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2021-12-26林昱东孙军袁毅张亚鹏
林昱东,孙军,袁毅,张亚鹏
(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51)
寰枢椎半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AARS)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表现为患儿头面向一侧旋转,近似肌性斜颈,颈项肌肉可紧张,寰椎侧块可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即所谓的cock-robin体位。治疗上,AARS多采用费城颈托固定、枕颌带牵引、颅骨牵引等保守方案,少数行寰枢椎后路融合固定手术治疗[1]。目前,对AARS保守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少有报道,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0月在本科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的65例AARS患儿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14岁,症状持续时间1~180 d;住院前无治疗44例,有相关治疗21例;Fielding分型:Ⅰ型20例,Ⅱ型29例,Ⅲ型16例,Ⅳ型0例;合并其他疾病(如外伤、咽喉部周围炎症、病变)30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住院24 h持续平卧后,仰卧位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牵引时垫肩垫,使胸背部加高、颈部处于后伸位,床头垫高。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牵引的重量。年龄<10 岁、体重<25 kg的患者,使用1 kg的重量进行牵引;年龄>10岁、体重>25 kg的患者,使用2 kg的重量进行牵引。每天2次检查并记录所有患者的颈部疼痛状态和活动范围。
1.3 治愈标准
颈部前屈后伸及旋转功能恢复正常,颈枕部疼痛消失,颈部无偏斜,正常生理曲度恢复。X线片及CT检查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4 mm,齿状突两侧间隙<2 mm,寰枢椎关系基本正常。
1.4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治疗有效时间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前有无治疗、Fielding分型、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标准,确定治疗有效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2 结果
本组65例经治疗后,63例达到治愈;2例仍有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畸形明显,转院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出院后随访时间为2~14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病例。
将治疗有效时间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赋值(如表1),而后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见表2:患儿性别、年龄、牵引前有无治疗、合并其他疾病,均不是牵引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症状持续时间和Fielding分型对治疗有效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由标准回归系数看,Fielding分型是影响治疗有效时间最重要的因素,Fielding分型越低,则症状持续时间越小,治疗所需时间越少,治疗效果越好。
表1 潜在影响因素的赋值情况
表2 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AARS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其治疗关键是恢复寰枢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覆膜及横韧带,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制动的方式使韧带愈合,使寰枢椎恢复稳定。多数病例可应用费城颈围、枕颌带牵引或颅骨牵引等保守治疗,但因儿童的好动性,颈围固定有效性大大降低,常适用于轻症及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的患儿。临床上先行费城颈围固定,如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初始症状较重,则选择使用枕颌带牵引治疗。牵引过程中可有效限制颈椎活动,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解除肌肉痉挛,使寰枢椎缓慢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如通过保守治疗后关节仍然不稳定,无法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将形成寰枢椎固定性的旋转畸形,需面临手术融合治疗。
目前对于儿童AARS保守治疗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发生AARS前,可能存在不同的原因: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特发性。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先天性寰枢椎发育异常的病例报道极少;多数病例存在头颈部外伤,但损伤机制较轻,多数为轻微扭伤;另一部分多见的是发生咽部感染以后,患者有头颈部感染或耳鼻喉科手术史,非创伤性AARS被称为Grisel综合征[3, 4]。Paolo等[5]研究发现,Grisel综合征的存在会导致AARS无法早期恢复,是其晚期恢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诱因主要有外伤、炎症、病变三种,通过统计学分析对保守治疗有效时间并无影响。有无诱因,诱因的方式可能不是AARS保守治疗的影响因素。
Fielding和Hawkins基于旋转中心和寰椎在矢状面轴线前移位的基础上,将AARS分为4型[6]:Ⅰ型即寰椎围绕齿状突旋转固定而无寰椎前移,横韧带无损伤;Ⅱ型为寰椎前移的旋转固定,3 mm ≤ADI ≤5 mm,可能合并横韧带损伤,通常以一侧侧块为旋转轴,该侧块无明显变化,而另一侧块有移位,寰枢运动超出正常范围;Ⅲ型的ADI >5 mm,可有双侧侧块同时移位,横韧带及辅助韧带损伤;Ⅳ型寰椎后脱位,可能仅一侧侧块有移位,常见于齿状突损伤。Harty等[7]研究表示,Ⅰ型和Ⅱ型病变主要见于儿童,常常延迟诊断;Ⅳ型为寰椎向后移位,在儿童中极少见。横韧带是寰枢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根据Fielding和Hawkins分型,Ⅰ型韧带完整,Ⅱ、Ⅲ和Ⅳ型认为横韧带损伤。这种分型主要依据受伤时的能量大小,然而儿童AARS常发生于轻微的外伤,咽部炎症,还有许多是特发性的,所以Fielding和Hawkins分型并不是儿童AARS特有的分型,但ADI的大小对于判断AARS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中并未发现Fielding分型Ⅳ型患者,多数为Ⅰ、Ⅱ型患者。经过统计学研究,Ⅰ型保守治疗有效的时间较Ⅱ、Ⅲ型明显减少,保守治疗的效果较为明确。
多数患儿早期症状不明显,家长的医学知识有限,多被家长认为“落枕”,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有时基层医务人员对AARS认识不足,使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致延误病情。对于延迟诊断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持续存在,久而久之,关节囊、韧带、肌肉、关节软骨产生变性、挛缩和骨性病理改变,关节错位不能回复,进而转化为固定性寰枢关节半脱位,需要手术治疗。Mert Çiftdemir等[8]在对12例患儿的研究中也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认为延迟诊断的患儿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本文研究中,症状持续时间越短者,牵引治疗时间也越短;有2例患儿牵引治疗4周,临床症状与体征仍然持续存在,此时可能需手术融合治疗。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研究证实,Fielding分型越低、症状持续时间越短,则牵引治疗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对于Fielding分型Ⅱ、Ⅲ型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存在牵引治疗效果不佳、需行手术治疗的可能。在AARS的治疗过程中,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非常重要,需加强对AARS的认识,首选颈托固定或枕颌带牵引等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