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地区麦播常见问题分析及夯实麦播基础关键技术

2021-12-25赵卫琴吴长城王家润王海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半冬性驻马店整地

赵卫琴 吴长城 王家润 王海峰

(驻马店市种子服务站 河南驻马店463000)

麦播基础是指小麦出苗后麦田的整体状况。 驻马店地区麦播基础约束指标主要有基本苗225 万~270 万/hm2、麦苗田间分布符合设计要求、播种至出苗时间正常、 地中茎长度适宜、 分蘖节埋深1~2 cm等。 夯实麦播基础主要技术措施有选用优良品种、耕作整地及基肥使用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等。

1 夯实麦播基础是实现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环节

夯实播种基础是小麦增产增效的关键环节,主要原因如下。

1.1 麦播基础内涵丰富,主观能动,作用系统全面

播种基础中品种选用、合理密植、整地质量、基肥使用等技术措施对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状况有基础性、系统性的影响,决定着既定的合理群体动态结构和优化产量结构的实现。 小麦生育期间的一些栽培管理上常见的问题,都与播种基础有关,而且播种基础所包含的技术措施中人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措施实施可以实现[1]。

1.2 小麦备播—播种出苗时间短,任务重,效果优

据多年调查,驻马店地区主要秋季作物玉米、花生收获时间在9 月15 日至10 月 5 日, 小麦从备播至播种出苗时间为 20~40 d, 占小麦全生育期的8.5%~17.4%;小麦栽培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落实,用工量占全生育期的60%~75%, 剔除病虫草害防治、抗旱浇水等栽培管理措施,正常年份此期的技术、物资、资金投入占总投入的85%以上。 因此,麦播基础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单位规模小,耕者老龄化,种麦亟需专业化服务

全国小农户数量约2.03 亿, 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1%, 户均不到0.67 hm2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农业在相当长时期仍是几亿农民生存的基础产业。 但是小农户中实际参与小麦生产的主角都是50~60 年代的中老年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都转移到二、三产业,脱离了小麦生产, 要实现小麦全生育期精细管理已不现实。 驻马店地区是河南省典型的农业区,小麦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全国一样,要做好小麦生产,只能借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农业专业化服务。 紧紧抓着小麦播种这个关键节点,备足备优小麦生产要素,落实好整地、播种技术,夯实麦播基础,才能实现小麦丰产丰收。

2 驻马店地区小麦播种基础常见问题分析

驻马店地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南片的过渡地段, 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小麦生产。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 驻马店地区小麦生育期内常发病害有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灌浆中后期经常遭遇干热风, 多雨年份倒伏和穗发芽危害也较为严重。 因此,该地区对小麦新品种的抗倒性、抗干热风和抗穗发芽能力及综合抗病性都有较高的要求[2]。该地区土壤类型以砂浆黑土、黄棕壤土为主,土壤质地黏重,适耕期短;主要耕作制度为小麦—玉米、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制。 近年驻马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均在68 万hm2左右,总产约 52 570 万 kg,面积和总产分别约占河南省的12%和14%。 小麦生产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实现小麦持续均衡增产、确保粮食安全有不利影响。

2.1 品种选择不当

近几年随着农作物种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小麦新品种推广以市场为主体的渠道基本确立, 使用者选择品种机会和风险同时增加,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种无所适从,选择难度加大。 经常出现晚茬地选用半冬性品种、 水地条件选用旱地品种等品种选择不当情况。 如2016 年、2017 年连续2 年因下雨造成大面积晚播,大面积播种半冬性品种,没有充分发挥弱春性品种晚播的增产作用; 有的水地条件选用旱地品种,导致植株高度增加,后期遇风雨倒伏严重;或者选用冬性较强品种,造成群体大、熟期晚,增加病虫害、倒伏、穗发芽等风险,还影响夏播腾茬播种。

2.2 整地质量差

客观原因是本地区土壤质地黏重,适耕期短;技术原因是秸秆还田技术、旋耕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玉米等前茬秸秆还田粉碎作业不规范、不达标,表现为秸秆过长、抛洒不均匀等。 连年旋耕面积大,达不到麦田"上虚下实"的整地质量要求,结果造成耕层浅、上层土壤过于疏松,播种后使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土壤,影响小麦出苗和正常生长发育。 遇到干旱等年份,该类麦田经常出现出苗不全和死苗现象。

2.3 播量过大

播量过大是本地区小麦栽培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整地质量差,出苗率不确定,凭经验定播量;二是受某些年份旱涝造成播期推迟, 加大播量后产量才能提高的影响[3]。 有些农户播量在225 kg/hm2以上,造成正常播期情况下基本苗在345 万/hm2以上,苗期群体过大,常形成假旺苗;在小麦生育中后期田间郁蔽严重,通风透光不良,引发倒伏和病虫害发生加重,穗小粒少而造成减产。

2.4 播期不适宜

主要发生在土壤墒情差的年份,抢墒播种,没有综合考虑气温偏高、品种特性等因素,使半冬性品种在10 月5 日前、弱春性品种提前至10 月15 日前播种,结果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常导致冬季及春季冻害严重,有时甚至绝收。

2.5 播种质量差

播种机使用错误造成播量过小过大, 或播种深度过浅、过深或漏播等。 部分农户为降低种植成本,选用旋耕、施肥及播种一体的播种机械,此类播种机存在设计缺陷或因使用不当,常导致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或不出苗,难以形成冬前壮苗。

2.6 施肥不合理

基肥氮肥用量过大, 磷、 钾肥及微肥使用量不足,不能满足小麦高产对养分的需要。 肥料用量及配比不合理,再加上播量过大,常造成麦田群体过大,中后期倒伏和病虫害发生风险增大, 最终小麦产量三要素失衡,产量难以提高。

3 夯实麦播基础的关键技术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所选用良种的遗传基础与栽培措施为主的综合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品种的遗传基础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内因,综合环境因素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外因。 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正确路线。 夯实麦播基础主要是围绕“两个载体,一个中心”开展工作。“两个载体”首先是选用优良小麦品种“芯片”载体,充分发挥小麦优良品种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绿色防控等作用; 二是用好先进农业机械这个农机农艺结合载体, 发挥先进农业机械在提高生产效率及落实秸秆还田技术、施肥整地技术、播种技术等作用。“一个中心”是以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为中心,夯实麦播基础,实现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3.1 备优小麦生产要素

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购买准备,提早联系好农机服务对象。 备优农资最为关键的是选好用好小麦优良品种这个技术载体。 驻马店地区品种选用不仅要注重品种的丰产性和优质专用性, 还要综合考虑其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 早播麦田以半冬性早熟高产品种为主, 晚茬种植弱春性品种。 根据2018 年以来驻马店地区小麦新品种示范展示试验和品种考察结果, 适宜该市推广的半冬性优质强筋品种有中麦 578、郑麦 366、新麦 26、万丰 269 等;适宜推广的半冬性中强筋品种有西农511、 伟隆169、周麦 36、郑麦 136、郑麦 1860、西农 979 等;适宜推广的半冬性中筋品种有百农207、洛麦26、周麦27 等;弱春性品种有郑麦 113、郑麦 101、偃高 21、怀川 916等。 在注重品种选用的同时,选用的种子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大田用种质量标准以上种子。 随着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 小麦苗期病虫草害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此应加大小麦专用种衣剂的推广应用,以利于经济、绿色高效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培育壮苗。

3.2 提高整地质量技术

提高整地质量目的是为小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2.1 秸秆还田技术 前茬收获后适时灭茬保墒。土壤肥力的高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要落实好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保证土壤有机质逐年提高,增加土壤供肥能力。 要重点解决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切不碎、撒不匀、埋不深、烂不快”的突出问题。 在玉米收获后及早机械粉碎秸秆,确保粉碎后的玉米秸秆长度≤5 cm, 并均匀撒于地表,再机耕深翻入土,耙耱压实。 干旱年份要创造条件浇足底墒水, 适量补施氮肥, 推荐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秸秆腐解。

3.2.2 深耕、 深松技术 推广大型机械深耕, 耕深25~30 cm,打破犁低层;做到耕耙配套,不漏耕,耙深耙透,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虚下实,真正做到"早、深、净、细、实、平、肥"。 深耕和深松配合使用,提倡用鼠洞式深松机隔年深松,以破除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实行旋耕的地块必须耙实,要求旋耕深度在15 cm 以上。

3.2.3 配方施肥技术 结合整地, 在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化肥作基肥应按照“控总量、限氮稳磷增钾、补锌硫配微肥”的肥料运筹原则,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推荐选用缓控(释)肥料一次性作为基肥深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劳动力,提高小麦单产和效益。 中高产麦田耕地前基肥应按磷酸二铵 300~350 kg/hm2、 尿素 350~380 kg/hm2、 硫酸钾180~270 kg/hm2、硫酸锌 15~20 kg/hm2标准施用。

3.3 提高播种质量技术

3.3.1 足墒下种 小麦要实现一播全苗壮苗, 应保证足墒播种。 砂浆黑土、黄棕壤土等黏土地播种时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2%~24%。 播种时土壤含水量低于该指标,应浇好底墒水。 出现墒情不足情况,要按照“宁可适当晚播几天,也要确保足墒播种”的原则,先造墒再播种,杜绝种欠墒麦。

3.3.2 适期播种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冬前壮苗,促进大分蘖和根系形成,制造和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抗逆力,为多成穗、成大穗奠定基础[3]。 百农 207、中麦 578、郑麦 136、周麦 36 等半冬性品种播期以10 月8~18 日播种为宜; 郑麦113、 怀川 916、 偃高 21 等弱春性品种播期以 10 月15~25 日播种为宜。

3.3.3 适宜播量 根据品种特性、播期、整地质量、施肥水平和土壤墒情等具体情况确定播种量。 在精细整地、 底墒适宜的情况下半冬性品种以基本苗225 万~270 万/hm2, 折合播种量 112.5~135 kg/hm2为宜; 弱春性品种以基本苗 270 万~300 万/hm2, 折合播种量135~150 kg/hm2为宜。 因天气或其他原因晚于适宜播期下限的麦田, 每晚播2 d 可适当增加播种量7.5 kg/hm2。

3.3.4 播深适宜 播种过深宜导致 “深播弱苗”,造成小麦后期管理被动,难形成冬前壮苗。 播种过浅遇表墒不足或播后干旱常导致出苗不齐、不匀,缺苗断垄,或越冬期冻害严重。 一般播深以3~5 cm 为宜,墒情偏差麦田播深以4~5 cm 为宜。

猜你喜欢

半冬性驻马店整地
我还未出生(外一首)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浅析驻马店文化旅游现状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