符号系统所建立、表达、传递和储存的文化意义。民俗学家乌丙安[7]认为,民俗符号包括了言语系统民俗符号和非言语系统民俗符号。其中的言语系统民俗符号指的是用语言代码表达民俗事象,包括俗语、谜语、神话等;非言语系统民俗符号有听觉声音代码、视觉标志和图像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传递民俗文化。将以上观点运用到节庆文化研究中,我们可以说,语言在表达客家节庆文化的诸多方式中起着支配作用,且形式丰富,包括节庆传说、说明文、客家山歌、俗语、方言等,它们组成了客家节庆文化的表意资源。其中,节庆传说和说明文是宏观层面表意手段,为了实现各自的交际目的,会借助不同的微观层面特征。因此,对于客家节庆文化翻译的讨论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如代表了不同交际活动的客家节庆文化语篇在其构成成分是否有差异,这些差异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行为等。

二、从语类翻译观看客家节庆文化翻译的实质

HASAN[8]认为,语类是“社会中实现不同目标的语篇,它们由多个含目的的语步构成”。这些语步有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和重复成分,它们有助于实现语篇的整体目标。而MARTIN[9]把语类定义为“一种分阶段、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语类具有阶段性、目的性、社会性。虽然他们对于语类的定义有差异,但他们均认可语类的“目的性”,即语类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语篇目的不等于语篇内容,它是一类语篇的功能,提供了一种注重整体的说话方式,是使用这类语篇的人们需要遵循的惯例,受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的制约,被社会利益和意识形态所塑造。不同语类所实现的不同目的决定语类的整体结构和语言特征。

当研究者把以上观点运用到翻译研究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译者根据语境有意识地选择表达手段的必要性。具有约定俗成的行文格式和规范有助于语言使用者实现特定交际意图,但同时也限制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行为。语类概念能帮助翻译研究者关注语篇层面,从语篇目的的角度阐释翻译过程。这一点在国内外翻译研究者的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如HATIM & MUNDAY[10]说过,“正确辨别原语语类特征是成功翻译的必要条件”;李发根[11]认为,语类的同质性使语类翻译成为“达到翻译效果的最佳途径”。

客家节庆传说和节庆说明文分别被用来建构虚拟的和现实的世界,是客家人肯定和传播节庆习俗价值的空间。节庆传说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于百姓之中,具有通俗性。虽然节庆传说以虚构的事件为基础,但它表达“特定民众群体的某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12]138,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LABOV & WALETZKY[13]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传说的主题是背离正轨的事件如何恢复正常并得以解决;传说的结构有五个成分:取向(orientation),发展(complication), 评价(evaluation),解决方案(resolution),结尾(coda)。其中,“发展”和“解决方案”是必要成分;“评价”体现了口头故事的功能,即通过强调某些叙事单位的重要性来揭示叙事者的态度,并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而国内对于民间传说的相关研究强调了传说的功能性特征,包括“叙述方式的可信性、情节的传奇性和模式性、传说的区域性、解释的虚拟性和多样性等”[12]132-137。

相对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节庆说明文是民俗学家用来记录和阐释节庆习俗的文字形式,是民俗行为或事件的语言表达。为了提供节庆礼仪或事件的准确信息,作者往往以时间顺序或行为顺序组织语篇,这样既有助于在相关人群中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也使语篇在现实中有极高的可实施性。它为读者建构了一个通过阅读可以想象的世界,满足读者掌握客家节庆习俗知识的愿望。

对客家节庆传说和节庆说明文的翻译是为了跨越文化边界移植意义,让不同世界的读者能通过文本阅读感知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的客家人的节庆习俗。客家节庆传说和节庆说明文的语类本质分属文学类和非文学类语篇。SNELL-HORNBY认为,由于风格的原因,文学类语篇的情景和功能比非文学类语篇的情景和功能更复杂[4]87。语类翻译观视角下,客家节庆文化翻译中要把文本视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标杆,从文化、语境配置及语篇目的三个因素选择翻译策略。

三、语类翻译观视角下客家节庆传说和说明文翻译示例

(一)语类翻译观视角下的客家节庆传说翻译

客家节庆传说大多与节庆习俗的起源有关,作者通过虚拟事件帮助读者理解现实中的节庆习俗内涵。民俗作者用文学形式将事件娓娓道来。虽然是书面语,但它的口语体特征依然明显,如用词通俗,语言简洁流畅。同时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节庆传说的作者将虚构的事件置于现实的地名或山水河流之中,节庆习俗也因此有了现实基础。作为文学语类的一部分,客家节庆传说应该体现其文学价值,即需要有独特的思想与文字美,但从其语篇目的的角度而言,节庆传说更主要是为了传达客家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

一天晚上,夫妻二人静静躺在床上。妻子说:“这样一个村子,竟然没有一个烧香跪拜求助的地方,实在是不应该呀。”李长贯说:“我们的神在北方,这山野地方是没有神的。”妻子再也忍不住了,便将那夜梦中的情景告诉了李长贯。李长贯听了也很惊奇,顿时心中有所悟。当夜便随妻子来到她梦中朝拜的地方,点燃香烛,跪下对着梅江,对着天地拜了三拜,并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如果能圆妻子梦中所见之事,让自己得一子嗣,自己定出资在这梅江河边建造一座汉帝庙,塑汉帝金身,并每年杀鸡朝拜。[14]15

原文节选的是故事结构中的“解决方案”[13]:神灵敬仰是帮助客家人走出困境的唯一方式。原文中,信仰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体现。其中的一系列动作“烧香、跪拜、许下诺言、还愿”等为读者建构了一个鲜活的信仰表达语境。而原文中隐性的信仰表达方式则更为丰富,如通过人名和客家人特有的行为方式“修庙和塑菩萨”表达。

信仰能“提供一个框架,赋予智力、情感、道德等特定的意义”[15]。但具体的信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限制,翻译中突破这种限制的有效方式是实现语义明晰,帮助译文读者了解客家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给读者提供必要的认知和情感环境。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承载了客家人的美好联想,也是故事连贯和读者情感投入的机制,如:李长贯(寓意家财万贯)。但对它们的解读受语境限制,更受文化制约。如果译者仅仅对这些姓名进行音译处理的话,源语中名字所凸显的家庭观和财富观就无法反映出来,它们在传说中的价值也无法实现。为了使这些人名的意义在传说中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翻译中对这些姓名所表达的内涵意义的补充,如翻译为Li Changguan (meaningpossessingvastwealth)。通过添加注释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语篇的必要信息,帮助他们连接整个故事情节。但并非所有的隐性价值表达方式都需要补充翻译。对原文读者而言,“修庙和塑菩萨”代表着延寿消灾,翻译无需补充这种内涵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从交际的意图来说,这种内涵意义的缺失并不影响整体意义的表达。因此,可以尝试将以上原文翻译如下:

One night, when Li Changguan (meaningpossessingvastwealth) and his wife were lying on the bed, his wife asked: “How could it be possible that there is no temple for people to burn incense and worship Buddas in this village?” Li Changguan replied: “Our gods are in the north. There are no gods in this wildness.” Upon this point, his wife could not help telling her husband about her dream. Li Changguan was first surprised, but immediately he saw the light. On that very night, his wife led him to the place where she worshiped Han Di in her dream. After burning incense, Li Changguan went down on his knees and kowtow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river. He pleaded to Han Di in his mind: “Please use what influence you can to see my wife’s dream to be fulfilled. For appreciation, I will build you a temple by the Meijiang river and having your image made in gold foil. I will worship you each year by offering chickens. ”

总体而言,译文通过采用简单句型和常用词汇保持了原文的口语体特征。同时,原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译文中被转换为直接引语,这样使译文更为生动,口语特点也更为明显。由于客家节庆传说的目的是传递客家人的价值观,在翻译中,和价值观相关的表达被保留下来,以体现传说的文化价值观。

(二)语类翻译观视角下的客家节庆说明文翻译

客家节庆说明文是民俗专家向普通读者解释节庆习俗的语篇。受这种特定的语篇人际关系影响,客家节庆说明文虽然是书面语言,但它的语言形式简单明了,具有明显的口语风格,符合民俗讲解的现场性语言特点。如:

扛菜篮神 将一件漂亮干净的衫把一菜篮包起来,然后由两个人扛着(即是四手托住),侧边再由一位妇女烧着香并念唱:“菜篮姊,菜篮姑,八月十五请你嬲一晡!你爱来只管来,莫在河唇河喙企呆呆。灯芯搭桥你爱过,竹叶撑船你爱来。”请了几次,若使菜篮神来了,菜篮就会点颌头,像跪拜一样,人家问它,它就点头回答。[16]

译文:Bearing the basket spirit. Pack a basket in a clean and pretty shirt, which is then holding up by two men with four hands. A woman, burning incense, chants by their side: “Sister Basket, Aunt Basket, please come here to enjoy yourself for this night. Come as you like and not wander by the riverside. I will build a bridge for you with lampwick, or I will pole a ship for you with bamboo.” This process will repeat for several times. If the basket spirit shows up and is addressed to, the basket will move up and down as if she were nodding.

原文描写的是客家人中秋节期间的“扛菜篮神”仪式。整个仪式包括参与者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实现仪式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原文语篇的第三人视角将作者和读者分别定位为仪式解说者和仪式旁观者,而“将”和“由”字结构则引出了仪式中的施事者。由于“菜篮神”是当地客家人虚拟的神灵,所以仪式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客家歌谣和客家方言词汇。原文中的客家歌谣代表了客家人与神灵的对话,它赋予整个仪式庄重的色彩。客家方言词汇“嬲一晡”“河唇河喙”“企呆呆”在原文中能创造真实的环境,达到情感上的亲和。这些文化差异在译文中很难保持,需要译者通过其他手段翻译弥补文化缺失。

为了使译文读者在阅读后对整个仪式的过程了然于心,译文依靠语篇结构的逻辑框架加强了信息的层次感。英译时添加了必要的衔接手段以保证语句连贯,如添加then表示时间顺序,which合并简单句和零散句等,它们有助于实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同时,原文中的祈使句被译为被动句,既避免添加任何人称主语,以体现内容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又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过程本身。原文中“菜篮就会点颌头,像跪拜一样,人家问它,它就点头回答”的行文特点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它用简单的句式罗列了一系列动作;其次,“菜篮就会点颌头……它就点头回答”在语义上有重复。结合英语在表达逻辑关系时对于显性逻辑结构的依赖特征,译文增加了逻辑关系词“If”,同时将重复的语义合二为一。

对于客家方言词汇“嬲一晡”“河唇河喙”“企呆呆”等,为了避免方言词语的表达不当影响语篇整体意义连贯,译文采用了语义复位,即用直白的话语实现语义明晰化。如“嬲一晡”表达的是“玩一个晚上”(to enjoy oneself for this night);“河唇河喙”相当于“河边”(by the riverside);“企呆呆”表达的是“站着发呆”(wander)。虽然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译文的人际功能,使译文在人际效果上有别于原文,但从表意功能看,这种损失无足轻重,因为避免译入语读者遇到太多他们所不熟悉的东西是翻译的重要目的之一。

客家节庆仪式中有许多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它们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思想意识的物化形态。这使它们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属于典型的语义空缺。如:

龙灯队排在第一,担当着开路的重任。排在其身后的是世灯队伍。最后是马灯队,担负着压阵、维持秩序、了解进度的作用。[14]67

这里所提及的“世灯”“龙灯”和“马灯”是客家人元宵游灯活动中的道具,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也许让很多原文读者都难以理解。如果按其字面意义进行翻译的话,读者更是无法体会这些特定的物质符号所表达的内容。所以,译者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解释,即采用增译的手法,补充其指称意义中的重要信息,使其成为理解文化蕴含意义的铺垫。其结果是,只有两行的原文被译成了一段英文,译文的复杂度明显提升。通过增译手段,概念等同被保留,并达到提醒译文读者源语文化的目的。这说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内容的重要性要大于形式的重要性。可以尝试将它翻译为:

The lantern procession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dragon lanterns, the descent lanterns, and the horse lanterns, with the descent lanterns being preceded by the dragon lanterns and followed by the horse lanterns. Functionally, the dragon lanterns lead the way, while the horse lanterns keep pace and order. The dragon lantern is carried by five men for performance; the descent lantern, bearing by a man, consists of six large lanterns and two small lanterns, representing six sons and two daughters respectively; and the horse lantern is played by a man wearing horse-like frames.

四、结语

通过客家节庆传说和说明文,客家节庆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文化信息得以表达。客家节庆文化翻译是从地域文化向标准文化的转换,能把它与全球文化内容连接起来。即便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边界依然存在。对外翻译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协调行为[17]。语类翻译观视角下,这种协调要以语篇及其意图为立足点,需要体现的是语篇如何有效地传递客家节庆文化生活及其价值观。这是客家节庆文化翻译的基础,也是衡量客家节庆文化翻译效果的依据。

猜你喜欢

客家人说明文语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客家人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