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莒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2-25李晓英蔡玉金陈为堂蔡腾彬孔凡鑫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莒县山乡黄芩

李晓英 曹 林 蔡玉金 林 雪 陈为堂 蔡腾彬 王 慧 孔凡鑫

(1.日照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日照276826;2.莒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莒县276500)

莒县地处鲁东南, 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特别是该县北部丘陵地区多为沙壤土和棕壤土,基本无工业污染,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造就了这一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 近年来, 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产业基础,不断调整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向前发展,中药材产业正日益成为该县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点和农民增收致富增长点之一。

1 产业发展概况

莒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据《重修莒志》记载,1980 年后栽培面积每年达千亩以上,在这一时期,库山乡村民开始发展丹参、黄芩的人工种植,村民将周围山上野生丹参、黄芩根截成小段,埋在土里催芽,然后种植到大田里, 由此渐渐开始了大规模人工种植。 随着鲁南制药厂从郯南农校的校办工厂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知名药企,对丹参、黄芩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20 世纪90 年代, 鲁南制药厂每年从库山收购2 000 余吨原材料, 从而带动了库山乡的丹参、黄芩发展,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效益不断提高,也慢慢带动了周边的莒县东莞镇、 碁山镇的农民开始种植丹参、黄芩。

近年来,在库山乡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下,该县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 000 hm2以上,总产量在2.5 万t 以上,产值3 亿多元。 莒县中药材品种主要有丹参、黄芩、艾草、金银花、银杏等,其中丹参、黄芩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68%、51%。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库山乡、碁山镇、东莞镇、招贤镇等北部乡镇。 其中,库山乡是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 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 333.33 hm2左右,已成为全国“中药材之乡”,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药材)。 2011 年“莒县丹参”“莒县黄芩”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 年“莒县丹参”“莒县黄芩”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 2020 年“莒县丹参”通过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审。

2 产业发展优势

2.1 品质优良

莒县库山乡是山东省丹参、黄芩主产区,土壤属多棕壤土,尤其适宜丹参、黄芩生长,所产中药材不仅亩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莒县丹参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参酮类含量≥0.5%,丹酚酸B 含量≥5%,莒县黄芩呈圆锥形,含苷量≥14%,有效成分含量均远高于国家药典规定标准。 丹参、黄芩的高品质使云南白药、四川蜀中、广东白云山、上海华宇等全国知名药企都来抢购原材料。

2.2 标准化生产初具规模

该县先后制定了丹参、 黄芩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19 年,该县以“中药材、蔬菜”两大特色产业为主导, 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顺利通过省级批复, 在招贤镇建设了133.33 hm2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该县共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666.67 hm2。

2.3 打造中药材集散中心

库山乡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中心, 其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33 333.33 m2, 能同时容纳32 家商户进行交易,现有7 家中药材购销企业和30 余名购销大户,年均购销中药材干品50 万kg,销往安徽亳州、 河北安国等药材市场, 进而流向广州白云山、上海华宇等各大知名药企。 莒县库山还是全国重要的丹参、 黄芩种苗交易市场, 丹参苗最高可以卖到3 万元/亩,黄芩苗最高可以卖到 1 万元/亩,丹参、黄芩苗最远卖到贵州。

2.4 中药材生产效益

目前中药材商品化最高的是丹参、 黄芩和金银花,还有一些品种主要作为观赏或者绿化,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转化为中药材原材料商品。丹参平均亩产干药材300 kg 左右,黄芩平均亩产干药材200 kg 左右, 金银花亩产100 kg 左右。2020 年以来,中药材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丹参由原来的11 元/kg 涨到14 元/kg,亩纯收入可达到2 500~3 000 元;黄芩由原来的 11 元/kg 涨到 20 元/kg,亩纯收入可达到2 500~3 000 元;金银花由原来的20 元/kg涨到90 元/kg,亩纯收入可达到8 500 元左右。

莒县库山还是全国重要的丹参、 黄芩种苗交易市场,丹参苗最高可以卖到3 万元/亩,黄芩苗最高可以卖到1 万元/亩,丹参、黄芩苗最远卖到贵州。

2.5 相关扶持政策

近年来, 日照市政府把中药材列入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日照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关于促进全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意见》,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2018 年,该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莒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将中药材列为该县农业特色产业中八大主导产业之首,规划在库山乡、东莞镇、碁山镇东北部及招贤镇北部打造优质生产区,集中打造“莒县中药材”品牌。2018 年出台的《莒县乡村产业振兴扶持办法(试行)》规定,对新建连片中药材20 hm2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每亩奖补600 元。 近年来,该县已兑现中药材产业各种奖补资金73.3 万元,有效的推动了该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效益较低

该县中药材生产主要是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收获后直接销售给经销商,然后发往各大中药材市场或直接进入各大药企, 中药材生产还停留在原料基地及初加工水平,产品附加值低,并且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3.2 重茬问题突出

丹参、黄芩不能连年种植,一般需要3~4 年的轮作期,受耕地数量的限制,农民很难合理安排轮作。不重茬的丹参亩产近500 kg,而重茬的亩产只有300 kg左右,重茬的丹参须根增多,根腐病发病重,严重影响了药材品质。

3.3 品种老化

日照市中药材大部分是散户种植, 长期沿用传统的栽培模式,自己留种、直播、育苗、栽植,导致品种老化、品质退化。

3.4 产业链条较短

截至目前,该县尚无一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中药材加工企业要求具备相应资质的中医老师, 并且厂房的建设要求严格,投资较大,严重制约了中药材深度开发,与该县中药材发展不相适应,迫切需要中药材深加工项目企业落户, 以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中药材基本都是原材料买卖, 缺少精深加工。 另一方面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从厂房、车间、生产线建设到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就要投资几百万。

3.5 同质化竞争加剧

该县丹参、黄芩因品质优良,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其知名度大增,慕名而来的客户较多,周边地区冒用库山乡地方中药材名义的现象在各大药材市场上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地产中药材的声誉,损害了农户的利益。 同时存在倒买倒卖、以次充好现象。

3.6 中药材研发不够深入

主要表现在中药材种植生产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 以致中药材种植的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研究等工作没有深入系统地开展,难以保障种植的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稳定。

3.7 科技支撑体系薄弱

主要表现在中药材种植生产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 以致中药材种植的基础研究、 应用技术研究等工作没有深入系统地开展,难以保障种植的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稳定。

3.8 水源制约丹参、黄芩种植

尽管丹参、黄芩较为耐旱,但严重的干旱仍会导致丹参、黄芩的根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而当前该县丹参、黄芩大部分种植在山丘区,缺少稳定的水源。

4 发展对策建议

4.1 聚力提升产品知名度

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资机制。 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好“莒县丹参”“莒县黄芩”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电视、广播、广告牌等媒介,全县上下共同打造“莒县道地中药材”品牌。 积极参与展览、展销等推介活动,使莒县丹参、黄芩等逐渐成为高质量产品的标志,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带动其他种类中药材的生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 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37 家,总注册资本5 139 万元。 中药材龙头企业有援康药业(注册资本500 万元)(莒县库山乡)、广育堂中药材(注册资本50 万元)(莒县库山乡)、 益康药业 (注册资本50 万)(莒县)3 家,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从事初级产品加工——丹参黄芩烘干、筛选、切片。 援康药业在“中国药都”——安徽亳州设立有营销中心。 莒县库山乡是国家级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已成为“中药材之乡”,“莒县丹参”“莒县黄芩”2 个中药材当家品种获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4.2 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

引进1~2 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当前该县中药材仍以第一产业种植为主, 有部分初加工企业,附加值极低。 建议结合招商引资政策,招引大型制药厂落户莒县,同时扶持、培育本土加工企业,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研发相关保健品,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 日照市农业农村局近年来多次组织中药材企业走出日照,到青岛、济南、云南、北京、 成都等地参加农产品交易会、 农产品博览会, 宣传推介日照市中药材; 邀请日照日报社, 从一二三产融合的角度宣传报道库山中药材;2015 年把丹参、 黄芩向农业农村部推荐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推荐“莒县丹参”参加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

4.3 打造规范化种植基地

一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病虫防治及重茬治理等方面的研究,研发一批具有高抗病性、优质的种苗;另一方面通过重茬土壤治理恢复, 推广烤烟、 甘薯等作物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有效途径,降低中药材病害发生,提高中药材品质。 建设和培育一批集中连片的中药材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大户, 提升中药村的产量和质量。

4.4 提高社会化组织程度

利用库山乡、东莞镇、碁山镇、招贤镇等优势产区,结合该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活动,积极开办村级、社区合作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药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 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规范要求,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4.5 打造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根据《莒县“拥河发展”行动规划》等发展规划,立足莒县中药材资源、生态条件和“莒县丹参”“莒县黄芩”的品牌优势,规划建设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成立乡镇电商服务点,着力培养电商人才,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推动农业经营主体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统一标准、品牌和销售,打造“地标+电商+合作社”的产业模式,让中药材产品优质更优价。 根据山丘区地理、生态条件,探索发展金银花、艾草、何首乌等多种中药材及花椒、辣椒等的种植,不断丰富“药谷小镇”产业内涵,示范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县区,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成规模、上档次。

4.6 推行品牌培育

下一步需加大力度, 组织中药材企业走出去参加展销会、推介会,在提升“莒县丹参”“莒县黄芩”知名度的基础上,争取培育新的品牌;引导企业参加全国中药材名优产品、全省农产品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增强品牌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莒县山乡黄芩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钟灵毓秀 千年莒县
《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从“直过”到“跨越” 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1949~2019从“直过”到“跨越” 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
揭掉山乡的贫困封印
莒县高中化学微格教学展示在莒县四中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