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述评性史料命题中的失误
2021-12-28江苏邵长坤
江苏 邵长坤
引用述评性史料入题,是历史学科常用的命题方式。由于试卷篇幅和文字数量的需求有限,引用述评史料命题时往往需要摘编。摘编史料有很大的灵活性,命题者通常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对史料的理解予以剪辑、整合,创设新情境。因此,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摘编裁剪史料要有度,不能背离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题目,把历史题目做成了文字游戏,题目带有诡辩色彩,且答案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命题者的主观臆断决定着题目的答案,这样摘编形成的题目不仅违背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也大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一、残缺史料
残缺史料是指史料中一些重要的文字信息被省略,导致语义指向不明,因此无法界定史料本意。
例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如果仅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分析,则B 项和D 项都可能是正确选项。选B 项的原因在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之变、制度之变到文化之变的过程,新思想和“中体西用”后,认识到了中国自身的诸多不足,从而提倡“师夷长技”,但未能挽救民族危机。到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又认识到了“师夷长技”的不足,从而提倡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因此把第二次“反思”理解为“制度之变”则说得通。
选D 项的原因在于解题重点落在“渐知诸事不如人”,近代中国人在器物之变和制度之变失败后,逐渐从文化上反思。题目中“诸事不如人”的“诸事”具有极大的模糊性,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材料出自陈旭麓的《浮想录》第89 页《我的一九一九》,他究竟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呢?原文是“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作者在近现代史的宏观大视野下考查中国社会的进步,明确把第二次反思界定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认为第二次反思的内容是“学习西方”,这显然把器物之变、制度之变都放到第一次反思中,所以作者认为第二次反思为新文化运动。
命题者在摘编史料时,删去了“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和第三次反思,使得原作者的思想变得十分模糊,导致事件的指向不明。有趣的是,近代梁启超也曾作出反思,“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虽然都是近现代中国人的反思,但两个人反思的内容却不同。教材的知识结构符合梁启超的“三期说”。本题把陈旭麓反思的“三期说”删改成了“二期说”,使这个“第二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诡辩。所以人们在拷贝本题时,难免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导致以讹传讹。不看到陈旭麓的原文,谁也无法界定这里的“第二次反思”究竟是什么,因此本题摘编的史料是残缺史料。
本题命题的特点是,刻意删去了关键文字来追求所谓的难度,通过内容“诸事不如人”来反扣历史事件,如果全摘史料则信息太明显,失去命题的意义,而删去关键文字则史料指向不明,无法反扣出历史事件。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应该转变命题的角度和方向,用“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的历史事件来反扣内容、结论、性质或影响。笔者尝试从内容与影响的角度对本题作了如下设计:
(变式)例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第二次反思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主张最能影响近现代中国发展方向 (C)
A.不宣扬主义,而要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B.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救治一切黑暗
C.为在中国建立劳工社会而奋斗
D.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全人格的觉醒
二、无效史料
无效史料指史料被剪辑后,背离了原作者的本意,成了解题的累赘。
例2.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未实现
本题另三个选项很容易排除,答案是B 项。问题在于,在太平天国的各种举措中,究竟是什么最让民众失望?《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广泛,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其中有很多设想符合农民阶级的要求,如平分土地,充分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反对封建剥削的要求,尽管未能推行下去,但也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反封建的斗争。当然也有一些设想是违背农民阶级要求的,如圣库制度,遭到了农民的消极抵制。对于农民而言,《天朝田亩制度》实施不足喜,废止不足悲。本题中“流于空想”四个字的语意指向不明,不知所云。
这段史料出自朱维铮《重读近代史》,书中有这样叙述:“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作者表达的是,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特权思想严重,称王称帝、等级森严,为了争夺权力而发生内讧。广大平民不仅重新受到了等级压迫,还亲眼目睹了太平天国将领的种种暴行。这种暴行与此前平等友爱的宣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导致民众失望。本题中的史料删去了“行为的凶暴”与“特权的森严”,设问也抛开了史料,使得命题者的“最失望”指意与原作者的“最失望”指意毫不相干,那这个史料的运用又有何意义?问题的设计既未体现史料实证,也不符合历史解释,属于无效的史料。
史料命题应该基于史料而设问,这是对教材的拓宽和挖掘,通过史料塑造新情境,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在命题时要尽量去阅读原文,防止断章取义。笔者尝试对题目作了调整,基于史料重新设计一个题目。
(变式)例2.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太平天国运动中,最符合该专家论断的事件是 (C)
A.孤军北伐,战略失误
B.《天朝田亩制度》未能实施
C.等级森严,争权夺利
D.《资政新篇》未能实现
三、歪曲史料
歪曲史料指有意或无意使题目的史料存在局部错误,歪曲了事实。
例3.1853 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本题的解析重点落在了“1853年”,认为鸦片战争此时已经结束,太平天国运动此时正在进行,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此时尚未进行,答案为B 项。本题的材料提到“八年来”的影响,前八年的“1845 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历史事件。查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7 卷第254、264—265 页,这段话出现于1850 年1 月《国际述评(一)》中。1850 年前推“八年”恰好是1842 年,契合《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不知命题者的“1853 年”从何而来,而1850 年1 月太平天国运动还未爆发。既然题目引用的年代是错误的,所以立足于题目中的年代推理出来的答案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本题一百多字的史料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预测。对于中国可能发生的“变革”,马克思预期的结果是“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促使变革的原因是英国的“印花布”。如果联想到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述,则他的预测就十分清楚了。这里所谓“社会变革”是泛指当时他所预见的可能在中国发生的社会变革,并非指太平天国运动,倒是辛亥革命“要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这与马克思1850 年所期待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华共和国’是基本一致的。”马克思预计中国必将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影响之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显然“辛亥革命”更符合马克思的对中国社会变革的预测。马克思的本意是批判当时欧洲和亚洲流传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本题中把1850 年篡改为1853 年,说明命题者没有认真研究有关史料的原意,缺乏考证,本题的设问并不严谨,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是一个规律性预测,不可能专指以后发生的具体事件,例如本题,可将设问调整为:哪一事件“能够体现出马克思的预想”或“合乎马克思的论断”。设问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命题思想的转变,前者着眼点是以时间要素对应历史事件,忽略文字史料,属于简单记忆,后者突出史料的价值,属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上述例举的三道试题集中反映了述评性史料命题的失误。运用残缺史料、无效史料和歪曲史料命题,违背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让师生从这些不科学的史料中得出正确结论,难免有些强人所难。这类不科学的命题现象应该引起历史教育界的重视。近些年来,高中文科的历史教学越来越难,历史学科很难获得高分,当遇到这类失误性命题时,历史教师要么“百口莫辩”、要么“强词夺理”,事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对命题策略和技巧的研究,要勇于对经典题目实施解剖,敢于怀疑、勤于反思、小心求证,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命题、选题和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