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12-29邓梓君文冬妮
邓梓君 文冬妮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引言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习近平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该倡议的核心内容是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互融、文化互尊的命运共同体[1]。“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国际化带来新契机的同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以国际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建立多方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多方主体共赢,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为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其中均倡导校企通过产教融合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人才供需对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建设相协调。2021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高职教育和旅游产业两者的深度结合,形成高职院校与旅游业无缝衔接的经营性实体,可有效促进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不断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广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发展区,面对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不断加快的趋势,对旅游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愈发明显。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作为旅游业人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明确“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建立高职院校、政府、旅游企业等多方协同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良性互动。鉴于此,文章参考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尝试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构架
结合当前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现状,文章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质是旅游产业与教育行业的相互交融,根据影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施的关键,主要选取高职院校、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三方利益主体,但同时发现现阶段广西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呈现旅游产业与教育行业衔接不协调和利益主体之间联系疏远的特征,需对主体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进行协调治理。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图1 “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构架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的校政双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政双向融合层面,首先,政府部门相比于高职院校单方面寻求旅游企业合作具有先天的组织优势,因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运行作用,及时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对旅游人才的新机遇,出台配套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政策,并向高职旅游教育倾斜,通过发布与旅游教育相关的课题规划,制定相关旅游行业标准[3],积极联合教育行业开展论坛会议。如:2012年至今,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下广西区政府与教育部联合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促进了广西职业教育与东盟周边各国的教育合作与创新;其次,政府部门还应选拔广西区示范高职院校,整合优质旅游教育资源,出资参与高职旅游教育设施设备、实训室的建设;再次,通过丰富的行政、媒体、教育活动等宣传渠道和各项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旅游企业、个人、民间组织将资金投入到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上,拓宽高职旅游教育资金来源,并在充分调研广西区内高职旅游教育实际发展的基础上,整合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资源,构建“校企横行联合体”,鼓励联合体内的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进行教育行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最后,政府应建立涵盖高职院校、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三方负责人在内的组织机构,共同商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合作体制,明确分配三方主体的利益以及相对应的权利义务。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广西高职院校需在国家政策和区政府的引导下,与政府密切合作,形成校企双向融合,立足于“一带一路”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和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特色,注重旅游人才基础理论知识的扩展和专业化实践的锻炼,如:导游服务技能、旅游英语知识、旅游景区管理技能等。高职院校内部人力、财力、物力是支撑“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基础资源,高职院校师生需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证进行探索检验,并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旅游产业与高职旅游教育融合提供智力支持,更好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以提高社会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的校企双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其中旅游企业是链接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桥梁与纽带,在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分别掌握着人力与平台等不同方面的资源优势,双方利益主体在开展合作时,应满足各自利益诉求的同时力求实现教育界与旅游界深层次的融合。首先可由浅层次融合着手,旅游企业可通过冠名并资助高职旅游教育的竞赛,如:导游讲解比赛、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旅游服务技能竞赛等,通过赛事获得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与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础;其次,在旅游产业与教育产业相融合过程中,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复合型人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旅游企业应调整人才招聘的标准要求,确保引入的职员具备较为全面的旅游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快速适应“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面;再次,高职院校还可尝试与旅游行业协会、商会等进行协商合作,通过旅游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起与中小企业的纽带[4];最后,旅游企业应积极投身于高职旅游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力争达到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专家可通过与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岗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实训平台,进行轮岗实习,让学生直观感受旅游企业工作实景和获得专业归属感,从而实现教育、旅游产业融合的同时,满足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与柳州中旅、国旅、柳州龙城康辉国旅等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还建立了柳州(王璇)导游大师工作室,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涉外饭店等旅游企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群与广西国旅、南宁国际机场等共建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让学生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
此外,广西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为更好的输送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广西高职院校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科学文化教育等职责,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严格履行相应的教学传授义务,依据“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双师型”教师制度,综合校内专任教师的理论强项与企业兼聘教师的实践强项,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断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对旅游专业学习的潜力,将其培养为“一带一路”背景旅游企业的人才后备力量,如将旅游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融入旅游专业课堂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完善与旅游产业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如2012年国家旅游局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入驻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2015年桂林旅游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创办了“GL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将广西地方高校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推向新高地。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的政企双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政企双向融合程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教育“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校政双向融合、校企双向融合不同,政企双向融合更注重开展产教融合的平台与机会,以得到保障性支持条件。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行业扶持政策、市场调控、市场平台供给,为旅游企业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氛围,提供实现企业价值的人才培养基地。如在广西高职院校建立旅游产业园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吸纳旅游企业专家进入产业园内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鼓励“一带一路”发展的旅游企业投资建设,开发形式多样的广西境内旅游项目竞赛、展览、表演等活动,为旅游企业提供市场化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将其企业价值转化经济效能,使其企业文化得到提高的同时,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利益诉求也得到保障;通过政府行政规划、公益性资金组织开放性的旅游国际化发展交流会议、交流展演等活动,目的在于营造开放性、国际化的旅游教育产教融合氛围,为旅游企业自觉承担人才培养使命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不仅如此,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环境保障等优势,更契合为广西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提供“一带一路”发展的实训平台,提高社会旅游专业人才就业质量。2015年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5]。如旅游企业可通过“旅游+”“+旅游”“旅游+电商”“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模式与政府部门共同开拓“一带一路”优质旅游发展途径,进而刺激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十三五”时期,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8500万人次游客前来旅游,拉动旅游经济消费约1100亿美元。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也对旅游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旅游企业应与区政府建立紧密联系,依托政府环境、政府支持,共同开展“双主体育人”旅游建设项目,进一步开拓新领域市场,满足游客碎片化、多样化的需求[6]。
五 结语
文章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了“校政企”三方联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了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高职院校、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有机融合并实现各自利益诉求,同时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课程体系建设对接、师资队伍建设对接路径,不仅为“一带一路”发展培养了高质量的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增强了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旅游高职教育与旅游行业的良性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