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思维导图,盘活习作单元

2021-12-27叶枚举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4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写作能力思维导图

叶枚举

[摘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网状的结构和图解的形式为特点的思维工具,有助于人们从整体布局上有条不紊地认识事物。从利用思维导图,厘清写作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写作思路;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水平等方面入手,把握习作单元的整体体系,让习作单元教学切实有效。

[关键词] 思维导图;语文要素;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网状的结构和图解的形式为特点的思维工具,用可视化手段展示事物之间的层级关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布局上有条不紊地认识事物。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培养学生的中心意识,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中心意思”写充分、写丰满,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厘清写作方法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借助关键词,用图像的形式把各层级的相互关系连接起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

1.找关键句,定准中心意思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一语文要素直接点明了单元学习的要点。以《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为例,作者运用优美灵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夏天里的事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但是,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不少学生从文中梳理出来的信息都是比较零散的,缺乏整体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课后题的提示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即“生长”。然后,再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主要意思,即“长”,从而准确确定课文的中心意思。

2.抓中心词,找出不同事例

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这样描述起泡图: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事物,也就是在中心位置写下被描述的事物,并在它的四周写下描述性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以《夏天里的成长》一课为例,课文紧紧围绕“长”这一中心意思展开来写,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梳理出课文围绕“长”选取了哪些不同的事例。学生细读课文后,就会发现第2—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是中心句。如学生找到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是从哪一方面介绍“长”,从而提炼出“生物”这一中心词。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可以从第3、4自然段中分别提炼出“非生物”“人”这两个中心词,从而设计泡状的思维导图。

3.圈重点词,标画具体事物

对《夏天里的成长》一课,课文从“生物”“非生物”“人”三个角度体现了“长”的中心意思,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并找出这一自然段里体现“长”的具体事物。细读课文后,学生就能找到“瓜藤”“竹子林”“高粱地”“苔藓”“草坪”“菜畦”“家禽”等,并依次填入思维导图中。接着,让学生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长”的具體事物,分别是“山”“地”“河”“铁轨”“柏油路”等,并依次填入思维导图中。最后,从

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体现“长”的具体事物,即“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并依次填入思维导图中。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就会随着图示,弄明白作者对“长”的理解,体会到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而且语文要素也得以落实。

二、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写作思路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却极其有效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教师善加运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1.归纳总结,梳理写作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反复深入思考,巧绘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技巧,最终达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整单元都是围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一语文要素来编排的。而通过《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借助思维导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可以通过跳读课文,找关键句,定准中心意思;其次,通过快速默读课文,抓中心词,找出不同事例;最后,通过细读课文,圈重点词,标出具体事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梳理课文内容,还能拓展写作思路。

2.围绕中心,提炼写作信息

通过《夏天的成长》《盼》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以《爸爸的计划》习作例文为例,首先出示学习要求: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围绕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人物?重点介绍哪几个例子?接着指导学生围绕“学习要求”,快速默读课文,并圈画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圈画出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并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梳理信息,从而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3.明确要求,把握写作重点

思维本身是看不到的,但思维导图却可以利用图文并重的方式,使思维得以显现。以《爸爸的计划》习作例文为例,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交流汇报展示学习成果。首先,交流这篇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计划)。接着,交流这篇课文的人物(妈妈、外婆、我和爸爸)。然后,交流这些人物制订了什么计划(妈妈制订学习电子技术计划;外婆制订学习烹调计划;我制订作息计划、复习功课计划;爸爸制订读书计划、读报计划、做家务计划)。最后,交流文中重点介绍哪些计划,分别是爸爸的家务计划(开关气窗、休息)和我的暑假计划(作业、午睡、吃饭、休息)。这样的交流,学生就能借助思维导图重新梳理重要信息,而学习就变得容易多了。

三、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水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构思导图,学生就能把对习题的思考“稿纸化”“图像化”,这可能就是很多人在构思时经常手拿铅笔写写画画的原因。教师从绘制思维导图入手,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指导他们巧用思维导图列出作文提纲,使表达更有序,叙述条理更清晰,主题更鲜明。

1.筛选信息,理清写作思路

筛选信息,就是对各种途径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选择,其实质就是对信息进行监测与估计,即围绕作文题筛选有价值的典型材料,为写作提前做好准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关键字写一篇习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前面单元学到的画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习作前的内容梳理。如“忙”这一习作,指导学生围绕“忙”这一关键字,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事例来表现“忙”这一中心意思。于是,学生就会从上学事例、工作事例、买菜事例等方面体现“忙”这一中心意思。接着,让学生说说列举的这些事例是否都能体现“忙”这一中心意思。然后,全班交流筛选自己要推荐的“忙”的事例,并分条简单写下来。如此一来,学生会进一步明确写作思路。

2.围绕中心,绘制写作提纲

借助思维导图列出写作提纲,不仅直观,而且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字世界。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在学生围绕“忙”这一中心意思筛选出相应的事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列出写作提纲:先写社会上人们忙碌的情形;接着写上学的忙碌、工作的忙碌、买菜的忙碌。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提示,同桌交流,相互评价,看看是否做到所选择的材料能够表达中心意思。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绘制的写作提纲。如此,教学过程始终紧扣单元习作要求,循序渐进,最终达成目标。

3.精选事例,完善寫作导图

待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后,可以先让他们自行修改,再同桌互改,以不断完善写作导图。对这一单元的习作,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已经能够列出写作提纲,但还不够详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提纲进行评价。如“上学事例”,为体现“忙”,学生就会从吃饭、出门、家长送孩子上学、路上堵车、学校门口拥挤等方面进行交流,在师生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完善了“上学事例”的“忙”。诸如此类,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让思维导图紧紧围绕“忙”这一中心意思展开,从而真正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文系2021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五项管理’背景下的小学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QJYKT2021-06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智文.跟着导图学作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3]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李斩棘.理解编写意图 教好习作单元[J].小学数学(语文),2019(9).

[5]沈泽林.立足文本资源 实现读写迁移[J].福建教育(小学),2018(12).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写作能力思维导图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