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情境化下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落实
2021-12-28信涛
信涛
摘要: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能够让学生客觀描述历史事实,深入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探讨与评价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通过情境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把握历史解释概念中的各项要素,有效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这一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概念情境化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的历史学习还停留在背诵基础知识的层面,对历史解释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历史解释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通过情境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对历史事实、历史规律进行客观描述和深度感受,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认识生活现象,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一、单情境感受,描述历史事实
客观描述历史事实是历史解释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在目前的学习中,学生只注重学习零散历史知识,在历史事实的描述上还难以做到全面性和精确性。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丰富的文字史料所描绘的历史事件中,以及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融入一定的历史情境,获得生动的历史体验,从而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的描写。
如在教学《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描述能力。又如在教学“商鞅变法”时,对商鞅变法中削弱贵族特权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秦惠王的太傅公子虔代替秦惠王受刑的故事,学生能够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发挥想象,提高对这一历史事实的描述能力。在情境体验中,教师能够运用历史场景针对性地让学生感受历史事实,提高学生历史事实的描述能力。
二、多情境交融,总结历史规律
历史规律的总结,一方面,要从漫长的历史过程来观察某一历史事件的多种影响;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历史事件的对比,总结出单一历史事件的特性和历史发展的共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情境交融的方式,让学生对多个历史事件进行感受与体验,从而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如在教学《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与》与《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欧洲工业革命和清朝末年的历史纪录片。学生从画面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欧洲工厂林立,汽车和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带给人们便捷的生活,以及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中清政府节节败退、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场景,从而对中西社会状况的差异形成明显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学生能够通过画面中具有反差性的情景,认识到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八股取士等制度,造成了知识分子思想的保守和科技实力的落后,从而体会到推翻封建制度、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三、生活化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评析社会问题是历史解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具体的评析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以实践的方式了解社会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评析能力。
如在教学《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相关的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到博物馆等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文化遗产进行观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呢?”这样,学生能从各种文物悠久的年代中,感受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
综上所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多样性,所以教师要注重情境化教学的运用,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从而客观描述历史事件,深刻总结历史规律,评析社会问题,全面提高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庞永红.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7).
[2]汤玉杰,刘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学科问题意识培养路径探析[J].辽宁教育,2019(9).
[3]郭红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5).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