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院校学生品德修养提升路径探索

2021-12-29唐金权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警务品德

唐金权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基地和摇篮,对于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预备人民警察的警察院校学生必须把加强品德修养作为必修课,努力做到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警务人才。警察院校学生要立志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外,还须具备良好的品德。

警察院校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基本道德规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培养为国家和民族奋斗和献身的情怀和担当。警察院校学生加强品德修养,有利于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构建精神家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一、目前警察院校学生品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警察院校学生虽然走进了警察院校大门,但部分学生仍然存在道德追求困惑、理想信念淡化、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自控能力。对于警察院校学生来说,每天都有内务整理、早操晨练、队列集合、警容检查、体能锻炼等警务化管理。部分警察院校学生对警校每天的饭堂、教室、操场和宿舍“四点一线”的生活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和生活缺少目标规划和奋斗激情,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和动摇,缺乏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心理准备,导致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部分警察院校学生对警务化管理有抱怨和不理解,在执行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服从管理、违纪违规的现象。

二是有功利思想。部分警察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有功利主义倾向,不能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视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更倾向于满足个人利益,导致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部分警察院校学生出现过于追求个人利益的现象,将入警作为谋取功利的阶梯,这些带有功利色彩的行为和现象令人担忧和深思。

三是缺乏奉献精神。部分警察院校学生对于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没有根本从思想上真正加入警察队伍,对警察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道德缺乏深入思考,不能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预备人民警察,缺乏“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四是缺乏诚信意识。部分警察院校学生在道德评价方面采用双重标准,虽然掌握了许多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而没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对于社会上一些坑蒙拐骗、钱权交易、唯利是图的不正之风非常反感,但自己也做起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来,而且总会为自己的这些道德失范的行为找借口。如部分警察院校学生觉得考试舞弊没有被老师发现是幸运的事情,而不认为是诚信的问题。在纠察执勤时,执勤的学生碰到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者熟人未请假而出时,采取包庇纵容的手段,而不是坚持原则和坚守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当前,有很多家长由于孩子上大学了,就对孩子实现完全放松式家庭教育,认为孩子上大学了就应该交由学校教育管理了。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工作都由学校承担,而大学生又处于品德尚不稳定时期,仅靠学校单方教育很难养成高尚的个人品德。

二、警察院校学生品德修养提升路径探索

警察院校学生应当学会充分利用警校的各种资源来充实和锻炼自己,使自己有坚定的道德意志、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习惯,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一)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人的思想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是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的思想和品性的总和,在个人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成长成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主观愿望的支配,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受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内因是根本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最根本的影响还是自身的道德品质[2]。

警察院校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必须通过学习道德理论来实现。学习各种道德理论知识,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知识,从理论上弄懂什么是善恶、美丑、荣辱,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确立道德追求的正确方向,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的认识,善于学习和善于思考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提高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世界、分析形势,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二)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一体的伦理型文化,明德、崇德、守德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历来珍视和守望传统美德并将这种道德信念延伸到社会组织以及浸润到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构筑起支撑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系统的德性根基,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壮举的民族性格与社会心理。”[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至今仍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又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很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华传统美德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人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些,对于个人进行品德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古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修身之道,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儒家文化历尽数千年的洗礼,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一套道德伦理体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具有着中国独特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以追求修身为基础,强调个人的自主意识,以通过自我修身从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目标,最后达到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的思想文化[4]。警察院校学生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自身品德修养提供丰厚的滋养。

(三)学习道德模范人物和警察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道德模范作为道德理想人格,体现了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他们所自觉自愿做出的奉献,为社会、为他人做出的牺牲,是普通人在同样情况下不愿做、做不到或不能持之以恒做的。道德模范的道德境界相对于一般群众而言具有超前性,并且,他们的道德境界不是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是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因而成为大多数群众所敬佩、学习的对象[5]。

道德模范是源于社会实践中的品德高尚者以及道德实践的表率,是特定历史时期真实鲜活的社会道德生活的文化符号,是善心善行的典型范例,是具有道德美的崇高形象。道德模范能够用自身事例激励感化人们,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学习效仿其行为,其感人事迹可以成为弘扬高尚道德品质和引领时代道德风尚的经典素材[6]。道德模范人物展现的是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代表人和引领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蕴藏着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警察院校学生要通过虚心学习,见贤思齐,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成长道路上的良师,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找到自身与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从小事做起,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勇于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警察英雄模范人物和警察院校优秀校友的光荣事迹,为警察院校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教材,是警察院校学生的学习楷模。“通过道德教育影响公民道德的活动和行为,实现道德社会化,即从道德知识的获得到道德行为自觉,目的是使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来表现自己的行为。”[7]学生应以警察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他们的先进事迹,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找出自己在精神追求、品德修养和情趣爱好等方面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从他们身上体会人民警察的优秀道德品质,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四)奉行爱国主义,服务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警察院校学生理应知晓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与使命,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增强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时代使命感。目前,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始终蓄意颠覆我国政权,各种反华言论进入互联网视野,警察院校学生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敢于同反华辱华言论和思想作坚决斗争,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警察院校学生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同步伐,与人民心连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警察院校学生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警察院校学生必须端正入警的动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作为未来的执法者和法治中国的推进者,要学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国际国内局势进行分析研判,树立警察职业意识和警察角色意识,明确人民警察所肩负的神圣使命,理解警察的性质任务、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增强从事警察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人民警察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坚定自己献身人民警察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8]

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8-9]。警察院校学生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提升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更好地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不被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所腐蚀,匡正道德失范行为,同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作斗争。

(五)反思自身品德方面的不足,学会慎独自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思想品质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有缺点和不足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与问题,勇于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不断地改正这些缺点和不足,使自身获得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和推卸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时时思考、事事反省,了解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对照道德标准省察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知道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有哪些不道德的品行,找出自己思想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可以防止出现道德失范的行为,同时也增强自己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警察院校学生要学会分析个人的成长过程、心理特征、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情况。一个人只有学会审视自己,才有可能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意识到自身道德行为与高尚道德品质的差距,并主动寻找原因,时时自警自省,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经常对照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反思,反省自己理想信念是否动摇,及时纠正自己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举止。

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个人信念的表现形式,它是来自于人自身内心的情感,是自己的倾向性和习惯性的表现形式,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良好体现[1,10]。慎独,就是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照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坚守道德情操和人格良知,防微杜渐。警察院校学生应当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警察院校学生要锻炼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觉意识和自主精神,养成道德自律的品质,能够依据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和欲望,养成道德自律的行为习惯。

(六)投身道德实践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警察院校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把提高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自我的认知更全面,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习惯。

警察院校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下乡支教、义务献血、爱心捐赠等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地与社会交流,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积极参加摄影协会、心理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警察院校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发挥警察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参加基层顶岗实训、法庭旁听、春运和重大运动会安保执勤等实践活动,在实际的警务活动中了解警情、社情、民情,体验警察的职业特点,在实践中提升警察意识、执法水平和职业素养。例如,在春运安保执勤过程中,警察院校学生做好执勤巡逻、维护秩序等工作,将在校养成的警务化素质带到工作中来,虚心主动地向一线警察学习,学习此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技能,在工作任务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创造出安全的春运环境。警察院校学生在基层的警务实践中,学习人民警察在艰苦环境中以苦为乐、机智勇敢等品德和精神,进一步感受警察职业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增强警察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知警察事业的神圣和光荣。学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关注基层人民警察的任务特点和岗位职责,养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方式,增强对未来警察职业的信心和决心。

警务化管理,是实现一日生活制度化、内务卫生标准化、警容风纪规范化、请假销假制度化的重要措施。警务化管理模式是警察院校学生管理的特色,以人民警察的行为准则和素质要求来强化学生警体素质训练及纪律作风要求,是与其他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区别之处。进行警务化管理,能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

通过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通过入学军训、队列训练、集合会操、内务整理、警容风纪、入警宣誓等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作风,培养学生的自觉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纪律作风、道德风范、行为举止、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规范。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用警察的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专业特点,加深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人民警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职业塑造,帮助学生树立警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警察院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警务化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用人民警察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警容着装等,将警务化管理与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警察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品德修养,展现预备人民警察良好的个人形象。

综上所述,警察院校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执法者和护卫者,不仅应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正因如此,警察院校学生要脚踏实地地学习,从点滴小事做起,增强道德认同与道德情感,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自己的警察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为未来的人民警察职业生涯而加强品德修养。[1]李晓兰,刘雨姝,车丹.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四个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108-111.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警务品德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浅谈警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