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12-28郭莹莹张延迪
郭莹莹,张延迪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颅内动脉瘤是急危重症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1]。颅内动脉瘤起病隐匿,一旦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生命将受到极大威胁[2,3]。传统治疗方式为开颅夹闭术,具有疗效突出,但术中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4]。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属新兴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5]。鉴于此,本研究拟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0~70(41.13±4.32)岁;动脉瘤分级(Hunt-Hess分级):I级20例、II级11例、III级7例、III级1例、IV级1例;动脉瘤直径<1.40cm 24例、1.4~2.4cm 8例、≥2.5cm 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1~70(42.21±4.12)岁;动脉瘤分级(Hunt-Hess分级):I级21例、II级10例、III级6例、III级2例、IV级1例;动脉瘤直径<1.40cm 23例、1.4~2.4cm 9例、≥2.5cm 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分级、动脉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血管成像(CT)或数字血管造影(DSA)确诊颅内动脉瘤;(2)患者及其家属均已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署协议。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类疾病或沟通障碍;(2)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或肝肾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开颅夹闭术:以颅内动脉瘤的交通动脉瘤为例:首先实施全身麻醉并调整正确体位,对确定好的手术位置行消毒处理,以常规翼点入路方式−Yasargil来作为手术入路。在面中部外侧上和耳屏前1cm的发迹内做一条长度为7~8cm的弧形切口至身体中位线,并将带蒂皮瓣分离。分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颞浅动脉和面部神经,同时在冠状缝与颞上线的交界处钻孔,去除带蒂皮瓣。进入颅内后测量颅内压,切开硬脑膜、打开侧裂池,使视交叉池、颈内动脉池均呈开放状态后引流出脑脊液,可达到减轻颅内压的目的。引流后明确各个血管间关系,暴露颅内动脉瘤瘤颈后用临时瘤夹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跨壁血压后,仔细筛选合适瘤夹并彻底夹闭动脉瘤。根据相关止血措施进行止血后缝合脑膜。针对有水肿者同时实施骨瓣减压术来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的压迫,最后逐层缝合切口。
1.3.2 观察组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手术开始时即预防性给予肝素钠静脉注射,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追加。根据实际中瘤体情况(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来挑选出合适的液态栓塞系统(商品名:Onyx)进行栓塞。在股动脉的同侧置入导管,由DSA结果来判断最佳操作角度,将微导管前段进行塑形并送至瘤体内三分之一,另外放入前需根据路径图指引实施。由于每个瘤体会呈现出不同情况,故在选择弹簧圈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弹簧圈并填塞。填塞完成后松弛导管,确定瘤体稳定后可将导管解脱开。使用液态栓塞系统实施栓塞者可根据DSA结果,等微型导管进入瘤体后确认以瘤体为中心至远端的血管分支情况,然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并将二甲基亚砜(DMSO)缓慢注入导管,同时再次吸取液态栓塞系统−18胶以同样速度注入,至出现反流停止。根据DSA结果确认栓塞致密情况,随后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手术结束(结束后需用沙袋对穿刺部分进行压迫,且需24h卧床)。
1.4 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恢复程度,ADL共4级,其中I级代表社会活动、日常基础生活均可独立完成;II级代表社会活动未完全恢复,但日常基础生活可独立完成;III级代表难以独立进行基础日常活动;IV级代表卧床不起,日常基础生活需家属照顾,但意识状态良好;V级代表患者呈假死或植物人状态;视I、II级为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优良。
1.5 疗效判定标准[6](1)有效:临床症状如腰背痛、头颈痛等均显著缓解或消失,并未发生视力下降等并发症;(2)无效:临床症状依旧存在,且无好转。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两种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2.2 两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生活能力恢复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3月后恢复优良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能力恢复程度比较[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脑动脉主干及其分叉处,由于脑动脉主干及其分叉部位的动脉壁肌层均有一定缺陷,且该两处又长期经受血流冲击,故在血流持续冲击作用下,脑动脉壁薄弱点开始出现外凸和扩张,最终形成动脉瘤[5]。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患者死亡及残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病死率高达40%,而颅内动脉瘤二次破裂死亡率高达60%[7]。因此,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危险性,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颅内动脉瘤传统治疗以开颅夹闭术为主,该术具有缓解脑内血肿,清除颅内淤血及降低血管痉挛风险的优点,但也存在创伤过大、失血量过多,术后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的缺点[8]。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逐渐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属微创手术,安全系数及手术疗效均有一定保障,且术中利用微导管、栓塞材料堵塞血管,可起到较好保护神经的作用。此外,经血管栓塞术治疗后的患者,其脑动脉瘤破裂可能性明显降低,显著减少血管破裂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目的[9]。值得一提的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不受颅内压及脑积水影响,进一步保障手术安全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3月后恢复优良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开颅夹闭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术后恢复优良者占比更高。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疗效确切,术后生活能力恢复程度优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临床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