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选穴规律
2021-12-27魏艳蓉陈德祯雍苏南唐兆安唐艺芸赵艳玲
魏艳蓉,陈德祯,雍苏南,唐兆安,唐艺芸,赵艳玲*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脑卒中后便秘是由于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导致大便排泄障碍的一种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排便费力。卒中后便秘占卒中患者的48.5%,具有较高的患病率[1]。大部分患者需要借助胃肠动力药物、调整肠道菌群药物、肠道润滑剂以及泻药。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具有良好疗效,在针灸治疗卒中醒神开窍、肢体康复、言语康复的同时配合针灸通便,不仅能避免改善便秘药物的不良反应,又能降低经济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但临床中针灸治疗便秘选穴多样,本文将近20年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文献进行选穴规律分析,以期能为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提供选穴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中风”“脑梗死”“脑出血”“便秘”“针灸”“针刺”“灸法”“电针”“穴位贴敷”作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6月15日。以“Stroke”“Constipation”“acupuncture”“moxibustion”对Pub Med数据库进行搜索,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2020年6月15日。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公开发表的文献;②有明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③治疗对象为脑卒中后便秘患者;④治疗选穴以体穴为主,排除外耳穴压豆、脐针、推拿;⑤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动物实验研究;②文献研究,包括综述类、Meta分析、经验总结;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会议论文、毕业论文;④重复发表的文献选择其中一篇;⑤以全息为选穴理论依据的文献,包括耳穴压豆、脐针。
2 统计分析与处理
2.1 数据资料整理
经检索,中国知网搜索文献334篇,万方350篇,维普237篇,Pub Med 7篇,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20篇,共计948篇,经去重、排除动物研究、未公开发表论文、综述等,最终纳入24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主穴处方进行统计,对配穴、辨证加减的穴位不纳入统计范围。文献中的双侧取穴、单侧取穴均计1次。试验组与对照组穴位相同而处理方法不同的,作为1个穴位处方进行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取穴处方不同但均有疗效时作为2个穴位处方进行统计。
2.2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数据库,对纳入腧穴进行频次分析,并按照其所在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所属特性等需要加以分类、归类整理,进行频次、百分比等相关数据处理。运用SPSS 21.0软件对涉及的腧穴进行统计描述、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软件对腧穴配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3 结果
3.1 腧穴使用频次分析
脑卒中后便秘的针灸治疗选穴共85个,所有穴位使用频次共934次。其中使用频次超过3次的穴位共计41个,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依次为天枢、神阙、足三里、中脘、上巨虚、气海、支沟、关元、大肠俞等。天枢穴使用频次最高,共计151次,神阙次之,共计68次。
表1 脑卒中后便秘的选穴使用情况(频次≥3次)
3.2 腧穴-经脉相关分析
脑卒中后便秘的针灸选穴共计入13条经脉,其中手太阳小肠经不在其中。经穴共计73个,经外奇穴3个(左外水道、左外归来按照经外奇穴计入分类),眼针选穴4个,头针选穴5个。足阳明胃经使用频次最高,共计335次,占35.87%,其次为任脉,共计255次,占24.09%。腧穴归属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共计15个,以背俞穴居多。
3.3 腧穴部位分布分析
胸腹部穴位使用频次最高,共计507次,占54.28%,其中以大肠的募穴天枢(151)、神阙(68)、中脘(61)、气海(50)、关元(48)等脐周穴位为主。其次为下肢部穴位,共计185次,占19.81%,主要为足三里(64)、上巨虚(59),以胃与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居多。腰背部腧穴运用的频率也较高,共计113次,占12.10%,其中大肠俞的运用次数最高。
3.4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
以支持度盒置信度作为关联性评价的指标,将使用频次≥10次的22个穴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80%,最大前项数为5,得到15条关联规则。如表4所示,15条关联规则的规则提升度均大于1,说明规则具有实际意义。仅有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枢、上巨虚-天枢、天枢-大肠俞、气海-天枢、关元-天枢、支沟-天枢组合的支持度与置信度相对较高,说明这些穴位组合同时出现的概率较高。同时将22个穴位绘制关联网络(图1),结果天枢、中脘、气海、关元、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支沟关联度较高。
图1 腧穴配伍关联分析网络
表4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
表2 腧穴-经脉归经情况统计结果
表3 腧穴部位分布统计结果
3.5 腧穴配伍聚类分析
对取穴频次≥10次的22个穴位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1.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树状图(图2),可以得出以下群集:左外水道-左外归来-水道-归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支沟-照海-丰隆、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
图2 腧穴配伍聚类分析
4 讨论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记载,便秘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2]。脑卒中后便秘属于中医“便秘”范畴,是指中风后出现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或便而不畅,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3]。刘完素曾提出“若忽中脏者,则大便多秘涩”。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脑卒中后便秘描述:“既得半身不遂之后……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
4.1 腧穴、经脉、部位分析
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既可促进排便,又能疏通经络,治疗脑卒中相关后遗症,脑卒中后便秘与大肠关系密切,而数据挖掘显示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应用率较低,而足阳明胃经与任脉腧穴的使用率最高。究其缘由,胃经与大肠经同为阳明,且为六腑,二者同气相求,《灵枢·本脏》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且大肠经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均为胃经腧穴,故《灵枢·本输》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中记载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便秘属大肠病,腑属阳,腹为阴,足阳明胃经为阳经行于腹,取天枢穴既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体现,也是“从阴引阳”论治思想的体现。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虚,气虚则大肠传化无力,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任脉为“阴脉之海”,总揽人一身之阴经,有补益、理气、调和之功用,而任脉诸穴神阙、中脘、气海、关元行于腹部正中,过胃肠,可滋阴脉之海,补益气血,润肠通便。
现代研究发现,背俞穴与所属脏腑的神经节段分布相近,该节段脊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具有协调平衡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所以当针刺俞穴时可增强肠的运动功能;腹部的两个腧穴群集:左外水道-左外归来-水道-归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的位置在胃、肠部的体表投射区,具有丰富的肋间神经,可通过脊神经节形成神经通路[4]。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指出:“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穷……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强调当人体腑气堵塞不通之时,影响中风病的预后,祖国医学也认为,通腹气是治疗脑卒中便秘的关键[5]。因此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便秘也是重点选用左外水道-左外归来-水道-归来[6]。
4.2 配穴分析
俞募配穴、合募配穴是卒中后便秘的常用配穴方法。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发现,天枢-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穴对的使用率较高。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经穴,位于腹部,是大肠之募穴,其位临近脾、胃、大肠,是调畅全身气机的枢纽,刺之能起到升清降浊,调气通腑的作用[5]。“背俞穴”是脏腑之气在腰背部的汇聚之处,具有调节脏腑功能之用。大肠俞是应用频次最高的背俞穴,可下气通便,行滞通闭。“腹募穴”是脏腑之气在胸腹部的汇聚之处,腑病多取募穴,便秘涉及大肠、小肠以及胃,均属阳明范畴,中脘、天枢、关元均是针灸治疗便秘的常用募穴。因此俞募配穴是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常用的配穴方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并且对下合穴进行了具体描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5]天枢-上巨虚穴对是合募配穴的典型代表。合募相配属上下配穴,可使气机升降通畅,阴阳相续[6]。
综上所述,通过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可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取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重点为腹部局部取穴以及远端下合穴,俞募配穴、合募配穴是重要的配穴思路。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提供了选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