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自我成长

2021-12-29

辽宁高职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辅导员主体院校

张 睿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角色定位更加宽泛,除了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是学生的赐福慈母。近些年由于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大变革的深刻影响,教育的大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师”“生”双方受到各种冲击,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关系庸俗化、冷漠化、极端化甚至互相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2]。

如何修正这种关系成为当下各高职院校十分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试图在心理学领域中寻求解决之道。随着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也迅速在心理学领域得以应用。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另一种译法是“主体交互性”,是指人类通过与他人、世界的交互过程来感受确认自己的主体和世界。人类主体感的形成,并不是一个绝对孤立、孤独的行为,而是一系列主体与主体之间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体验性结果,这一系列过程此起彼伏地延续着人类的自体感(self)和生命感[3]。实践证明,在辅导员和学生日常交流中,关注主体间互动,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倾听,学会对彼此情感协调性的觉察,可加固师生关系。这些都需要提升辅导员的自我修养,完成辅导员的自我成长。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是学制复杂、年龄跨度较大,生源多样,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三校生”,随着“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生源更加复杂,基本涵盖了高职一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五年制三种类型的学生,年龄跨度大,部分学生较本科院校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特别需要辅导员稳定、安全、温暖、包容的陪伴和引导。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很多在初、高中阶段就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被录取到各高职院校,又因为社会氛围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入学之初向学校隐瞒了自身情况,导致在后来的生活学习中出现很多矛盾冲突。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与学生关系中的隐性冲突逐渐凸显——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为了不正面起冲突,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零”关系,很多学生都表示从入学到毕业,自己从未进过辅导员的办公室;辅导员则相信“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师生间的互不接纳,导致了师生关系渐渐淡漠。学生存在感低,在学校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感到孤独、苦闷,不会自我排解又不懂得求助,处于不良情绪中无法自拔,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而辅导员在不懂得自我保护的前提下,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对师生双方都造成伤害。这种隐形的冲突伴随着消极情绪正在高职院校内渐渐显露。

二、主体间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自我成长

师生之间的交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更应关注深层意义。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关系,而不是一种目的和工具的关系。主体间关系双方都是主体,而不是一个主体、一个客体,更不是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4]。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进行自我成长,完成师生间的交互作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快速了解学生,肯定学生的主体属性

1.辅导员要运用各种途径快速了解学生的同时,接纳学生的“问题”

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虽然较之本科学生年龄稍小,但社会阅历更丰富,所以快速了解学生更有利于接纳学生的问题。除了日常细微观察、互留联系方式(QQ、微信、微博)、建立学生花名册、深入学生之中这些必备方式之外,在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如高校经常用于测评学生人格状态的工具有SCL-90、气质类型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结合学校入学初的体检报告,辅导员能够对学生的身体、心理(人格、价值观、兴趣取向等)情况有细致的了解。利用心理访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情况、家庭关系情况、过去的经历等,对学生进行360度评估,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个别问题学生,一定要做好记录,以期在后来的交往中有效介入。以心理健康课为平台,利用绘画心理治疗、沙盘、自由联想等技术手段降低学生心理防御,打开学生心门。只有对学生有了深入了解,才能让学生感到安全和信任,感到被接纳和理解。

2.辅导员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成为让学生又敬又爱的对象

辅导员在面对学生之前,通过微信的方式建立与学生的联系,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亲切感,这样在入学见面时就会降低对辅导员的陌生感。辅导员在接触学生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整体评价。给自己营造出一种平易近人、值得信赖、容易接纳的感觉,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1]。同时,要精通并能出色完成一个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技能,树立让学生由衷敬佩的形象,重新为学生补足自体成长中的理想化需求,以此打开与学生链接的渠道。

3.从大学第一课——“军训”开始,让学生感受到陪伴,建立学生安全感

面对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经常会出现适应不良问题,加之军训的疲累,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时辅导员的陪伴特别重要,每天军训场地的身影、每日微信上打卡式的问候和鼓励,都会让学生知道“辅导员跟我们在一起”,产生一种安全感、稳定感,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适时、适度的表扬,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学生会更有信心地面对未知的、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辅导员要擅于将有声和无声语言运用到工作中,做到张弛有度,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有意义、有作用,而不是无的放矢的随意讲话。

(二)学会倾听,敏锐感知学生心理和情绪状态

沟通能力表现为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反应,而倾听则是了解别人最佳的法宝[5]。但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辅导员通常是自己说得多,总是更倾向于表达自我的意见和观点,而缺乏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述说,对学生的言外之意非常不敏感。如果辅导员能保持自己的敏感度,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的诉说,本身就表明了对学生的尊重,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倾听是一种艺术,通过倾听,我们使用共情穿越我们之间的距离”,“真诚的倾听意味着悬置记忆、欲望和评价——并且,至少是在一小段时间内,是为另一个人而存在”[6]。“学习共情—内省式”倾听,为了体验和感受另一个体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尽可能地了解学生,要听,还要听懂,这在沟通中非常重要。

同时,内省状态也可以揭示老师对学生主观感受的影响和贡献,可以为老师提供情感或经验类比,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促进双方的情感协调。能静下心来听对方的信息是需要经过长期锻炼才能做到的,正所谓“神入”,只有能听懂对方的信息,才能体会对方的情感,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三)保持好奇,提升对自我不协调性的觉察

人通常对自己最感兴趣:关注自己的形象,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关注自己在某些场合是否自在,是否有豪气、有地位、受尊重,等等。人对自己最讨厌:讨厌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讨厌自己得到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他人尊重不能稳定快速地提升,甚至还会有随时掉队的危险,讨厌自己身体衰弱、衰老和腐败以及如影随形的死亡[7]。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对内心的冲突和坏感觉都要进行防御,所以我们压抑的东西都进入到潜意识中,不轻易被看到、听到、感觉到。每个人又都是自己的治疗师,随时随地觉察自己,和自己的感觉在一起。只有认清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感受如何,才能呈现并驾驭自己的情绪。我们时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并努力突破自己,去了解更多的未知,使身体、感性、理性和自我逐渐得到平衡,自我慢慢稳定,负性情绪就会慢慢消融[8]。动态地、随时地、清楚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觉察了他人的情绪之后,如果我们要想让自己周围的世界更美好,我们就要让自己更美好,同时也让别人更美好。我们也要尽量帮助身边的学生觉察他们自己的情绪,在尽量减少伤害的情况下,把我们觉察的结果呈现给对方,让对方能够更清楚地、更多角度地觉察自己[9]。只有周围的人也觉察了自己,那么一个人及周围的人自我提升、共同提升的共赢局面就形成了。

(四)抓住师生互动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抓住处理学生行为问题的根源,即心理困扰。当辅导员看到学生的行为问题时,往往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以往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来判断,这涉及到辅导员自身早年的经历以及辅导员自己的经验组织原则。但往往这种凭借主观判断得出的结论,在给学生定性的问题上表现得并不客观。导致辅导员不能真正认识学生的“全貌”,成了盲人摸象。想要真正了解学生,可能需要辅导员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引导学生发展出移情关系。无论是正向移情还是负向移情,在与学生建立链接中都具有现实意义。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发展出正向移情,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辅导员可能在某一时刻被学生鲁莽的行为所伤害,然而,反击的冲动只是最初的一闪念,这念头会随即被压制——因为辅导员会遵循其心中那个理想自我的形象来行事。成人(辅导员)可以尝试去理解孩子(学生),理解在那鲁莽的行为背后,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正在发生什么;而不是针对学生的挑衅行为本身,以牙还牙地反击[7]。

孟子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怎么能够保持这颗赤子之心呢?只有在慈母的怀抱里,在慈母关注的目光之下,我们才有这颗赤子之心。如果没有人像妈妈那样爱我们,没有人像妈妈那么关注我们,我们孤独地在世界上奋斗和挣扎时,就需要付出很大能量去抗衡。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防备来自外部的伤害,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和操劳。慢慢地,我们长大了,而我们现实中的母亲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着我们,因此,我们的赤子之心往往就不能够保持。怎样做才能时时刻刻保持不失赤子之心呢?答案就是:自己做自己的慈母,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自己陪伴关照好自己。

但是,我们的学生从年龄上、心理上、生理上暂时不足以做到这些,当学生们还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慈母的时候,不能够自己关照自己的时候[10],辅导员需要把自己当成是“一面温暖的墙”,坚实(像严父)而温暖(像慈母)。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墙最有权威,稳稳地立在那里,遮风挡雨,同时规定了学生的出路和方向。辅导员要当一面有温度的墙,保护学生,同时挡着他们,不让他们伤害社会、伤害他人。稳定的、明确的规则,以及无言坚定地贯彻规则的行动,就是墙。对学生无言的关注,就是墙的温度[10]。有了这样的保护、陪伴和关注,学生才能够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

(五)划清心理界限,学会保护自己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我们一直在强调辅导员要在学生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指导实践,但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同样要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是没有足够自我成长的辅导员。一方面,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作为老师,辅导员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困惑,不愿让其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常常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来处理,就是置之不理或者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此外,受到一些固有观念的影响,我们总是强调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管理,很少会在意辅导员自己的人格特点[11]。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可能在不经意间不仅伤害了学生,同时辅导员自己也会受伤。工作中是否被学生扰动,是否陷入情感失衡状态或者无法摆脱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而波及到工作之外的各种关系,以及在学生间发生极端行为时有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都是辅导员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辅导员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需要经常参加一些心理学专业培训,掌握一些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技巧和心理问题的症状识别技术。

何为危机事件?危机事件是对所有偶然发生事件的统称,高校危机事件是在特定的高校范围内发生的需要处理的偶然事件[11]。高校危机事件包罗万象,高职院校发生较多的就是学生意外受伤、群体性伤害事件、恋爱不当等[11]。辅导员身处危机预警机制的最前沿与学生直接接触,全面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是危机事件处理的第一人,也是危机事件的善后者[11]。一般来讲大多数危机事件对当事人以及旁观者的伤害并不都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比如心理创伤[11]。因此很多危机事件处理完毕之后,还需要后续的观察以及善后,同样这部分工作也是由辅导员来完成的[11]。如果处理不好,辅导员就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VT)是指从事专业心理治疗的工作者,在和来访者的长期互动下,出现了和来访者相似的病症,由此推断心理治疗工作者也受到了心理创伤[12]。替代性创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容易疲劳、做噩梦、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下降,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和绝望,并伴有人际冲突和创伤反应[12]。替代性创伤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他们的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如何,还是社会经济地位如何[12],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或其家属或多或少会有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辅导员肯定能够体会到学生的愤怒、痛苦、悲伤等不良情绪,会间接地获得创伤性体验。尤其是如果辅导员以前有过类似的创伤经历,那么这个辅导员的易感性就会更强。很多辅导员一毕业就从学校走向学校,从学生直接变成辅导员老师,工作经验不足,工作阅历尚浅,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较少。当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时,有时会有束手无措的无力感,会感觉身心疲惫[12]。在学校中对学生做了干预但对辅导员基本是忽视的,也没有相关的机构或者途径来维护或者保障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所以辅导员自己一定要对此有清晰的把控,能够觉察到发生了什么,也需要做个人成长体验,不断处理自己的情绪、冲突,让自己的人格更完整,健全巩固自己的心理边界,才能在更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各种事件中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每一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职业道路上都可以成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在主体间视域下,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重新滋养他们,与学生共同成长,让学生感觉辅导员懂自己、爱自己,让辅导员真正成长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猜你喜欢

辅导员主体院校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何谓“主体间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