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教心 以文化生
——高职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创新性实践与研究
2021-12-27李玫谕
李玫谕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75000)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已然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和职责使命。目前关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创新的探索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理论探讨空前热烈,成果颇丰,本文不再展开赘述,而将重点结合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改革建设的具体实践,把握核心要素,就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谈一点浅见。
1 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
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势下,从学科自身来说,中国文化概论在本科院校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学科体系和教学积累,很多著名高校所形成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均能够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变革与转型,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征作整体阐述,独具特色,系统完备,可以借鉴。然而反观高职教育领域,如何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尚属起步,对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和研究涉及尚少。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已经把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并且明确提出了总体目标要求是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当下,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样培养人”已然明晰的情况下,如何切实提升育人质量已成为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亟须回答的重大命题。
探讨空白意味着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思考:高职院校应以怎样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契入核心要素、厚植文化的沃土?如何实现基于人文素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之间的深度融合及良性互动?亟待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的,符合高职类型教育特色的,并能适宜高职学生自身基础、学习情况、培养要求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
2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结构设计
经典的课程理论——泰勒模式[1]认为,任何课程设计都要解决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这4个问题。实质上可将其归纳为2个要素:一为课程内容,二为课程结构。这2个要素1个是基于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选择标准,1个是基于课程组织的课程内容排序标准。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并非内容而是结构。因为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可能被传递。结构化知识最根本的载体即为课程。我国教育质量受到的种种质疑,特别是学生能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根源主要在于课程质量,而课程质量问题又集中在其结构指向性上。课程理论及开发必须关注的结构问题涵盖3个维度:一是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的结构维度,二是先有知识和先有经验的结构维度,三是学习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结构维度[2]。笔者长期在高职院校进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一线教学实践与研究,针对该课程的结构设计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2.1 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思路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政治制度、文化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观念、艺术创造、史学、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等无所不包,如果全面阐释其体系内容,反而不能突出重点。而且现实中1个学期近4个月的教学时间也不可能完成任务,更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其教学内容必须避免“大而全”,避免成为“中国文化史”的克隆。正如张岱年所说:“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层次的是思想、意识、观念等,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有2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一是思维方式,它们和世界观一样,历来是哲学的基本内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是在他们创造文化的实践中积累、归纳出来的,同时又作为文化的核心给创造文化的实践活动以指导和制约”[3]。特别是当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我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明确提出了基本原则,为我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的研究主要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内涵,核心重在精神文化之述评,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发展现代价值,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过程中引领和启发学生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及其实践应用。在今天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现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知识积累的焦虑,而跳出知识积累的怪圈,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哲思系统的升级”,用核心内容直击核心圈层,引导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正向提升,才是育人乃至课程思政最强劲的发力点。
2.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将课程结构设计为循序渐进的几大模块:简论—文化寻根—主体格局—创造交流—生活情趣—传承与弘扬,依次对应的教学逻辑演进路径为:种子(中国文化的特质及演变形态)—土地(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形成的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人(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演绎的相互依存对垒的关系及对文化塑造的影响)—人群(这片土地上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及其组织制度)—关系(中国人是怎么待看世界、社会和人生的?)。
第一模块简论。阐析何为“文化”、何为“中国文化”,清晰界定教学范畴及概念内涵,进一步深入探讨从中西方启蒙历程看传统与更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以及中国文化的未来。结合实际及时代的变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猛崛起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启蒙反思和文化重建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在普遍性的时代潮流与独特性的文化传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关系,从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如何辩证地处理传统与更新、“国粹”与“西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更高的水准上重振传统,是值得国人深思和警醒的问题。
第二模块文化寻根。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有治国理政的良方,诸如“亲亲,仁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都不同程度带有农耕文明和宗法制度的痕迹,有其深层的母体文化来源。这是一个大前提,也可以说是使中国文化真正产生中国特色的土壤。“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要完整、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内涵,首先就要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了解中国基本的民族关系,及其如何影响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确立和演变。这一模块整合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的基本民族关系”“中国的宗法制度”“中国文化的轴心期”等内容,力求在尽可能准确阐释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渊源与成因,帮助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之“中国特色”的鲜明意义,进一步扩展他们对文化、民族、社会人生的理解。
第三模块主体格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经历了 5 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体框架”[4]246。通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三大版块对中国文化“儒释道”三足鼎立之格局的深入阐述及梳理,我们进一步总结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神点眼”。所谓“点眼”,即画龙点睛之意,于中国文化而言,就是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我们将这种处于核心层面的精神主题大致归结为“道德精神”与“和谐思想”,从此出发,才能把握中国文化最深沉的渊泉,亦即中国人是怎么看待、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天地的关系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君子人格的塑造”,勾勒出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理想人格形象,即将中国文化精神具象化、形象化。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具体感知“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感知去理解和接受,主动增强在实际生活和现实人生中的思悟、延伸和应用。
第四模块创造交流。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这算得上是“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教学实施通过“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交通”“中国古代的建筑”等内容勾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000 年来在各领域的经验、智慧、创造,总结传统文化里自己的科学科技系统以及丰硕成果,思考近代发展停滞的原因。
第五模块生活情趣。于中国人而言,文化就是一种风雅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风雅,是以诗心伴日常,静观万物皆有深情。中华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创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生存方式,华夏大地在整体上就是诗意生存的乐土。可以说诗意生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耀眼的精华[5]。毋庸讳言,现代人已经在消费主义盛行、人心躁动的现实中沉溺太久,已经失去了像先民那样沉着、从容地领悟人生真谛的能力,对他们的诗意生存方式也已恍若隔世。体味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用手触摸,用脚踩踏,用心感知。我们继承文化不仅要感受中国古人的风雅,更要明白它们的意义,唯有从生活实践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才能让文化的传承落地生根。例如,通过“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风俗礼仪”等与每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活形态,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重在回归生活联系生活体验,也使教学内容具体可感,易于接受。
第六模块传承与弘扬。文化是一条流淌的河,从来不是死的文字,更不是僵化的思想。我们今天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对传统的观照需要发展的眼光、流动的眼光,不能抱着凝固的、僵化的态度。当前,突出地域和行业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相融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时代价值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地域特点深度打造富有特色的课程亮点,开辟“‘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茶马古道”“爱国奋进的丰碑——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等专题内容,蕴含可贵的精神资源,非常的“接地气”,有助于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涵的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进而掌握其实践应用,让那些看起来空泛高远的学科理论不再高高在上。所谓“文化”,并非那些玄妙高奥的东西,亦非空穴来风,而是和我们所生活的土地、走过的路密切相关、血脉相承,鲜活、真确而又平实。
2.3 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效果
由于当前青年学生一代的教育成长背景,中华文化要在现代社会青年主流意识形态中传承、传播是有困难的。即便是在中国,要保存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免受西方文化的淹没也非易事。这种长期浸染的现代文化冲击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年轻富有朝气,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追求个性,信息面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积极热心关注社会现实;同时问题也很突出:极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观不明确,对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缺乏沉心静气的定力,阅读面浅窄,系统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不够,追求知识短平快,信息片段化、碎片化倾向比较严重,学习主动性、自主探究钻研的精神还有待提高,过分或盲目倡导独立自由,需要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共享交流共同发展的精神意识——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设计应注意遵循和尊重青年学生的心理和成长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避免“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真正转变为“我要学”。
2.3.1 古为今用、以文化生
我们今天讲文化传承,首要是怎么理解文化。“文”就是文字、文章、礼乐、曲调的意思,包括文艺、雕塑、建筑等等。“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它的本义是教行的意思,即变化。凡是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接受此道业而变易气质,致过迁善,在各个方面发生了若干变革,就叫“化”。所以“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等文艺形式改变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本质是以文化人[6],对于教学者而言则是“以文化生”。艺术化的教学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气质,使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文质彬彬。
传统文化虽不在现代产生,却是现代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对现代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7]2。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并不是要回到故纸堆里去,而是要立足现实,需要现代眼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揉进时代的内涵和活力,古为今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相互融合,不仅是教学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教师只要耐心发现,善于学习,不仅可以找到契合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可以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承担应尽的责任。
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自己从中思考的问题与社会、人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关于什么是儒家思想的“仁”,教师可以结合2020的抗疫,用身边正在发生的事、社会的热点问题,不落玄虚地给传统文化以现代注脚:面对疫情,危难时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亿万人民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型肺炎”的钢铁长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鲜活注解了孔子关于“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使学生深切感受这种由己及人,以至整个社会、国家的多层次、完整的道德范畴,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扩大视野引导学生看到,我们国家遭受疫情危机之际更遭受了西方一些国家和媒体的围攻和不合理的对待,但在种种非难面前,中国从不囿于私利,反而始终坚定不移维护大局,为全世界抗疫持续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倡导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大国风度和大国担当。这既是中国文化精神大仁大爱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在世界舞台的精彩呈现。
2.3.2 注重启发、应用转化
首先,教师应注重启发与互动,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事,关注时代变化、参与社会创新。课程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运用文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安排,既是对中国文化渊源、发展、形态的透视,又为学生运用文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供实例,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从文化角度分析、理解各门专业课程,拓宽学术视野,提高职业素养。其次,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课堂专题讨论,聚焦核心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并辅以课外经典阅读、影视作品鉴赏、读后感写作、完成思考题等手段,注重教学的探究性与互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三,教师应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课堂专题讨论、影视作品鉴赏、经典作品交流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角度理解,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转化能力。
课内实践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我心中的孔子”“经典品读”“‘道可道’道家思想现代应用案例分享”“山水有情主题研讨活动”“头脑风暴”等项目。比如针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专题,开展“我心中的孔子”主题研讨活动,教学任务、情境设计主要为:课前观看影片《孔子》、查阅准备资料,课中分团队开展专题讨论“什么是先秦儒家思想的真精神?孔子到底在追求什么?”画出“我心中的孔子”,提炼关键词、交流分享成果等一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主动性。又比如“山水有情”主题活动,教学任务、情境设计主要为:注意观察生活,联系日常实际,结合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用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自然物的超越性视角,探讨“水”所蕴涵的智慧、“大地”所蕴涵的厚德,并联系实际生活与做人做事,探讨其精神特质的具体应用价值。学生以团队学习的方式开展讨论、制作PPT、分享交流。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文化精神理念的牵引和调节,与现实相结合,融进时代的内涵和活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的带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性文化社团活动,使之进校园、进学生生活,鼓励师生共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思、经典展开讨论和学习,丰富拓展校园生活。另外还可充分借用社会资源,借力发力,比如与一些本科院校、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美术馆等机构加强合作,通过联合开展主题报告会、艺术欣赏、提供实践基地和参观学习等方式,形成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多元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大系统。
3 结 语
文化是鲜活的生命。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通过自身的力量呈现与传播文化底蕴与文化活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彰显自身的文化气质、全心全情的倾注和投入。有“温度”的教学,才能真正触动人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这一原则,课程的教学获得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和情感共鸣。在反馈资料中有学生说到:“这门课程将会影响我的大学生活乃至我的一生,它将中国文化的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有学生表示:“自己为生活在这么幸福、这么有文化的中国而深感自豪,能从中体会到这种感受都是因为老师教学的方法独特,毕竟文化的学习、吸收是靠我们自己去主动接受熏陶的,而不是被动的。很多的知识原理都教会我们如何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以及如何把握自己人生,让我们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