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邹氏挑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2021-12-28辛凤邹路
辛 凤 邹 路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针推科,山东 菏泽 2740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为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疼痛、头痛头晕,严重者可伴有四肢麻木、走路如踩棉花等症状[1-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临床上的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退变或骨质增生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所导致,表现为上肢抬举无力或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产生严重影响[3-4]。《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指出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和缓解[5]。针刺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和应用[6-8]。邹氏挑针疗法作为山东省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已传承近200年,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们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邹氏挑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气滞血瘀证33例,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5例均为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针推科神经根型颈椎气滞血瘀证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2±8.49)岁;病程3~60 d,平均(16.81±5.05)d;病位均为单侧。对照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4~58岁,平均(36.63±8.75)岁;病程5~66 d,平均(16.38±5.13)d;病位均为单侧。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9]中项痹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由于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导致颈部疼痛者;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不能耐受针刺治疗或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参考《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实践指南》中相关内容制订治疗方案[10]。取穴:第4~6颈椎夹脊穴(双侧)、大椎、天柱(双侧)、后溪(患侧)、颈百劳(双侧)、曲池(患侧)、合谷(患侧)、膈俞(双侧)、太冲(双侧)。操作:患者取俯卧位,胸下垫枕,双臂前屈伸,双足露于床外,穴位常规消毒后,颈夹脊穴采用针尖向颈椎棘突方向斜刺5~10 mm,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并使针感传到肩臂,膈俞采用向胸椎棘突方向斜刺5~10 mm,其他穴位均直刺5 ~10 mm,行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同时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型号:CQ-29P)照射颈部,辐射板距离皮肤30~40 cm,使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舒适的范围,避免灼伤。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 d休息1 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邹氏挑针疗法治疗。选取反应点:为小红点或皮色明显异常的丘疹,或皮色异常的点,多在颈项部及上背部选取,如反应点不明显也可以选取筋结点。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先以碘伏常规消毒反应点处,再在反应点注射0.2 mL左右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843)进行局部麻醉,待药物吸收消散后即可开始挑刺治疗;先以三棱针挑破皮肤,找出皮下的纤维“病筋”,往外牵拉几遍后挑断,再用镊子夹住两边纤维断端,往外牵拉后用剪刀剪断,尽可能把里面的纤维都挑出,把“病筋”除尽,挑针治疗结束后,创口部位消毒包扎。每个疗程的第1、4天进行治疗,每次取3~5个反应点,每次治疗时选取不同的反应点。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11],将一条10 cm的直线等分为10个格,从左往右分别标注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难以忍受的疼痛。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病情变化情况,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进行评价[12],包括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4个部分,症状部分0~9分,工作和生活能力部分0~3分,体征部分0~8分,手的功能部分-2~0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③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部及上肢功能恢复正常,肌力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颈部及上肢功能明显改善,颈肩背疼痛减轻;好转: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及功能障碍,颈肩背疼痛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5]。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变化比较 分,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疼痛VAS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分,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2.4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1例出现挑针反应点局部疼痛,1 d后消失,对照组1例出现针刺后皮下轻度血肿,1 d后消失。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晕针、断针等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压迫所导致,以颈肩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长时间办公室工作、低头使用电子产品、坐姿不正等的人员越来越多,再加上运动锻炼的减少,颈椎病有越来越年轻化及普遍化的趋势[13]。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项痹范畴,认为长时间的伏案读书或工作导致颈部肌肉过度紧张,伤筋耗气,卫外不固,又外感风、寒、湿邪,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针刺疗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4-15]。我们所选穴位中,颈夹脊、天柱、大椎、颈百劳为局部取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放松肌肉,缓解肩颈部疼痛,其中大椎为“诸阳之会”,针刺还可起到温阳通督扶正的作用。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后溪督脉内眦颈”(清·吴谦《医宗金鉴·八脉交会八穴歌》),可通督脉,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曲池、合谷分别为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和原穴,联合针刺可有效促进上肢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膈俞为血会,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膈俞与太冲相配合,可以起到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刺同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可有效增强温通效应,促进气血运行[16]。
挑针疗法又称“挑刺”“针挑疗法”“截根法”“挑治法”等等,属于粗针疗法,是在九针中的“半刺”“扬刺”“毛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除瘀滞的功效,其施治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大量临床报道已经证实,挑针疗法在治疗颈椎病[17-20]、腰椎间盘突出症[21]、非特异性腰痛[22]等骨科疾病方面,疗效确切。邹氏挑针疗法是在传统挑针疗法及十二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为理论依据,认为人体脏腑器官的异常都会在皮部上有相应的表现,从而形成一些颜色或形态异于正常皮肤的点,这就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疾病的症结之处,通过挑出并剪掉皮内堵塞经络的纤维“病筋”,使瘀堵的经络畅通,以解除瘀滞,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经络又是联络四肢百骸的通道,通过调整疏通皮部的反应点,让经络接受到持久有效的刺激信息,从而调动人体自身的自愈力去修复出现的疾病,这就是挑针疗法作用的基本机制[23]。
疼痛VAS是临床评价疼痛的常用方法,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是评价颈椎病患者病情变化的常用量表。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虽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的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联合邹氏挑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愈显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分析其原因,针刺联合邹氏挑针疗法在发挥挑针疗法疏通瘀阻、活血止痛的同时,也能增强常规针刺的通筋活络、调整阴阳作用,两者相得益彰,从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