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2021-12-25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流程师生

(苏州科技大学财务处 江苏 苏州 215000)

高校财务部门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部门,一方面要为高校疫情防控提供经费保障,划拨疫情防控专项资金,采购防疫物资。另一方面确保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也要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接触性、流动性、反复性等特征,现有的工作模式难以达到“少聚集、少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因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校财务工作如何在不接触、少接触的前提下有效开展,需要我们积极地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促进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智慧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从而利用此次契机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高校财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密切接触,传统模式不适用

高校财务工作的主要业务是师生日常报销。一笔报销业务是由报账人员准备整理好材料和票据等原始凭证及附件,填写好相应的表单信息,根据业务内容通过验收人、项目负责人及归口部门相关领导等签字确认审批后,将报销材料送至财务部门,制单会计初次审核报销材料并制作记账凭证,然后复核会计对此进行复核,特殊业务经财务处领导再次审核。每个环节审核过程中如有不合格之处,需要退回给报账人员,经财务人员和报账人员沟通讲解相关制度后重新补充更正材料,重复所有环节直至材料审核无误后,出纳完成支付,整个报销业务结束。整个报销流程中各种纸质单据在不同人员之间传递,同时财务报销制度的咨询、单据的当面签字审批都体现了财务工作密切接触的状况。尽管部门高校已经采用了自助投递机,减少了师生扎堆聚集在财务窗口的现象,但是每笔报销业务仍需报销人员到财务处现场投递,当出现不符合报销制度的单据时,仍然需要来现场取回退单。此外,票据的开具等业务需要师生现场办理。科研项目的预算调整和结题也要经过不同部门的签字盖章后送至财务处办理。就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来看,如果沿用之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财务部门需要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从而尽量减少财务工作中的不便之处。

(二)财务审批时间延长,时效性降低

财务工作时效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阶段,学校需要采购大量的防疫物资,若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防疫物资没有按时采购,会对学校的防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大额防疫物资的采购经常存在审批手续不全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批签字。不同部门的审批流程不同,每个审批环节的不畅都会导致财务报账工作滞后。学校开学后,假期积压的报账使得财务处工作量激增。并且与财务核算相关的审批部门较多,涉及大额资金的审批签字需要找对应的校领导,资产入库、国有资产的招投标需要到国资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支出需要到基建处,日常维修水电开支需要到后勤部门,部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支出需要到学科办。因此报账人员的一笔业务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由此会出现“跑断腿”现象,而签字手续的减缓会延误报账工作的进程,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如何在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并且得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师生满意度,这一问题是高校财务在疫情常态化发展的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预算执行情况缓慢,收支矛盾突出

较长的疫情防控周期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年初大多数高校推迟开学,很多教学科研计划不能正常开展,导致学校专项经费支出明显减少,财务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高校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受阻,横向纵向科研经费减少,高校科研收入大幅度减少。其次,延期开学使得高校学生住宿费和校内外商铺资金减免,影响高校收入。师生的消费性需求减少使得校内外的商铺店面、餐饮收入减少。高校承接的各类教育培训和会议不能顺利开展,减少了其他收入。后勤部门庞大的日常维护开支对财务方面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此外,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工程进度远远低于预期计划。因此,在疫情常态化发展阶段,财务部门如何保障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业务有序进行,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是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

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创新财务报销模式

面对疫情防控的“零接触”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创新财务报销流程、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高校财务部门要积极转变思想,结合各科室工作情况认真梳理财务报销各个流程节点,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尽量避免财务工作中的交叉感染,逐步实现“零接触”。

首先,优化财务管理流程需要从创新传统财务报账投递方式出发,要设立财务报销自助投递系统,指导报销人员错时投递报账材料。其次,要推进多渠道预约途径,从web端到手机App移动端,使师生能够实时便捷地完成网上查询、网上预约、学费缴纳等业务。简化报销手续,对于需要补充的材料尽量避免线下接触,通过微信、邮件等网络通信工具在线提交电子材料,逐步实现数字化业务。此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通过财务处微信公众号、财务处网站、业务交流群等,及时向师生发布最新的财务工作通知及业务政策,加强财务制度的宣传,通过信息平台方便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时查询和接收信息,掌握业务办理流程等,将传统“面对面”服务模式转化为自助线上服务,有效提升报账体验满意度。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流程优化,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要求,也是智慧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统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改造,从根本上创新财务服务和管理模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服务满意度。

(二)建立智慧财务服务平台,实现“无接触”网上服务模式

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高校财务部门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财务服务平台,通过影像化和电子签批技术,实现“无接触”网上服务模式,提高财务服务效率。

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将财务报销系统与OA系统等平台进行对接,增设网上签字审批模块,简化财务审批流程。实现网上签批功能后,报账人员不需要因为纸质材料的签字问题往返多个部门之间,只需要在系统中将需要签字的原始凭证附件拍照或扫描后上传系统,然后根据系统中预设的经费审批权限,系统会自动逐级发送签批提醒,审批通过后,系统会自动提醒下一位负责人签批。相关负责人可以随时登录签批系统在线审核材料并通过电子签名、CA证书认证方式等技术完成审批,报账人员也可以随时查看审批进度。面对疫情常态化发展,通过不见面审批可以减少师生往返财务部门的次数,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报销人员的原始凭证附件从纸质形式转变为扫描件电子格式,将电子扫描件上传到财务报销系统中。相关负责人完成审核后,财务部门在报销系统中接收报销单,制单人员进行审核并制作记账凭证。对于有问题的单据,财务部门可以在财务系统中设置退单原因库,将详细的规章制度及解决办法分类编制在库中,当报账人员收到退单信息时可以在原因库中检索解决办法。一方面可以减少师生聚集,避免沟通过程中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报账人员对财务制度的掌握。建立智慧财务服务平台,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也是适应疫情常态化发展的工作所需。

(三)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开通疫情防控财务绿色通道

根据疫情防控的精神要求,各高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设立疫情防控专项经费并由专人负责,保证经费及时到位,统筹安排防疫物资采购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支出等。为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财务部门要建立绿色通道,将防疫工作放在首位,加快流程审批,优先处理防疫相关支出的审核支付,保证防控资金及时处理。在疫情防控资金的使用上,一方面要保障渠道畅通,另一方面要做到全程监督,使每一笔经费支出都可以实时追踪。

(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高校财务预算的执行计划。高校财务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结合政府会计制度,区分轻重缓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进度的控制,及时了解各项目执行情况,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尤其是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等专项经费,对于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要联动学校各部门、学院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协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发现和总结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在以后年度的预算中出现类似问题,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高校财务部门要建立适应应急事件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规范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快速化解潜在风险,提升财务抵抗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财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结束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发展下,高校财务工作亟需转型,财务管理模式优化迫在眉睫。高校财务部门要加快转变思路,优化财务核算流程,着力建设疫情防控时期的财务管理体系,利用此次契机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在面对疫情常态化发展下的有效作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保障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努力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流程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