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建设的策略思考
2021-12-29丁玉龙张婧钊
丁玉龙,张婧钊,邵 华
(1.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2.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7)
高职院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需求下,将出现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同时其自身也产生了更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内部审计是高校提升内部管理和强化权力监督的重要机制。”[1]在高职院校推动自身良性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并更好发挥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缺陷
打造良好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而其中的首要任务之一是要健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2]由此可见,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强保障。但由于一定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以及自身原因,部分高职院校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是多方面的:
第一,内部审计制度的全面性建设上有缺失。随着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仅覆盖其工作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无法对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如财务、基建、固定资产等工作进行更加全面的审计与监督。
第二,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体系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全面性上的缺失,使得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不足,内部审计工作出现盲区,进而导致其内部建设的体系化程度不高。
第三,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缺乏一定的指导与参考。当前内部审计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的完善上、实践的推进上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企业,很少以高校作为研究对象。”[3]在这一现实条件下,导致高职院校在自身内部审计建设过程中,无法得到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成功的实践案例作为参考,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难度较高,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二)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存在一定不足
机构设置是促进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对其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有着直接影响作用。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程度、内部审计工作业绩、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者个人水平、高职院校内部机构设置等多方面。机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其一,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高校内部审计履行受托责任、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4]由此可见,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须在内部设立具备较高独立性的审计机构来行使审计职能。但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机构设置中,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较差,独立行使审计职能的程序较繁琐,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将内部审计只能融入其他机构之中。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难以独立进行。
其二,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建制不合理。在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过程中,在人员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目前对于内部审计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质难以符合内部审计工作需要。
其三,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建设不明确。此处所提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建设并非指其内部审计职能,而是指维持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日常运转、常项工作、紧急工作等的内部职能建设与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机构内部运转、工作效率、内部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综上所述,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内部控制及其审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5]内部审计人员在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建设与开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体现也是多方面的,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效率等。在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审计人员审计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的不足,部分内部审计工作采用非专业或专业素质较低的人员来担任,以及当前审计人才培养偏重注册会计师方向等原因,导致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体系上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工作需要。
其二,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改革缓慢,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要。传统的财务审计、事后审计已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院校高速发展的要求,这也提出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这一现实条件对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适应新时代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三,部分高职院校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单一,难以胜任当前时代条件的高校审计工作。随着我国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也迫切需要兼具审计业务能力和电子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6]。对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应用技术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人员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四)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有待继续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的高速发展,其审计工作必将面临着工作难度、强度等方面的大幅上升,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由审计工作所产生的审计材料,其中包括证明材料、结论材料、审计报告等,是内部审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档案能够发挥使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对所审计客体进行复查、了解审计过程等作用。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意识缺失。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的管理意识松懈,并未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对内部审计资料的保存、整理等工作疏忽大意,使得内部审计档案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第二,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缺失,导致这一工作往往被忽略,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足,缺少完善的内部审计档案使用、保存等制度,使得内部审计档案工作建设、档案保存、档案查询工作等等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第三,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规范,使得内部审计材料在收集、使用以及保存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这也导致了内部审计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遗漏、不足的现象,从而在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建设中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漏洞,不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
二、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建设完善策略分析
(一)稳步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体系化,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它确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高校内部的地位,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接触与业务开展相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资产,界定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7]由此可见,稳步推进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是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其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院校本身、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坚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推动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自主意识,自觉在工作实践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保证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健全。
其二,拓展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以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全面性。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现实上的更多的工作内容,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使内部审计达到全覆盖,保证审计进入高职院校全过程,以工作实践来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全面性建设。
其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修正制度。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而内部审计工作是直面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内部审计制度也需不断完善,这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根据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实践进行检验与修改,才能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保证高职院校工作平稳运行。因此,要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制度修改工作有效、科学地进行,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完善。
(二)逐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是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职能的执行者,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执行部门,是为高职院校提供专业审计意见的部门。
首先,要始终坚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建设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8],而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则是内部审计活动独立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构建对内部审计主管领导直接负责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减少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参与,从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公正性。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合理构成是逐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的重要保障。合理规划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即以当前时代发展的具体条件为依托,以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在人员构成中吸纳所需专业人才,逐步构建审计、法律、信息人才等多样化的人才体系,以多样化的人才体系构成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再次,重视内部审计机构软性建设。以机构内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软性建设为抓手,建成良好的部门工作准则、文化氛围,有效引导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发展道路,形成高效、自觉、可靠的内部审计队伍。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外部监督体制,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职权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三)跟踪增强内部审计教育活动
跟踪增强内部审计教育活动是指高职院校以教育成果为导向,重视、开展、监督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活动,以推动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质的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良好素质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良好保证。”[9]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为更进一步适应时代要求,推动高职院校自身良好发展,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这种工作素质的培养是时代的、现实的,是多样的、具体的,是计划性的、组织性的。
其一,始终坚持时代性与现实性相结合。高职院校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应正视当前社会现实条件下的大数据时代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多样化要求等,以自身审计人员工作素质为基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养、审计知识培养、法律法规知识培养等多个角度的教育活动,切实审查教育成果,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
其二,坚持多样性与具体性相结合。高职院校在推动审计人员工作素质的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所需工作素质的多样性,以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建立多种培训方式,推动内部审计教育培训多样化,保证内部审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教育见成果、见成效,以结果为导向推动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受教育的实效性。
其三,坚持计划性与组织性相结合。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教育活动计划性、组织性,严格控制内部审计教育活动的时间、数量及参与人数等具体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内部审计教育活动,重视内部培养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保证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教育活动有序进行。
(四)探索规范内部审计档案管理
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内容与基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档案是记录其内部审计活动全过程的记录载体,能够有效保证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启发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因此,我们应始终坚持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活动进行规范。
首先,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档案规范意识。以高职院校对规范内部审计档案管理严格要求与内部审计人员自觉意识相结合,充分提升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档案规范管理意识,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行为,推动内部审计人员更好地规范审计档案。
其次,做好内部审计档案分类整理工作。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促使其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更加多样化、类别上的多样化以及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人员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不同审计档案的变化。在规范审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坚持以自身审计工作实际为基础,进一步分类完善审计档案,探索建立与完善电子档案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
再次,坚持审计档案的真实性、保密性、连贯性等原则。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决定了审计档案内容的真实性、档案管理的保密性以及档案时间上的连贯性。因此,在规范审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相应原则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贯彻下去,进一步完善审计档案管理,使内部审计档案管理规范化。
“内部审计是高校提升内部管理和强化权力监督的重要机制,是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10]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应直面挑战,勇于面对,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内部审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审计监督体系,保证高职院校更好协调发展与提升教育实效性,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