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研究
2021-12-27周朦瑶
摘要: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提倡中国画改革,以此来挽救当时中国每况愈下的颓败画风。他赴法留学,归国后融会中西,将所学西方精湛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奋斗了一生。徐悲鸿振兴民族艺术的主导思想与他不拘一格培育美术人才的教育思想以及他那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留下了波澜壮阔的一章。本文根据徐悲鸿的教育理念以及从教实践经历研究其美术教育思想。
关键词:徐悲鸿;美术教育;中西融合
徐悲鸿十几岁时便只身闯荡上海,忍饥挨饿,几近生死边缘,但他始终谨记离乡时国文老先生张祖芬送他的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国学大师康有为的影响下,他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认真学习法文,精进自己的绘画技法,积极争取公费留学名额。1919年,徐悲鸿开始了八年的留学生涯,这段经历为他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国后,他一直奔走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将自己的美术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艺术家。
一、从教经历
徐悲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事无巨细,一一过问,鞠躬尽瘁。他关心青年,爱才心切,令人称道。
17岁时,他就兼任宜兴三所中学的美术老师,每天都在相隔五十多里地的三校之间奔波,年纪轻轻的徐悲鸿便具有了一定的教育经验。
1917年徐悲鸿从日本回国后,经康有为推荐,在北京结识了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颇为赏识徐悲鸿,于是就聘请他为北大画法研究会的导师,让他作画并指导学生学画。当时,北京知识界的思想十分活跃,经常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科学与民主。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徐悲鸿也选择成为了中国画改良的革新者。在北京大学《绘学杂志》上发表的《中国画改良论》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守旧的文人画风已经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
此后,徐悲鸿赴法留学八年,1927年学成归国后,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共同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以“培养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才,以为新时代之先驱”为办学宗旨。徐悲鸿主动担任美术系主任,无偿教授美术课,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8年,南京中央大学聘请徐悲鸿任艺术系教授。同年夏天,徐悲鸿受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黄孟圭之邀,到福州创作了巨幅油画《蔡公时被难图》,徐悲鸿希望通过这幅作品来激励学子、警示后人。
1928年10月,徐悲鸿受到北京大学校长李石曾的邀请,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院长。徐悲鸿认为师资是北平艺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他在任期间,不问学历,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他以坚定的态度,坚决聘请备受争议的齐白石为教授,即使受到保守派的反对也处处维护齐白石,希望为中国画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来促进中国画教学的革新和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一同迁往重庆。从1938年到1940年徐悲鴻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往东南亚举办画展,将所得的全部收入捐赠给抗战中流离失所的难民和阵亡将士的家属。1940年受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讲学办展,同时筹备《愚公移山》的绘画创作,借愚公不畏艰苦、战胜困难的寓言故事来比喻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必胜的决心,希望以此来激励国人的抗日热情。
1942年,徐悲鸿从新加坡回到重庆,10月,于重庆磐溪筹办研究性质的“中国美术学院”。
1946年,徐悲鸿赴北京,就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大力提倡现实主义道路,强调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聘请造型功力深、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到校任教,以“致广大、尽精微”作为教学和创作指导思想。
徐悲鸿始终践行自己的美术教育理念,并将其发展成为一整套完备的美术教育思想,为中国美术培育了一批现实主义画家。他在教学过程中激烈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尽管遭到反对派的反对,但他总是直面相对,从不妥协。他鲜明地阐述自己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坚持写实画风,提出了振兴中国美术、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途径和方法。
二、美术教育思想主张
徐悲鸿提倡写实主义的美术观点,强调“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1926年徐悲鸿在《美的解剖》中开始提出融通中西的设想,强调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在他看来,引进西方学院式的素描训练是艺术教学的入门,这反映了他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精神,同时这也是当时的艺术界发展的必然途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我国艺术界带来了许多西方的绘画风格,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当时的青年们面临着普遍的迷茫,徐悲鸿便适时地竖起写实主义的大旗,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强调写实主义的绘画方法和素描的习作来夯实美术绘画者的绘画基础。
徐悲鸿强调写实的绘画风格的美术教育,是当时的中国美术教育领域的一剂良药,为当时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给迷茫和混乱中的美术教育界指明了一个发展的方向。
徐悲鸿认为准确的造型能力是评价艺术的重要标准之一,他对艺术的评价是基于对自然和真实的尊重,写实的方法以及社会教育功能。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艺术界虽然呈现一个丰富和热闹的局面,但是也存在着弊端,当时的艺术界快速、多样的发展,一味地求新、求变已经表现出了与现实脱节的迹象。作为依赖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必须要来源于生活,做一棵扎根于现实的树木才能具有长久发展的空间,艺术的长久发展需要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来帮助画家建立扎实的绘画基础。徐悲鸿在艺术快速多样的发展而社会相对动荡的背景下,提出艺术应该表现出对社会和自然真实的尊重,这一方面可以提醒艺术家们要注意艺术作品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艺术要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准确的造型能力也可以为将来国家艺术界的繁荣发展建立扎实的基础。
徐悲鸿一反传统,在国画教学中反对一味临摹,提倡师法造化,并主张以西方的写实之法加以改造。对于中国画的变革,一方面他认为《芥子园画谱》虽然为中国画绘画对象提供了具体的绘画方法,也同时限制了画家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中的思考和对社会自然的观察,不利于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虽然徐悲鸿这一个教育思想现在看来有些片面,却也是当时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画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变,不能一直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因此作画时要注意“师法自然”“摒弃抄袭古人之恶习”,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画处于一片混乱、颓败的状态,守旧的文人画风已经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为改变一成不变的中国画,让中国画坛繁荣发展起来,徐悲鸿明确提出面对中国画的现状,“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人者融之”的思想,为当时中国画界注入新的力量,促进了中国画的与时俱进。
他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新的美术教育方法,认为“美术应以写实主义为主,教学方法基于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提倡“直接师法自然”,具体理论是“新七法”:一、位置得宜;二、比例准确;三、黑白分明;四、动作或姿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堵,这是基于谢赫“六法”理论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发展。指导原则是“三宁三毋” ,即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净,要求学生“致广大而尽精微”。他希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总体的绘画氛围,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表现事物精细的方面。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很好地适应了当时中国艺术界的发展需求,为我国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科学的美术教育方法和思路。
回顾徐悲鸿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亦是与艺术相伴的一生。他从来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到了美术教育中,举荐人才、培养人才,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美术教育思想。一直到今天,学院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延续着徐悲鸿当年创立的教学体系,在油画、中国画的学习创作中,引入了素描教学作为基础,成为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刘汝醴.徐悲鸿先生的艺术道路[J].东南文化,1987(01):76-78.
2.罗元欣.徐悲鸿和齐白石的知己之交——以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遗物为例[A].北京画院.齐白石研究(第四辑)[C].北京画院,2016:9.
3.陆占山.画坛知交灿耀双星——徐悲鸿与齐白石的友谊[J].老人天地,2004(01):12-14.
4.毕宝祥.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当代价值[J].艺术百家,2014,30(02):146-148.
作者简介:
周朦瑶,学校:延边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