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2021-12-27韦伟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韦伟

[摘要] “深度学习”是知行合一,是学、思、行的融合,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从实施阶段上讲,它包括“设计课程”“预备激发”“任务驱动”“自主思考”“集体研讨”“反思总结”和“学以致用”七个操作过程;从评价设计上讲,可以从“实验班级对照”“课堂观察量表”和“自我反思日志”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深度学习;实施阶段;评价设计;梦回繁华

“学”者,“觉悟也”(《说文解字》);“习”者,“训练也”(《中文大辞典》)。“学”是“习”的基础,“习”是“学”的巩固。倘若仅仅偏向一方,都称不上真实的学习。当下语文教学重基础知识的“学”,轻问题解决的“习”,内容单一、知识孤立和思维僵化等肤浅学习现象较为显著。为破解语文学习的虚妄不实,一线教师有必要将研究焦点转向学生的真实学习,使得深度学习落地。实际上,“深度学习”是知行合一的有机过程,是学、思、行的高度融合,是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深度统一。因而笔者以《梦回繁华》自读课教学为例,阐述“深度学习”理念下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及其评价方式。

一、实施阶段:“深度学习”之过程

深度学习的实施过程是“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1]的体现。在《梦回繁华》自读课教学中渗透“深度学习”的因子,其实施阶段涉及哪些方面呢?

1.设计课程

“设计课程”指教师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设计依据,以學生学习能力为组织线索,以具体文本整合为教学载体,开发出有意义、有计划、有层次的专题性微整合课程。[2]如何设计《梦回繁华》的课程安排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3]《梦回繁华》所处的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初中生首次接触的说明文单元,教材编者意在让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基于此,笔者设计了表1。

2.预备激发

“预备激发”指教师在深度分析学情之后而激活学生先期知识和自如运用加工策略的前期过程,它为后续学习阶段提供认知启动的情感源头。[4]《梦回繁华》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繁华热闹的市井景象,这既是汴京繁华的生动写照,也是北宋经济的历史见证。[5]据此,笔者用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潜入文本的深度学习做足铺垫——你们读完文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呢?“繁华”二字学生脱口而出,原因是该文通篇写“繁华”。具体而言,文首“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染北宋商业手工业的繁荣;第2段写画卷的意义是“梦回繁华的写照”,点明创作动机,交代隐含内容,传达期盼之情;第3段介绍“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概述内容,总写繁华,高度凝练;第4段细写画卷“一片繁忙景象”,呈现具体内容,刻画逼真传神,说明细致到位;文末从“繁而不乱”的画卷内容过渡到对整个画卷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的全面介绍。

3.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指教师将微整合课程的整体学习目标转换为切实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真实学习任务,进而通过具体问题来驱动学生对旧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学习。[6]课堂教学应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展开,而“任务驱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力抓手,指向深度学习的如期落地。考虑到《梦回繁华》具有“自读课”的属性,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时着重突出“自”字,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我思考、自由交流、自信表达、自主评议和自觉运用等。任务设计如下:(1)整体感知“繁华”:《梦回繁华》最为突出的就是“繁华”二字,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具体印证这一突出特点?(2)局部细读“繁华”:请从多个维度(诸如说明语言、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对课文进行圈点勾画,思考文章是如何呈现“繁华”这一特点的。(3)梦回这场“繁华”:思考探究“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的深刻内涵,并尝试用课文的具体语句来佐证你的观点。

4.自主思考

“自主思考”指教师设计开发学习媒介,使得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系统框架中自主学习,其学习思维一步步向纵深拓展的“觉知”阶段。[7]《梦回繁华》是一篇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文化浓郁的文艺性说明文,是值得反复思考、咂摸和体悟的优秀语料。针对上述学习任务之二“局部细读‘繁华’”,笔者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思考进行了整理。

思考之一:诸如“疏林薄雾”“握篙盘索”“沉檀香料”等四字词语在文本中的有机点缀,既准确细腻,又典雅别致。这种文艺气息浓郁的语言与文章说明对象的突出特点水乳交融,读来朗朗上口,品来回味无穷,思来留有余味。

思考之二:从“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这些线索语句可见,“画卷开卷处”“画卷中段”和“画卷后段”分别对应着“汴京近郊”“汴京两岸”和“市区街道”三个场景,即按照从右到左的空间顺序说明画卷中所描绘的繁华景象。

思考之三:“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和“画中人物达500之多,形态各异”二句均列出数字,但不同的是前者列举确数,说明画作的尺寸和规模,是课文语言“科学性”之典范;后者列举约数,说明画作中人数之繁多,是课文语言“文学性”之代表。

5.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指教师在学生讨论“误入歧途”之时,为学生提供精要信息,适时出示知识贴片,精要讲授背景知识,为问题研讨保驾护航的知识“精加工”阶段。[8]在上述学习任务之三“梦回这场‘繁华’”中,学生由于缺少对北宋历史的了解而无法触摸文本内核——盛世繁华背后的忧患情结和劝谏之意。此时,笔者给出如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结合“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这一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课文第4段中描写繁华景象所表达的意图。

《澶渊之盟》是宋朝政府以岁贡为代价换取安宁。北宋朝廷每天都从乡下搜刮财物,通过漕运送到东京,一方面是为了供养东京庞大的人口和军队,另一方面也让地方在经济上失去和中央叫板的能力。

6.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指教师借助学习媒介,引导学生总结前几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完成“专题学习优质报告”任务的学习过程。[9]经由以上三个任务驱动的学习,学生一边在文章的“科学性”中感受严谨与冷静,一边在文章的“文学性”中领略风姿与绰约。对“盛世危图”这一核心观念的理解,学生纷纷举例阐释——“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这片繁忙中的“逆水行驶”和“沉重的粮包”似乎在说船工和纤夫的不堪重负。比如,第4段接下来一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实质上暗示:规模宏敞的拱桥徒有其表,精美表面的背后潜藏着巨大危险,随时都有“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又如,“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里直接在说船过虹桥时紧张的一幕:当船上的桅杆快要触碰到拱桥时,在桥上和岸边人们的高声呼喊之下,船边上的纤夫才停止拉纤,船头上的船工才立即放下桅杆,而舵公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赶紧转舵横摆。这种紧张感和危机感源于眼看悲剧即将发生,人们才手忙脚乱地采取措施,大有一触即毁的危险。

7.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指学生将所学知识批判性理解和创造性运用,即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实操过程,是“学”之后的“习”的终极阶段。[10]《梦回繁华》所描绘的不是一般热闹场景,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再现,深刻揭示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可见,这里的“梦回繁华”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方面是梦中回繁华,即南渡的北宋遗民对汴梁过往繁华的回顾与眷恋;另一方面是繁华总归梦,即活在当下的我们因审视繁华背后隐藏的假象和危机而留下无尽的回味。基于此,笔者设计如下的“用件”式研究性写作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资料,进而确立主题,达到“读写结合”。

根据下则材料,思考“他们”“我们”两个人称视角的转换表达,并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性文章。

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画家的情感。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的“设计课程”“预备激发”“任务驱动”“自主思考”“集体研讨”“反思总结”和“学以致用”这七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一衔接的操作结构(如图1)。质言之,前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的铺垫,下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呼应。除此之外,课程时间可按照1:5:2:2的原则分配,即10%的时间用于教师的“设计课程”和学生的“预备激发”“任务驱动”;5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集体研讨”;2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总结反思”;剩下2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二、评价设计:“深度学习”之关键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评价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梦回繁华》自读课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认知”“人际”“自我”是该教学活动所指向的三大目标领域,是设计评价活动的三个有力抓手,是落实“深度学习”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

1.基于认知领域的实验班级对照

“认知领域”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落实,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验班对照是其评价方式之一,测评对象即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选择。选取a教师执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一为实验班(a1),一为对照班(a2),再选取b教师所教的与之前两个班级原始入校学业成绩相当的班级(b3)。为了实验数据的精准有效,笔者选择的测评时间都在第二天的早读课,测评方式为纸笔测试,测评内容是课文《梦回繁华》语段的“阅读理解”(具体如下所示),测评结果显示“a1>a2>b3”。由此,尽管存在教师个体素养的无关因素干扰,但也能证实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模式下的常规教学。

(1)课文《梦回繁华》是怎样围绕“繁华”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

(2)举例阐述课文《梦回繁华》中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3)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对标题“梦回繁华”的多维理解。

2.基于人际领域的课堂观察量表

“人际领域”指向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养成,重在使学生掌握社会性素养。合作能力课堂观察量表是其评价方式之一,包括“合作程度”和“问题解决”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前者考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遵守的合作准则;后者考查问题解决的意识态度和行为能力。在实践操作中,笔者指派班级中的学生两两互为一组,形成彼此测评与被测评的关系,互相对合作涉及的相关指标进行行为记录和测量,并给出反馈意见。对于《梦回繁华》自读课的测评,笔者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如表2)。

3.基于自我领域的自我反思日志

“自我领域”指向学生自我反思与学会学习,力图使学生通过反思学习掌握元认知策略知识。TELL自我反思日志是其评价方式之一,其中“T”指“感谢”,“E”指“评价”,第一个“L”指“学到”,第二个“L”指“列出行动计划”。具体而言,学生在日志开篇先抒发学习《梦回繁华》的感谢之言,即反思的引子;然后对自我学习成效和疑惑作一番评价,即反思的开端;再罗列出在学习中习得的知识、方法和体验等,即反思的过程;最后建立起日后学习的新内容、新目标和新方法,即反思的终点。诸如此类,档案式的评价是学生依据深度学习前后的行为变化而开展的自我反思,这不仅能测评出学生学习的真实结果,更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学情分析。

一言以蔽之,深度学习下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自主开发的整合课程为学习内容,以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维度的全方位投入为显著表征[1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为教学方式,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为目标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学习素养为最终旨归的新型教学范式。它超越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深入语文知识的形式学习和旨趣体悟,进而形成高阶思维,创生个体缄默知识,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内在学习品质的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5.

[2][4][6][7][8][9][10]李敏.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莉.末路繁华 繁华末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梦回繁华》解读[J].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8(3):39.

[11]徐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J].中学语文教学,2019(1):5.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