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的对症指导:提升素养的新路径

2021-12-29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王媛媛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2期
关键词:对症短板写作能力

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王媛媛

初中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当前初中生在写作能力的发展上却出现了瓶颈,即部分学生的写作还没走上正轨。基于此,教师应加大作文指导力度,对症下药,对接学生的作文盲区,切实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说出自己作文的特点

作文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不能只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是对学生作文的各个方面都有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写作的心理,知道他们当前写作的水平,还要知道每个人的具体写作特点。换言之,指导不是泛泛而谈,指导要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指导,才有说服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对教师来说,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写作特点固然是必要的,但也是困难的。要知道每个人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让他们自己表述写作的优点与存在的困惑,教师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具体的指导方案,这样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

一篇作文写完之后,教师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学生可以依据这个标准做一些增减。这样,既把握了大的方向,又在小的方向各有突破。一般来说,教师制定的标准包括:有没有真正写完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有没有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表述上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学生写完之后,会依据这些,再做具体说明。一名学生是这样写父亲的:去学校参加我的初二年级的家长会,别的同学对我说,你爸真年轻,看上去像你哥哥。我爸还真像我哥哥,一个淘气的哥哥,他会与我抢电视看,会跟我争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时常面红耳赤,也不谦让;他又是一个关心人的哥哥,会对我嘘寒问暖,偷偷给我倒一杯热水,削一个苹果;有一次我作业太多,他又偷偷地给我签上家长意见,让我早早入睡。学生自己的评价是,写得真实,能从不同侧面描写人物。教师也让别的同学评价,他们有的认为细节描写很好,就是没能具体写出一件事。在进行点评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详细讲述写作前后的心理变化,写作中存在的困惑,写作之后的收获等。很明显,教师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指导他们如何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教师要有耐心,要仔细听他们说完,要听出重点,从而通过他们的叙述做出大致的判断。

二、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短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光靠学生自己找不到。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每人看五本作文,随意参阅,在看完之后,再让他们写出作文还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方面学生参与作文的兴趣变浓了,他们可以了解更多的作品,走进更多人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有好处;另外,他们会在心里比较,这个作文与自己的作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片段:外面下着雨,冷冷的,风中的麦苗似乎在瑟瑟发抖。我感觉更冷,穿着很厚的衣服,还是觉得冷风往我心里吹。这次考试语文没考好,妈妈没有安慰我,却说出很难听的话,说不孝有三,不努力为大。说不出的难受,我还要怎样去努力,难道要通宵达旦吗?要头悬梁锥刺股吗?猛然间,我发现后面有个人,是妈妈。她怕我一个人走不安全,就在后面跟着。突然我又觉得没什么委屈了,也许这就是生活,有寒冷,也有温暖,用心体会,处处是温暖。学生的“揭短”五花八门:有的说,感觉比较假,生活中的妈妈不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向子女示弱的家长;有的说非常好,有环境渲染,有心里描写,而且都很妥帖;还有的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认为要描写出自己学习的样子,要写出母亲出场的样子。最后,教师要指出作文的通病,也要指出每个人的具体缺点。指出短板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比如这个学生写了考试失利的心理,明显比之前的作文要好。教师指出短板最好用这样的语气:内心的描写还是挺真实的,如果能写出前后的对比,就更好了。学生懂了教师的意思,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学生写作中的短板,在对症指导下会成为有效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三、鼓励学生进行二次作文

二次作文是让学生在原有作文的基础上做一些具体的修改,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安排修改时间、修改的幅度等,将作文再写一遍。二次作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生做了进一步思考,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学生修改了原文中不通顺的句子,将原文中书写潦草的地方,重新写一遍。还体现在学生接纳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将文本的思想、表现手法等做了一些调整。最主要的,学生吃透了教师的点评,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学生擅长细节描写,教师就让他多多穿插;有学生善于运用成语,教师就让他在叙述的过程中,尽可能多运用。二次作文是对教师对症指导的一次反馈,教师能通过学生的再次写作,看出指导的效果,当然也能看出指导的不足,进而为下一次更精准的指导做准备。

以一篇作文为例,原文是这样写的:我站在走廊等雨停。疾驰而过的汽车溅起的雨水直接拍打在路边的广告牌上。墙角旁水管里倾注的水翻腾着水花,逆时针打着漂儿。有扛着雨伞前行的,也有顶着硬纸板前行的。很明显,学生写的是一次在行路的过程中遇到大雨,并且躲雨的一次经历。经过教师指导之后,学生改了两个地方:站在走廊等雨停,被淋成落汤鸡。有扛着雨伞前行的,也有顶着硬纸板前行的,感觉像在赶海。可以看到,学生在两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个比喻表述淋雨之后的感受;第二个比喻从侧面写出了这是一场暴雨。学生的二次作文比第一次要有进步,主要是他们知道怎样去修改,怎样去美化。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二次作文的机制运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也让教师的指导起到应有的效果。

对症指导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它不同于平常的作文指导。对症指导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作文的写作、点评与修改,让他们借助教师的外力,真正做到自我提升。对症指导让学生有勇气更好地进行写作,对症指导也能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猜你喜欢

对症短板写作能力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重视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老人穿衣也要“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