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新定位
2021-12-29张帅威
张帅威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企业家座谈会上曾指出,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新发展格局中的双循环自成逻辑辩证,在双循环中,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前提,而畅通国际大循环则是双循环的支撑和保障。[2]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导向,农村经济在整体经济发展态势上发挥重要作用,农村潜在的内需提升与劳动力供应,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经济与新发展格局现状阐释
早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极其重视农民以及农村经济问题,从最初的十年土地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整体改革,党始终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改革首先从农村土地入手,然后触及经济结构,最后形成整体格局,历尽坎坷,取得一次次自我突破。面对新发展格局,中国农村经济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寻找自己的新的战略定位,才能进一步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从而更快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及贡献
中国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多重发展,其中大致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乡镇(村)工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历次改革都直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中农村经济只有明辨自身战略定位才能进一步有所发展。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从制度上释放了对农民生产力的束缚,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第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农村与乡镇的工业开始崭露头角,乡镇企业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飞速发展崛起,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3]第三,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由传统提供农产品逐步地演变成为现代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体现为乡村旅游、体验式“农家乐”等服务行业的初步发展,这在发展理念属于把农业与服务业有机结合;第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是伴随我国土地政策的优化演变而来,2014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三权分置”制度以来,农村的生产要素市场得到极大的丰富发展,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效地刺激了农村土地产出带来的效益,规模化、市场化农业逐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进行指导,党的第十九大作出的延长农村土地三十年承包期的决定体现改革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同时,也体现党中央坚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粮食产量以及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对整体经济的最浅显、最直接的贡献。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直接带动现代农村经济乃至整体经济不断发展,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与国家的政策鼓励及制度带动,从正反两面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从1979年的33212万吨(6642亿斤)转变到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充足的底气。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改革也为社会整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8年间,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从2830万增加到接近9500万。
2.农村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在现代国际整体贸易市场中占有极大市场份额,但是在单纯的农产品交易中我国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总的来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已连续多年出现了贸易逆差,且呈现继续扩展延续的趋势,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已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此农村应在新发展格局下明辨自身战略定位。
从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虽然在整体上都有明显增长,但是在进出口数据对比中,明显表现出进口贸易额迅猛增长、出口贸易额增长相对滞缓的现状,这直接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2008年是我国历史上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较大的一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405.5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586.6亿美元,进出口逆差高达181.6亿美元,到了2013年甚至一度达到惊人的508亿美元。[4]
从世界范围贸易地位来看,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整体发展势头强劲。比对典型数据,例如2001年农产品贸易达到279.1亿美元,而2014年则达到1928.2亿美元,即使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中,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依然整体提升。早在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达到世界排名第三,中国农产品进口逆差仅次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这是我国农产品在生产和贸易之间极度不平衡的表现。[5]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是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在农产品出口,这就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抓住新发展格局中“畅通国际大循环则是双循环的支撑和保障”的要义。
(二)新时代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6]建设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理解其科学内涵,同时充分了解农村经济现状及运行机制,才能明辨农村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
关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阐释。第一,从时代背景来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质的提高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的一项政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有利于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7]第二,从现实背景来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全球经济面对疫情的“瘫痪式”打击下,应对经济发展滞缓甚至倒退而开出的“治病良药”,现实数据显示中国的前三季度GDP均为负数,但是这在全球疫情传播的背景下已经显得难能可贵。面对多变的国际市场,扩大内需、建立国内经济大循环理所当然的成为当下经济发展路径的新选择。第三,从具体内容上看,逻辑上“双循环”是一个二元协调发展机制,国内经济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共同达到“为我所用”的切实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提高国内需求尤其是农民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加快建设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正确处理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自主品牌产权建设,提高消费品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正确处理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扩大开放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环境,尽管当下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受阻,但中国经济必须坚持扩大开放政策,在国际竞争中提升自己经济整体水平,既要做好“世界工厂”也好做好“世界市场”。第四,从理论意义上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有利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构建国际经济大循环,有利于带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不仅仅是一种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奉行互惠互利的实践,更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体制存在漏洞的发达国家提供发展道路的借鉴。
二、农村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新定位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新发展格局强调的内需,必须努力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构建国内大循环来实现,这既离不开农村劳动力更离不开农村市场;同理,农村经济必须充分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思想,明辨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才能补足短板、优化结构、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适应国内大循环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大环境,也必须紧紧依靠中国经济整体环境。在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循环需要扩大农村居民内需。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以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提高农产品外贸出口,以促进国际经济大循环,这两点已然成为农村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中战略定位的两个经济抓手。
关于消费能力,马克思认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是一种生产力的发展”。[8]农村经济社会对国内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不仅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需要。
第一,相比与城市,农村居民商品消费能力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来看指向于我国现存的城市-农村经济二元结构;从资源配比角度来看,农村的资金、人才、机遇等各方面资源都相对占比较少;从直接原因角度来看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从间接原因角度来看,也包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及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造成的。[9]第二,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来看,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东部地区的农村消费能力显著会比中部和西部高。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所涉及的地区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都对此有直接说明,农村收入的差异也在消费能力上有直接体现,对东部农村的消费能力刺激性提高的政策可以展开优先试点。中国农村的制度管理在全球具备相当高的借鉴意义,正如习近平强调,“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对农村消费能力提高的探索是国内经济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循环探索的直接体现。
(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循环
中国农村经济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定份额,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农产品出口。目前中国农产品在国民经济比重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但是从贸易量来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已连续多年出现了贸易逆差,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逐渐成为学术界与政府经济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市场中的“无形之手”在国内循环体系中扮演日益重要作用,但这一阶段中国的外储需求等日益提升,“关键是必须把出口创汇抓上去”成为工作重点,而中国农产品的外贸出口不容乐观。[10]
1.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内因
宏观角度来看,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内因有两点:其一,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其二,出口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量较高,但是出口结构单一,往往表现为单一的水产品、禽肉类产品、蔬菜水果产品,缺乏技术水平含量较高的产品,缺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呈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样的,大致可以归纳为几个方向:第一,我国农村经济体量小,难以形成规模庞大、产品多样的外贸企业;第二,我国农村自我消化能力强,庞大的农村人口在劳动的本身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就相对庞大;第三,农村科技水平低,全国66万余个农村中,具备支持其大规模发展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所要求的科技条件普遍欠缺。
从出口农产品质量来看,目前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点可以从市场标准、市场主体与市场诚信三个角度分析。第一,从市场标准来看,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国际水平认可的各类农产品质量标准。考虑客观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供应呈现地域特色;主观原因有饮食差距较大标准难以统一、食品健康理念不够健全、制度性质量标准发展时间较短等。第二,从市场主体来看,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性质目前在数量上还是以私营为主,考虑中国的土地性质,私营企业的运营模式目前多是与农民合作为主。企业租用农民土地,雇佣农民劳动,在此基础上呈现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来说是必须解决的。第三,从市场诚信来看,中国农产品供应者的诚信水平还不高。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情况大量存在;罔顾国家标准,添加非法添加剂的问题时有发生;忽视绿色有机,只重视经济效益的经营者存量较高。
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有待优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只有自身产品首先经得住市场考验,才能一步步吸引广大国际消费者,才能促进农村经济享受到国际大循环带来的福利。
2.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外因
贸易保护主义是影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贸易壁垒是国家间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及手段。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双重影响,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等研究。针对当前农业现状,部分学者将贸易壁垒总结为五个方面,即技术法规与标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产品包装与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其中,通常技术性壁垒的范围主要包括对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设定,技术法规是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进行明确界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而成为许多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工具,相比技术标准只作为机构认证的规则,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很多时候也被作为进口国实施贸易壁垒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安全健康,鉴于其涵盖范围广、项目多,抽样频率随机性强等特点,更加大了进口国实施操作的空间。[11]面对当下贸易壁垒,如何运用新发展理念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额,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成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意义上,提高农村经济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与水平,尤显重要。
三、新发展格局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新发展格局立足“内需”,着眼于国内经济大循环与国内外经济联动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发展格局作为一个战略理念面对许多现实问题:人才流失问题、资金支持问题、制度管理优化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显露并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在新发展格局视阈内,重新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四五”规划中面临的挑战。
(一)克服农村人才流失问题
农村人才流失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国4.2万个乡镇级行政单位、66.2万个村级行政单位,缺少智力支持直接制约了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农村生产发展,但农村生产发展必须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去带头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们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极大比重。[12]
分析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农村人才”,其次要必须区分“人口流失”与“人才流失”概念,再者要正视当代农村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问题。第一,国家对农村人才的定义不完善。1982年国家对“人才”通过学历与职称定义为:初中学历和初级职称的可视为人才;2003年国家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中,对于人才定义加入了“创造性劳动”元素与政治元素;2010年国家对人才队伍进行范围分类,直到此时才明确提出要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第二,人口流失不等同于人才流失,整体上人口流失人数大于人才流失人数,人口流失带动人才流失。城镇化建设、教育需求、农民外出务工现象都直接导致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有趣的是教育需求在人才流失问题上产生结构悖论,农村学子要想接受良好教育必须走出农村,而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返回农村的意愿从根本上不强烈,这就导致人才直接流失。第三,农村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与人才流失共同扎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土壤中。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都让农业劳作的时间大大减少,再加上便捷的交通以及服务业广阔的用人需求,都直接性地吸引农村劳动力外出,长时间的在外生活产生的户籍变更在农村相对普遍。
(二)克服资金支持问题
农村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按照地域归纳的经济主体,在整个市场竞争中,不具备资金方面的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在金融方面经历了初创期、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经济时期以及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现代农村经济中的金融大部分是小额贷款为主,支持农村创业的依然是靠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基于盈利目的,对农村创业支持力度有限。农村金融活动,一般是通过农民贷款与金融机构放贷双方合力完成,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民贷款难,金融机构放贷也难。这种两难境地严重削弱了农村金融潜质与实际效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3]综合来说,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在金融方面面对的问题,不单单是简单意义上的资金支持不到位,也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与需求不相适应。
(三)制度管理优化问题
农村作为政策贯彻落实的主要层面之一,针对农村的制度大体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格局来划分,其中关于农村经济制度内容丰富,简单地可以分为产权制度(以集体产权、土地产权为主)、金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新发展格局下,要充分分析现代农村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完善制度管理不足。
第一,就产权制度中的集体产权来说,集体产权与集体所有制不同,前者属于经济制度层面,后者属于经济运行层面;集体产权与集体所有权不同,从适用范围讲,集体所有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反映为生产资料的集体归属,常用于对生产资料私有的对比分析,而集体产权不仅包含了财产的集体所有权,还包括了其他各种权利组合,反映资源的配置效率。[14]只有加大对农村基本产权制度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利用制度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吸引多方面资源进入农村经济,促进市场要素的科学配比。第二,就金融制度来说,完善的金融制度才能维护金融安全,这点在相对脆弱的农村经济中更为重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金融制度,首先需要完整配套的法律法规,考虑农民文化水平与金融意识水平问题,对于农民进行金融常识、金融法规的宣传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其次需要框架完整且行之有效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同的银行之间对于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农村地域政策不同,服务力度不同,并且在现实生活的整个金融市场中农民接触的主要还是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行业在农民中的传播速度与接受程度暂时远不能与银行相提并论;第三,就财务管理制度来说,集体产权制度下的农村整体财务需要完善的制度护航,其中财务收支预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及民主理财制度都要相应的“村规民约”,同时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个人权力约束、财务监督与财务规划等问题都是新发展格局中,农村经济发展依然要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