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SWOT 分析

2021-12-26侯晓娜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馆员思政

侯晓娜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课程思政源于上海高校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现象的研究和探索,目前,课程思政已由地方实践探索发展为国家战略部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创新。公安院校是公安高等学历教育的主阵地,公安教育的“政治性”必然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对公安院校学科和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新契机。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空间和人员优势,积极契合课程思政建设沉淀服务效用、履行服务职能。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探析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外部环境与优化策略,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新思路。

一、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进路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提炼所有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以课程为主渠道,既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强调在专业课、通识课等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包括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承担思政育人的职责和使命。[1]公安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层面的系统落实,需要在突出“思想教育驱动,专业课程育人”的全课程育人基础上,构建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学校各方力量协同联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作为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统筹贯通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等,需要图书馆提供服务保障和协同参与。

(二)服务课程思政建设是公安院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文献支撑”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当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深入贯彻落实“政治建校”与“政治育警”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资源、空间、技术、人员和服务优势,优化资源布局,契合课程思政需求开展服务,既是图书馆职能的彰显,也是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核心价值的新契机。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可以为课程思政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学科服务和空间服务;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图书馆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课程思政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SWOT 要素分析

SWOT 分析法是企业管理理论中分析业务单位环境的工具和方法,通过分析企业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列举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系统分析各种因素,为制定发展战略及对策提供依据。SWOT 分析法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特征,运用SWOT 分析法对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情境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图书馆明晰服务定位、破解发展掣肘、彰显服务价值。

(一)内部优势

1.丰富的馆藏资源。公安院校具有行业办学的性质,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上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图书馆作为公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知识服务枢纽,在资源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围绕学校行业特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了以公安文献为主,种类齐全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在资源内容方面,重点收藏公安专业文献以及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文献,同时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列原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等方面的书刊;在资源类型方面,除了丰富的纸质图书,还包括学位论文、非书资源、原始文档、手稿等特色资源;在数字资源方面,除购买中国知网等综合数据库之外,还通过委托商业公司制作、与其它公安院校共建或图书馆自建的方式,建设了专题数据库、机构知识库等公安特色资源,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高质量的文献资源支撑。

2.良好的服务空间。图书馆空间是由人、资源、设施和馆舍建筑等要素组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和行为场所。[2]公安院校图书馆的馆舍空间,不仅具有物理属性的使用价值,同时具有精神、文化的象征属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需求和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图书馆在优化藏书功能和阅览空间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拓展空间分类,开发集合读书、学习、交流、研讨、创新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空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更新和服务升级,为读者开展共享式、自主式、主题式学习提供了场所,也为图书馆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提供了条件。

(二)内部劣势

1.缺乏服务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部分图书馆由于本位主义影响,缺少对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导致面向课程思政的专项服务意识不强、角色定位不准、服务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当前,图书馆普遍重视资源建设、阅读推广、读者服务等工作,对于服务思政课教学、学科建设和教材体系的职能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用户需求的调查研究、服务路径规划和服务效果的评价分析,导致图书馆服务无法形成联动效应,难以发掘和满足课程思政用户的深层次信息需求,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2.馆员服务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图书馆面临馆员服务能力与课程思政用户需求不匹配的挑战。面向课程思政的服务,需要馆员能够与教师共同进行资源的搜集、加工、分析、整合,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知识创新性服务,需要馆员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而目前公安院校图书馆人员并不充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更是匮乏,部分馆员缺乏主动服务课程思政的意识和创造性服务的能力,难以胜任课程思政建设对图书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三)外部机会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新契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指明了工作方向。课程思政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宗旨的体现,也是高校面临的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这对公安院校图书馆发展而言是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应积极融入“大思政”格局,充分履行职责与使命。

2.“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互联网+”计划的实施推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和发展。公安院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开展图书馆服务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挖掘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个性化和深层次的智慧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外部挑战

1.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度下降。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数据库、信息咨询公司等愈发重视对文献信息的深度加工以提供便捷、专业化的信息和知识服务,用户信息检索和获取的习惯和方式也随之改变。公安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检索方法和技巧,熟悉自己研究领域的信息源,所以他们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直接检索并获取所需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主要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对其服务教学、科研的功能不甚了解而持消极否定态度。

2.课程思政所需资源获取难度大。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所有教师都承载育人功能,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和凝练与自己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所需的信息资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内容和形式差异性大,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挖掘适合课程思政需求的资源,对馆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馆员与用户之间存在专业素养差异和学科信息的不对称,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用户信息需求和课程思政发展动态,会导致馆员挖掘和整合的信息与用户需求不匹配,难以产生理想的服务效果。

三、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公安院校图书馆对课程思政的服务是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进行优化和整合,产生增值服务提供给用户的过程。通过对影响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因素进行全面解析,提出发挥优势、把握机会(S-O 策略);利用优势、规避威胁(S-T 策略);利用机会、克服劣势(W-O 策略)和弥补劣势、规避风险(W-T 策略)四种策略组合,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发挥优势、把握机会

1.丰富课程思政资源。(1)技术赋能,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利用知识发现技术整合、揭示课程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的科学管理。包括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在线课程和专题数据库的资源导航;读取思政教育书籍、期刊、网站、公众号等内容并将知识结构化,形成相关知识图谱;收集、展示课程思政教学和科研相关PPT、视频案例、教案、示范课资源等教学资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四史”资料、时事专题中的思政元素,为课程教学提供生动、鲜活的资料。(2)加强合作,建设课程思政特色资源。一方面,深化公安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目前公安院校共建或自建的特色数据库虽然具有明显的公安特色、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但也存在分散建设、内容重复、整合程度低、局部使用的弊端。[3]鉴于此,公安院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开发课程思政资源,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实现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深化图书馆与公安机关的交流和合作。在“校局合作”的基础上,深度探索“馆局合作”机制,搜集地方公安工作的档案、卷宗、典型案例、简报新闻等文献资源以及照片、视频、实物等宝贵资料,从中挖掘适合课程思政的内容,充实图书馆资源。

2.树立课程思政服务的理念。课程思政改革为图书馆服务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重要的使命,图书馆应当坚持“内涵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融入一线、嵌入全程”的服务方式,坚持以课程思政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把服务嵌入用户需求的全过程,嵌入到课程思政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着力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资源和服务。[4]一方面,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科学规划和设计服务流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与课程思政用户服务,搭建课程思政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图书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突破传统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动态、交互的方式把图书馆的全方位服务嵌入用户需求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坚持“走近用户”,深入课程思政课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环境,嵌入课程思政科研过程,及时了解课程思政建设动态和教师教学科研需求,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

(二)利用优势、规避威胁

1.再造空间,开辟课程思政服务专区。馆舍空间再造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馆舍空间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使再造的空间具备更多元化的使用功能和价值。空间再造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凸显馆舍空间的场所价值和服务价值。图书可以采用“空间+资源+技术+服务”的组合模式,开辟课程思政服务专区,打造集阅读、培训、小组讨论、跨学科交流、教学资源展示、头脑风暴式研讨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学术空间,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深度融合。

2.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服务的影响力。图书馆可以通过深入教学、科研部门走访、座谈、开展图书馆服务专题讲座以及张贴宣传海报、印发用户指南、开展主题推广活动等方式推介图书馆的课程思政服务;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搭建图书馆与用户的在线交流平台,开展线上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文献推送、在线教程、专家讲座等服务;借助“三微一端”新媒体工具建立便捷的资源链接,发布视频、课件等宣传材料、推送优质思政资源,帮助用户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三)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1.健全制度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图书馆开展课程思政服务,应当加强与学校其它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推进服务的深入开展。学校层面应当将图书馆服务纳入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规划,加强统筹和顶层设计。教学院系的层面,应当建立协调、沟通、合作机制,例如,为图书馆的咨询和宣传提供场所和机会,吸纳馆员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会议,帮助图书馆了解教学院系在课程思政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动态。图书馆应当积极探索自身服务与课程思政用户需求的契合点,制定服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服务定位、服务面向、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评估反馈制度,从用户使用率、满意度等方面对服务效果进行总结与反馈,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修正不足,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馆员服务课程思政的能力。课程思政服务是一项创新服务,最终需要馆员来实施完成,这对馆员的专业素养、学术能力、学习与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馆员应当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信息检索能力、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推广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这些与课程思政服务相匹配的能力并不会自觉生成,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摸索锻炼来逐渐提高。一方面,馆员要树立课程思政服务意识,明晰为课程思政服务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关注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这是深入开展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制定培养计划,通过自主学习、专门培训、组建团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馆员服务课程思政的能力。此外,图书馆可以通过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解决图书馆思政人才不足的问题。

(四)弥补劣势、规避风险

1.开展学术研究,保证服务科学化。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至今仅四、五年时间,正处于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的热门阶段,而关于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方面却鲜有研究,这为图书馆学人开展跨学科研究、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契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图书情报专业优势,承担课程思政“研究之研究”的任务,并从多学科角度对图书馆服务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服务方向和目标、服务途径和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从而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提高课程思政服务的科学性。[5]

2.研究用户需求,促进服务供给精准化。用户需求是公安院校图书馆开展课程思政服务的指向标。面向课程思政的服务,应当遵循“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对用户需求的调研,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图书馆可以通过走访调研、交流座谈、发放问卷等传统方式,同时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和研究用户信息行为和需求,深入挖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和教材体系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安工作要求、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关键思政元素,厘清图书馆对课程思政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使用频率更高,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分析读者的借阅记录、浏览和下载记录等数据,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了解用户阅读偏好,预测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课程思政为公安院校图书馆突破传统的服务边界,主动谋求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立足读者服务,树立新观念、谋划新思路,科学定位自身服务功能和作用,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和服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馆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