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28李国伟
李国伟
(武汉晴川学院,武汉 430204)
一、研究背景
“视听语言”是影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课。学好该课程可以为后期影视创作类课程的学习、实习、实践打下牢固基础。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视听语言”课程仍是理论环节教学重于实践环节教学,授课方式仍以教师单向知识讲授甚至灌输为主,课程考核大多为单一笔试形式。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基本知识,很难将知识内化并运用到实践,这本质上仍属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1]。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MO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SPOC等众多教学模式与手段,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与全媒体时代技术创新驱动媒体融合的行业发展态势及其对视听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影视类专业基础课程,“视听语言”教学必须适应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并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
二、“视听语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2],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3],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经过检验的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
(一)“视听语言”课程混合式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方面,明确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易受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具象思维能力,提升专业素质”为课程设计理念。基于此,课程基本知识目标为“掌握视听语言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与功能及使用规范,树立正确的视听传播思维能力和创作理念”。专业能力目标为“培养影视作品分析解读能力;初步的分镜头脚本设计能力;蒙太奇思维能力;简单视频作品创作能力”。社会能力目标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素质目标为“培养影视作品审美素养;正确的职业操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方面,除了画面、声音、蒙太奇元素的基本概念及功能等内容,视听语言的叙事与修辞技巧也应讲授。基于影视艺术内部差异性,电视语言也应单独强调。影视艺术中新创作理念与新科技手段的使用也应被学生了解。同时,还应包括影视作品解读分析训练与分镜头脚本写作与简单视频作品创作实践。
学时安排方面,因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已通过艺考培训,掌握了视听语言基本知识,所以可压缩理论环节比重,增加实践学时。实践环节应占总学时的1/2,大纲中单独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与理论环节同步交叉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指导实践。
教学方法方面,借鉴OBE(成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整体上以案例教学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多个任务单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内化所学知识。以小组为教学单位,借助学科竞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或者利用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等布置短视频创作任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与参考资料方面,充分研究生源特点,选用以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编写的教材,整理最新影视科技动态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收集整理教学案例资源,建立案例库(含优秀影视作品与优秀视听语言评析文章等)、习题库,供学生课下观摩思考与复习。
考核方式方面,重视过程考核与实践环节考核。主要包含:过程性评价40%,含考勤、学习表现(线下、线上)、平时作业等,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专业技能熟练程度和职业素质评价等;期末考核采用理论知识考核30%(统一期末笔试形式)+实践环节考核30%(如3—4人为一组,拍摄并制作一部手机短视频作品)。另外,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探索教考分离。
(二)具体执行过程
“视听语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执行过程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环节由学生线上自学完成。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程资源库,并按章节或知识单元设置学习任务点。资源库内容可包含教学大纲、日历、教案、课件、案例、练习题、自测试题等等。网络平台应具有完备的监测功能,方便教师督促学生按时、按量、保质完成自主学习。教师按时回答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并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整理归纳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为线下教学做准备。
课中环节为线下教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其中理论课时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进行知识梳理、重难点讲解、案例分析;另一方面是结合教学目标,针对课前总结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教学方法上注意倡导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践课时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影视作品解读分析训练,一方面利用(短)视频网站或APP、学科竞赛等,指导学生分小组选题、策划、写作分镜头脚本、拍摄、剪辑,培养视听作品创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课后环节主要是知识复习与拓展。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复习与学习反思,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或通讯工具进行讨论和交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提供拓展性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开阔视野,深入实践。教师应及时回答学生问题、批阅学生作业。对于小组作业,可采取教师初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小组间可以互相总结、学习经验教训。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以应用到后续课程教学。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视听语言”课程虚拟学习社区构建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及海量互联网信息资源等建立课程虚拟学习社区,是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上学习的重要平台。应用型高校“视听语言”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中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
应用型高校硬、软件基础普遍相对薄弱,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首先应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其次是与现有的商业化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商合作,建立学校网络教学一体化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发构建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平台。再次是建立健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规章制度及配套硬件软件。最后是学校应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引导教师转变理念、掌握不同平台操作方法与先进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课程层面:利用多种平台,打造虚拟学习社区
借助微信公众号、B站、短视频APP等社交平台,形成新媒体矩阵,利用社交媒体丰富的视听表达形式,使“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更具交互性,更加个性化、社交化、智慧化,为师生之间及时互动反馈提供便利,提升教学效果。
1.网络学习综合平台
国内常见综合平台有超星泛雅、雨课堂、爱课程、爱课堂等等,其功能设置大同小异。除了基本的资源库、线上考试、讨论、考勤等功能,该类平台都能提供学情分析,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提高教学针对性。这些平台的海量慕课资源也可作为学生线上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2.微信公众号平台
综合性网络学习平台一般需要在电脑端操作才能使用其全部功能,适合学生与教师在相对较长时间集中精力使用。微信公众号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强、操作简便、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公众号可作为移动学习工具辅助教学。在“视听语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公众号上传教学课件等重要学习资料,发布作业提醒,推送优秀影视评析文章、影视新科技以及媒介研究成果与业界发展动态文章,供学生在碎片时间随时浏览学习。
3.(短)视频网站、APP等平台
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培养适应需求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重中之重。“视听语言”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素养,基于此,应选择更具影视类专业特色、更受年轻学生群体欢迎的多样化平台。例如,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在学生群体中拥有较高知名度、使用黏性与忠诚度。“视听语言”课程案例库就可基于B站建构,教师可在网站推送优秀视频作品供学生赏析学习。也可用于学习成果展示,学生视频类作业可上传至网站,视频点赞数、评论数等也可一定程度上作为小组竞争的参考。梨视频、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类APP,也可作为“视听语言”课程的辅助教学平台。针对每个知识点的实践环节,可借助短视频平台进行。相对完整的作业也可借助短视频APP拍摄或剪辑完成并发布。
在使用这些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视听语言知识应用能力,拓展了视野,也熟悉了平台操作,一定程度上还会推动学生个人学习账号运营推广知识,扩大了账号知名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与全媒体素养。运营好这类平台的《视听语言》课程公共账号,有助于扩大学校与专业知名度。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内容把关,引导学生创作、发布正能量作品。
四、结语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视听语言”课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互式教学及课后复习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探索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影响人才培养的模式,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在未来的传媒类课程教学中,必须继续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