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旅游空间网络的演变及一体化发展策略

2021-12-29

当代旅游 2021年29期
关键词:长三角节点区域

杨 艳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引言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确立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一体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依托各类特色资源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长三角区域面积占全国的3.7%,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超过2.35亿,2020年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4%,人均国民收入处于我国前列,人均收入水平迈入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从个别城市的“点、线”接轨到沪苏浙皖的“面、网”的全面融合,长三角城市在一体化的旅游合作时代已经来临[2]。

由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强联动性和对人口的依赖性,在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竞争与合作加强,旅游互动加深,旅游空间结构也随之产生演变。旅游网络首先出现在核心城市之间,进而扩散到全区域,一体化大大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的网络化演进。但是在2019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创了近几年的新低。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旅游经济逐步呈“V”型回升。后疫情时代,长三角旅游空间网络如何演化就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话题。

一 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

(一)空间要素

在网络行为的研究中,网络的基本要素是节点以及不同节点之间形成的关系连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状态,旅游要素突破了地理空间、经济差异、企业边界等限制,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市场流动的产物,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3]。因此,借助图论的思想,将旅游空间的网络结构根据拓扑学的研究方法,把区域内的旅游城市、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圈等实体抽象成点、线、面不同的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如图1所示。网络展现出的特征变化即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旅游网络不断演变,最终达到网络内部节点之间联系紧密、结构合理、共同发展的网络综合体。

图1 区域旅游空间网络结构

(二)功能结构

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是旅游要素间的流动和外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功能结构来看则是由基础设施、企业、市场、产业等不同功能的网络而形成的复杂网络[4]。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交通、酒店、景点建设等,为了提升区域间的旅游体验水平和交通效率,需要形成网络结构完整、网络密度适中、网络节点分布合理的基础设施网络,逐步由平面化向立体化、低密度向高密度化转移,网络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客源分享和区域联动。旅游企业的服务范围和接待能力是有限的,而旅游市场是相互交叉联系的。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建立了相互合作的关系,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同时,数字科技赋能旅游业,政府部门的辅助配套设施以促进市场信息的畅通,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共同培育旅游新业态,从而形成区域旅游企业网络化和市场网络体系[5]。产业网络是以旅游产业链为主导形成的纵向一体化网络和与其他相关、互补产业形成的横向网络体系,外在表现为在空间层面形成的产业集群,其实质是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追求更多的利润[6]。

二 长三角旅游空间网络演变

长三角是我国较早开始尝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之一,《纲要》为“三省一市”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区域内不仅是旅游业的合作,而且为旅游业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区域主体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机构、各类企业、组织等。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社会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联系,网络的结构会影响节点的决策行为从而推动网络不断演变。分析区域旅游的入境人口数量变化特征以及作用机理有利于理解旅游网络的变化,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

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采用社会网络进行分析,采用UCINET软件对区域内的节点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绘制社会网络图。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的统计年鉴,由于2020年的数据还尚未公布,利用2016—2019年的公开数据进行分析,这也导致了在此期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影响还不是十分明显。由于各省份对客源国的统计来源不一致,采用“三省一市”旅游客流统计中的交集国家,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6国游客数据来构建网络,如封三图3所示。图中红色节点为游客输出节点,蓝色节点为游客输入节点,网络为单向网络,连接线的粗细程度代表了节点间游客流动的数量多少。

图3 2016—2019年境外主要客源国与长三角旅游空间网络演变

密度是网络中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具体可以通过网络中现存的路径与最大可能路径数量之比来计算,密度越高越有利于网络中节点间的协调发展。从整体而言,这六个国家和长三角区域所有省份都保持着稳定的客流量,网络结构都保持一致,形成全连接的网络,网络密度在观察期内也保持不变都为1。网络中心性是用于衡量网络中心化的程度,数值越大表明网络的集中倾向越明显,进一步可细分为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2016—2019年期间,上海的旅游入度权重一直高于其他三个省份,主要客源国包括日本和美国,在长三角中一直处于核心旅游节点的地位。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智慧旅游的推进,上海较强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也带动了周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日本与江苏间的客流比较平稳,但江苏省内城市间的区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这与城市间的地理距离和旅游资源分布有关。日本和浙江间的连接在2016、2017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在2018、2019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这与浙江的产业布局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有较大关系。安徽的入境旅游人数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也得益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在旅游资源、旅游圈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提升了安徽在长三角旅游网络中的地位。网络的整体中心性逐步下降,长三角省份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一体化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在《纲要》中指出到2025年将长三角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恶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奠定了产业基础。

三 “后疫情”背景下长三角旅游空间结构网络优化发展建议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各级政府有力的管控下,国内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消费者由于受空间的限制也由此产生了“报复性消费”的心理,旅游业逐步回暖。区域旅游合作日趋紧密,长三角将探索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从理论上而言,区域旅游的发展会呈现出以下的特征:(1)区域中旅游节点的层级会由正三角向倒三角转变,即低层次的旅游节点会减少,而高级别、个性化的旅游节点会增多,旅游景点配套、旅游功能会不断升级;(2)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会不断完善,单一方式的交通网络将会被多样密集的交通网络取代、标准化的星级酒店中会出现更多的个性化的民俗酒店,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并且城市和乡村间的旅游基础差距会逐渐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低水平、混乱状态向高水平、规范的状态发展;(3)区域旅游空间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的密度增加,从局部网络向全局网络、单层网络向多层次网络转变,以“核心”带动“边缘”的发展。

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水平处于国家前列,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演进要以旅游经济为基础,推动区域旅游发展。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需从宏观角度、区域定位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上的核心调配功能,深化推进全域旅游,全方位推进新布局。基于创新的模式,利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形成“旅游+”的发展态势。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和所在地域的风俗,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江黄金旅游带、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建立该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主题乐园,并做到精细化,让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态势变得更为合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四 结语

旅游是以客流为主体,涵盖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复杂系统。为提升区域旅游网络间的联系,需要加强城市间的旅游联系,提升网络密度和联系权重。要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长三角各区域的旅游资源异质性较大,需要设计和开发多元具有创意的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要加强旅游模式的创新,更加强化旅游载体尤其是信息平台的建设。目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的应用给旅游方式、旅游产品等带来了新变化和新体验。但由于长三角城市间的信息化水平不一,需形成共帮共建共享的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和约束,构建合理的多级网络系统,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优化各级城市的旅游定位;要优化游客预警机制,为提升旅游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避免客流扎堆引发的连锁反应,引导游客的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各类旅游资源。

猜你喜欢

长三角节点区域
基于RSSI测距的最大似然估计的节点定位算法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分区域的树型多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一种基于能量和区域密度的LEACH算法的改进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