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关键因素分析
2021-12-29于浩
于 浩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因而在发展方面也相对滞后。图书馆是信息产业中历史最为悠久且地位最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我国信息现代化发展的水平[1]。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文献和资源管理的中心,更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当前我国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了解欠缺,等等。所以,基于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不足,结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以及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及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社会形态,其以传统行业作为基础,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并注入创新且变革的元素,以推动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3]。自“互联网+”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首先在与互联网有关的各行业间引起关注与研究,近些年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发展的热点之一,各个行业纷纷与互联网融合,进而促使“互联网+”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不断优化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的融合,并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中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及传递等,进而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为高校等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4]。新阶段社会背景下,人类对知识的需求带有个性化、碎片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且在大数据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更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有专业人士从多层面多维度研究智慧图书馆的系统结构和构成。一位外国学者发表了有关“智慧图书馆”的文章,从而打开了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大门。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图书自动化管理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5]。智慧图书馆本质就是带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属性,它是建立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模式,且具有高效、便利的优势,其最本质的追求是通过用绿色的手段及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阅读。同时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也就是更好地实现互联、共享,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化等相关服务,根本特性就是要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实时增值,并让知识服务得到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6]。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它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资金因素、技术设备因素以及规章制度因素等。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一)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存在数据库利用率不高进而产生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和教师对图书资源需求的现象。另外,还有部分高校已经初步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却未能将信息化服务进行全面落实,进而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述现象存在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正是由于认识不足,影响了信息化的建设与推进。因此,从意识层面来说,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经费严重短缺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软件升级与应用方面,还是在硬件维护方面,都需要大量经费,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经费严重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自身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补贴不足和高校自身获取经费来源的渠道较少。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和后盾,才能持续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资金因素是影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落后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技术设备也是应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关键的技术设备,如管理软件、计算机硬件等。这主要是由于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其对互联网功能有较大的依赖性,如网页浏览功能、数据库检索功能、后台管理功能以及网上阅读功能等[7]。计算机存储能力将直接对电子资源的规模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其运行的速率也将直接决定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支持,而技术的应用对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软硬件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部分设施成为摆设。因此,高校在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亟待完善关键的技术设备。
(四)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不健全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而导致图书馆内部存在信息系统交叉与混乱的情况。与此同时,部分高校还尚未建立规范且完整的数据库。上述问题的存在,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如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尚不健全等。因此,为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应注重健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
(五)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其顺利进行的人才保障。然而,现阶段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学历水平普遍偏低,而且综合素质也普遍较低。部分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多是兼职多项业务,且大多是非专业出身,对于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还不熟悉,这无疑会对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从年龄结构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年龄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8]。这主要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员,适合图书馆管理类的工作,但由于缺乏图书馆管理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必然会影响信息化建设本身。因此,为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人才这一关键因素给予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鉴于人员因素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为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从人员的思想意识层面出发,不断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此,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认识上的提高。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尤其在高校管理层以及馆员中形成较好的氛围,从思想层面促使各个层级的人员能够对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转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其次,高校可通过奖惩制度的完善,如对积极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等层面的奖励。再次,不断加大对图书馆数据库购买的力度,并将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全面落实提上工作日程,通过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增强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二)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是重要的保障。因此,为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应在资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与强度。为解决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在政府资助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的投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成立专项的资金,以推动信息化的建设。第二,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渠道。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或者民间捐赠的方式,开拓经费渠道以用于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
(三)完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技术设备
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技术设备这一关键因素进行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大量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产生,对数字化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良好的资源建设环境会让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优质的服务模式会让服务品质得到增强。因此,图书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只有完善技术设备,方能为信息化建设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9]。为此,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加大对软硬件的资金投入,为高校购买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为实现技术与设备升级和维护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引进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进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建立健全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并配置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从而促使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总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要技术设备的完善作为支持与保障。
(四)健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健全,要完善配套的信息化建设等制度及相应的创新机制。一是充分保障信息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透明;二是提高资源服务质量,给用户和读者带去优质、满意的服务,从而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进而促进相关服务平台发挥积极的管理作用。
在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以避免信息出现交叉重复的情况。以软件系统管理为例,可通过制定专门的软件系统管理制度,以预防各软件系统不兼容的情况。
第二,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在人员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可基于使用效益的原则,合理进行人员编制,并深度挖掘现有人员潜力,以确保图书馆各个岗位的人员能够对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性作用[10]。
第三,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并实施责任到人制。这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管理人员与现实工作结合,进而推动信息化的建设。
(五)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为实现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大力支持。因此,可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为信息化的推动与实现提供充足的人才。首先,从源头入手,通过人才招聘等方式,引进符合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应要求应聘者不仅具有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经验,还应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等。其次,对既有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促使其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从而推动信息化建设。为促使培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应将培训与相关的奖惩激励制度挂钩,从而使培训发挥实效。再次,配置专门的技术型人才,要求相关技术型人才熟练掌握网络、通讯、计算机、文献信息组织以及文献检索等有关能力,还要深刻了解传统图书馆知识。因此,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稳定与网络信息共享同步发展,使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专业性问题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主流且必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对影响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总结,并从各个关键因素出发,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从业人员这一关键因素,要着重增强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并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而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员保障;对于资金这一关键因素,应加大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而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对于技术设备这一关键因素,应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进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对于规章制度这一因素,应健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提供制度保障。总之,为持续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从人员、资金、制度等关键性因素入手,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多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