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扶贫”理念

2021-12-29贾宁

南方论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能动性主观精准扶贫

贾宁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在国家治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精准扶贫”这一举措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重点在于扶贫,方法要求精准,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要有针对性并且能够运用准确的方法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使得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且不能将扶贫工作流于表面,要解决导致贫困的根本问题,从而实现全面的可持续脱贫。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2]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来帮助其发展产业,切切实实地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谁来扶、怎么扶和扶持谁,坚持以此为问题导向,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贯彻进具体实践中。

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人们想要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原则,要坚持一切都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地将时间、地点、客观条件考虑进去;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要想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方法论。我们国家“精准扶贫”理念的实现,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全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方法。“精准扶贫”工作是一场需要耗时很久且实践起来异常艰难的攻坚战。一方面,在贫困地区“精准”落实政策的方面,需要所有扶贫干部的努力,只有当他们能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落实所有政策,将其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地将“扶贫”政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而另外一方面,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激发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原动力,从主观上改变思想,从“等靠要”政府帮助的思想转变为主动思考脱贫方式、努力实现自我脱贫,这样才能将创造美好生活这一行为常态化。“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就是我党在对中国历史扶贫成绩客观认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今的贫困状况得出的理论创新。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中国扶贫脱贫实际的具体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统一的具体体现。“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将从实际出发,积极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思想贯彻到整场脱贫攻坚战之中。

(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准确把握了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中通过不断实践得出来的,实践需要理论来进行指导,认识的真理性也要通过实践来逐一验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不断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的认识实际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正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国家具体状况、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而提出的,充分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精准扶贫”这一基本方略是党和国家在建国六十多年来消除贫困的具体实践中摸索得出的,它是在我们充分地认识和理解了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挑战的这一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我国准确立足于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凸显中国脱贫需求、反映中国减贫视角的创新产物;从具体实践出发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体遵循的规律。“精准扶贫”理念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真理,这一工作是在不断的具体实践中逐渐修改、逐渐完善,遇到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在因不同致贫原因致贫的地区提出不同的脱贫方式。“精准扶贫”这一基本方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指导“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并切实将其运用到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中,是在我国长期扶贫开发伟大实践的具体产物。

(三)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遵循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其矛盾,“凡物莫不相异”,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指矛盾的不同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矛盾。不同的事物矛盾不尽相同,当然其解决方式也不相同,分析事物,认识到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准确方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无产阶级肩负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重任,所以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尤其重要。我国现如今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大,且致贫原因不尽相同。处于高速发展经济的时期,我国不光要注重整体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及时补缺。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就是强调要在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中细心甄别,厘清其中的复杂关系,把握规律,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精准措施进行扶贫,这一理念更加强调的是“精准”一词,即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

(四)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导向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唯物史观具体转化为我党的群众观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消除贫困这一目标,这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充分体现了我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部分群体的富裕和发展并不能完全地使得国家稳步前进,只有实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进步,共同富裕,才能使得国家更稳更快地发展,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理念就是以群众为中心,将每个人的个体发展考虑到,将人民的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置于首位,始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导向。

三、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具体实践

在2020年底,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并未完全结束,“精准扶贫”成果需要继续巩固,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开,扎实做好脱贫工作的收尾。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脱贫”方式

在“精准扶贫”“脱贫”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和人口的扶贫、脱贫效果不明显,不持久,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扶贫干部或者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习惯于按部就班的解释政策、落实政策,被动扶贫,没有积极主动的脱贫意识和苦干实干的精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贫困群众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4]因此,“精准扶贫”实现扶贫模式的转变,在不断发挥脱贫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要继续发展如今拥有的产业和成果,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中获得财富、巩固脱贫成果。总之,只有坚持认识客观性和发挥能动性的统一,才能进一步地夯实“精准扶贫”成果,确保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更好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二)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有着其内在的规律,人们在自然界中虽不同于动物只有受动性,人们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形成人化自然,但必须以遵守自然规律为前提,不能完全以实践主体为中心。在我们巩固“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一味地只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遭受自然的报复。恩格斯也经典地提醒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重要举措的“精准扶贫”,提出“五个一批”这一举措,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便是对于生态思想的体现。但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环境恶劣,利用生态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改善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同时,提高脱贫人口的劳动能力、生产能力,真正做到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温饱迈进小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更为有效地促进“绿色发展”的实现。在高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造成部分生态被破坏,在之后的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推开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要注重生态的恢复和改善,切实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促进群众内生性发展

脱贫群众在实现脱贫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困境,在实现了经济上的满足之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脱贫人口心理的健康。脱贫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形成的心理困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精准扶贫”效果不彻底、不持续,部分脱贫人口难以长期独立自主地保持脱贫状态。所以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脱贫区域和脱贫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首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将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理念灌输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心里;其次,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用贫困群体可接受、可模仿、可比较、能信任的方法发挥榜样的力量;第三,注重改善脱贫区域和脱贫人口的社交圈,丰富脱贫区域和脱贫群体的社会活动,营造进取的生活氛围,将脱贫群体建成一个内部相互支持、同步发展的共同体;第四,个体心理状况和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平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公平和稳定,对于脱贫群体,更需要我们创造公平和稳定的环境,以利于人们形成稳定平和的心理状况,解决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返贫问题;最后,对于脱贫人口的心理建设需要多主体的参与。要鼓励社会多种力量投身于脱贫成果巩固的事业,搭建好脱贫群众继续发展产业的平台。并且要高度关注脱贫群体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加强对相关问题和群体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指导中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总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理念,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促使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开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能动性主观精准扶贫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对立与存在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