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德内涵辨析及其当代使命
2021-12-25刘永辉
刘永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自古就重视道德教化,重德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就是一部尚德修德和对道德不断强化的历史,中华文德隶属于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一环。在士、农、工、商的耕读文化中,中华文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丰富和完善,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德的内涵也应与时俱进并承载新的使命任务。因此,加强中华文德的相关研究,对于规范文艺工作者的道德行为、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 “文人”的概念辨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和“德”是紧密相连的。西汉刘向在《说苑·修文》篇中指出:“文,德之至也,德不至则不能文。”说明“德”是一种内在修养,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德”才能“文”。“文”只是“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无德之人不能“文”。“文”由“德”决定,并为“德”这个内容服务。因此,在研究中华文德之前,必须先要对文人的概念进行廓清。文人的范畴在古代和当代差别很大。不同历史时期,“文人”的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概念
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概念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广泛使用于特指、专指、类指、泛指等四种语境。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摛锐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这里的文人就是特指能著书立言之人。东汉王充《论衡·轶文》篇中提到,“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也”。王充认为文人应该具备以上五种道德操守和道德准则,才能成为真正的文人。学习经典、继承传统、著书立说、议论朝政、传播美德等要求就是对文人的范围界定,这里的文人就是专指有较高造诣的读书人。唐代《意林·论衡》篇:“夫能说一经者,儒生;博览古今者,通人;采掇书传能奏记者,文人;能精思著文,结连篇章者,鸿儒。”这里的文人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儒生或通人,而是类指水平、造诣达到更高成就的一类读书人。文人也有泛指的用法,此时一般和墨客连用,泛指读圣贤书以求取功名的读书人或官宦人士。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这里的文人和墨客连用,就是泛指封建社会中会写文章的读书人。综上,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多指那些有较高文化造诣和代表社会道义的知识阶层中的精英分子,与现代“知识分子”概念的核心意义相近。
(二)当代社会中的“文人”概念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文德一般是指狭义范围上的文德,即专指文人之德或文化之德,但是文人的概念早已超越了知识分子的界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逐渐发展壮大,从事文艺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当代文化产业体系逐渐形成,文化创作手段和文化传播途径越来越丰富多样,文人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文人的应用范围明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会写文章或著书立说的读书人的界限,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范畴。当代的文人主要是指文化、文艺或文字工作者。简言之,凡是以文化创作、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为职业的文艺工作者均应列为文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广义范畴,即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全部成果,包含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职业分类这一视角来看,文艺工作者是与工人、农民、商人、医生、教师等职业身份相并列的职业群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属于第二大类,即专业技术人员,这类群体主要指文艺界、宗教界、影视界、教育界、传媒界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二 中华文德的内涵辨析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倡导和培育文德,中国传统文化与丰富的文德思想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不同主体来说,文德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对最高统治者来说,文德是王道;对官僚阶级来说,文德是治道;对普通读书人来说,文德是人道。韩愈的“文以明道”、张载的“文以载道”思想深刻揭示了“文”和“道”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文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内涵也十分丰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和同质化。
(一)中华文德的广义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文德一般与武德、武力或武功相对,指文治之德。《淮南子·兵略训》载:“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这里的“文德”指的就是文治之德,与“武德”相对。《说苑·指武》载:“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西汉桓宽所著《盐铁论·险固》载:“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周之致远,不以地利,以人和也。百世不夺,非以险,以德也。”这里的“文德”指的是礼乐教化之德,与“武力”相对。《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言武功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水经注·鼎铭》载:“咨度礼则,文德铭于三鼎,武功勒于征钺。”这里的“文德”与“武功”相对,也是从广义的范围来讲的,强调的是一种治国之道,指文治武功中的文治之德。中华文德在这里就表现为注重礼乐教化,反对穷兵黩武的仁政思想。
文德和武功是古代统治者追求内圣外王的两种手段。一方面,文德是实现王道的重要手段。王道是为君之道,主要是君主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这里强调的是君主用道德且施行仁义可以使天下归服。《论语·季氏》载:“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里的文德主要指的就是采用礼乐教化、以德服人、以文化人等统治手段,使四方归附。《前汉纪·孝元皇帝纪下》载:“天地常道也。先王之道,上教化而下刑法,右文德而左武功。此其义也。”这里把文德和武功视为国之二柄,先有文德,后有武功。《汉书·刑法志》载:“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这里讲的是古代帝王必须把追求文德放在首要地位,用礼乐教化百姓,把文德视为成就帝王之业的利器,而武德只是文德的辅助手段。这里强调中华文明之所以有广泛的影响力,不是通过穷兵黩武、滥用兵力或领土扩张等武力手段来施加影响,而是通过中华文德怀柔四方、礼乐教化等内在品质来潜移默化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也集中反映了儒家“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另一方面,对统治阶级来说,文德在治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江汉》载:“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说的是施行文治,广被德政,让美名远播,这里主要强调了文治之德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综上,广义的中华文德是内圣外王之利器。
(二)中华文德的狭义内涵
一方面,从狭义上来说,传统文化中的文德一般专指文化之德。文化之德包含文化创作之德、文化传播之德和文化继承之德三个层面。东汉蔡邕在《篆势》中提到“嘉文德之弘懿,蕴作者之莫刊”,指的是创作书法作品时要以“意”论书,重视笔意,追求书法的形态美,文字、书法均要载道、弘扬文德。显然,此处是指文人创作之德。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倡的“文以明道”思想,是指文化作品要传承、弘扬正道。宋代理学家继承和发扬了韩愈“文以明道”的理念,进一步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思想,北宋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道:“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周敦颐“文以载道”的思想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这里的文化被看作承载和宣扬儒家之“道”的工具和手段。显然,这里的文德指的是文化继承之德和传播之德。鲁迅在《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中写道:“又不幸而榆关失守,热河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讲文德的也有,骂人固然可恶,俏皮也不文明,要大家做正经文章,装正经脸孔,以补‘不抵抗主义’之不足。”[1]这里,鲁迅把文德看成文化传播时应该具备的文明道德。因此,狭义的文德可以用来指示文人在文化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从狭义上来说,传统文化中的文德也可专指文人之德。《易·小畜·象传》载:“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讲的是君子应该追求文德才能称其为君子。东汉王充《论衡·书解》载:“人无文德,不为圣贤。”可见,文德是圣贤之人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王充在《论衡·须颂》中还说:“国无强文,德暗不彰。”国家缺少擅长写文章的人,帝王的功绩就幽隐而不显著。因此,文人应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彰显统治阶级的治国之道,这是从文人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应该努力的方向来说的。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道施》中说道:“纯知轻思则虑达,节欲顺行则伦得,以谏争僴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则文德。”这里讲的是对文人的道德要求,即明礼义,文德至矣。因此在古人看来,文德是文人能够成为君子、贤人或圣人的价值追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狭义的中华文德经常和圣贤之道相提并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文德的认识渐趋统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自此,立德、立功、立言一直被士大夫视为毕生的追求。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进行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张载《横渠语录》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被封建文人奉为终身追求的金科玉律。儒家讲求立言以传后世,这成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三不朽”和“横渠四句”的阐述表明了道统、政统和文统的辩证统一,可谓先贤对中华文德的凝炼总结。
(三)中华文德的当代内涵
1942年5月,毛泽东在谈及文艺的创作导向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2]此次讲话在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回答了创作方向、创作原则等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一时间,革命文艺蓬勃发展,激发了广大军民的革命热情,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结出的硕果,革命文化与革命历史紧密相连。弘扬革命文化、牢记革命历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艺主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文德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坚持传统和现实相结合,通过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和交锋,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的中华文德是对传统文德的扬弃和发展。在当代社会,中华文德就是指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进行文化创作、传播和传承过程中所应具备的道德规范,是对传统文德规范的新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已经从之前的渴望站起来、盼望富起来,发展到了希望强起来的新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主线。具体到思想文化方面,就表现为人民对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迫切,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渴求愈发强烈。如何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做到立足传统、扎根现实和面向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课题。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德,使其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焕发新活力、发挥新作用,也是摆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面前的新要求和时代课题。
三 中华文德的当代使命
当代中华文德是文艺工作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新时代赋予了中华文德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中华文德的传承和发扬,必须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新时代赋予了文艺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
听党指挥就是要拥护党的领导,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听党指挥是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与制度保障。首先,听党指挥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为政治服务,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文化必须从属于统治阶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心中始终牢记的宗旨意识,反映在文艺创作上就表现为一切文艺都应为人民而作。简言之,文艺创作的立足点与党的立场完全一致。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自觉站在党的立场上,拥护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创作与时代同向而行的好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其次,听党指挥就是要爱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二者始终是有机统一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做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统一。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用中国话语体系和话语范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宣传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精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文艺作品,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把服务、满足和实现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作为使命职责,把广大人民作为创作主体,接受人民的评判和监督,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首先,服务人民要以深入生活为前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来源于生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文艺的直接创作来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谈及深入生活创作文艺时,习近平总书记有许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在强调文艺创作要平实时,他曾指出,艺术创作脱离了脚下坚实的大地,就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强调文艺创作要走进人民的生活深处,要建立在感悟人生冷暖、体验生活艰辛的基础之上时,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5]。简而言之,文艺创作的导向应始终坚持既来源于人民生活,又服务于人民生活;既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又提升人民道德水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其次,服务人民就必须紧随时代。文艺是反映时代的晴雨表,代表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引领着时代风气。文艺作品必须坚持问题意识,了解群众疾苦和百姓需要,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的进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6]。每个时代都有其使命和任务,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随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发展和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服务人民就必须要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作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紧贴人民需要的优秀作品。
(二)以文弘道,坚持真理
文艺工作者应把“以文弘道”作为使命任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文艺实践,唱响主旋律,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首先,“以文弘道”必须要坚持走正道,不走邪道、歪道。所谓“正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康庄大道。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以载道”,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次,“以文弘道”必须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前进道路上,要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以文弘道”的根本方法,坚持“继承传统、突出当代、中国元素、国际表达、尊重规律、科学发展”[7],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文艺产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辩证统一,拓展新的时代内涵,拓宽现代表达形式。
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坚持真理。首先,坚持真理必须要“立正言”。“立正言”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正道”,反对在文艺创作中歪曲历史、亵渎崇高、宣扬暴力和封建迷信等。应始终坚持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统一,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坚守基本的道德良知,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其次,坚持真理必须要“行正道”。文艺工作者肩负着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引领、道德教育等重大任务。因此,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传播和继承等具体行动中,必须站在为国为民负责的高度,把对国家的认同、对人民的情感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作品,以文化人、以德化人,切实担负起“行正道”的使命任务。同时,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作和传播的实践中应以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坚持知行合一,不能浮躁,不急功近利,时时刻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目标,努力创作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
(三)传承文脉,推陈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传统文化时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8]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要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把“传承文脉”作为自己的使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色,为中华文德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也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立足传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吸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把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守护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极适应国家和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文化创新,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文化不是躺在书斋里的学问,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不进行文化创新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在近代历史上,我们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因此,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文艺工作者必须把推陈出新作为使命任务,对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进行创新性吸收、创造性转化和时代性表达。如果躺在“象牙塔”里不敢走出来,或者文化保守、故步自封,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时代所抛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杜绝拿来主义;遵循开放包容的基本理念,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摒弃盲目排外主义;贯彻创新、共享等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
(四)修文炼艺,弘扬正气
修文炼艺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文人应该刻苦钻研、追求质量、打磨精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文艺工作者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时代精品。文艺精品的“精”,主要体现为精湛的艺术、精髓的思想、制作精良的优秀品质。通览古今,千古名篇无不是倾注心血、厚积薄发的产物,传世佳作无不是思想深邃、发人深省的显现。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在撰写世界名著《包法利夫人》时,为了把某一页写好,花费了5天时间才让自己略显满意,而在撰写“客店”这一章节时,花费的时间超过了3个月。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也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耗费毕生心血才创就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无数名家正是发扬了这种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最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进行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期待的文艺创作,打磨精品、追求质量,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勇攀文艺高峰,丰富和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种符号,传递着人类的文明、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宣扬真善美,摒除假恶丑。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把弘扬正气作为自己的使命。一方面,从“弘扬正气”的内容层面来看,弘扬正气的核心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意志。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作导向,传播高尚道德情操、反映健康生活情趣、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弘扬社会“正气”。另一方面,从“弘扬正气”的主体层面来看,文艺工作者要安贫守道、坚守良知。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以文化人的前提是要以德服人。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要有底线思维,要注意维护公共形象,不媚俗、不低俗,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黑恶势力低头,要有抵御诱惑的定力,在创作、传播和继承等实际行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播社会正能量,伸张社会正义。弘扬正气的核心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道德自觉。如同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只图回报一样,文艺工作者不能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文化产业是为人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的第一要务是服务人民,而不是赚取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文子·上仁》篇:“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取安。”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安贫守道、扬正祛邪,在服务社会、获得人民尊重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做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四 中华文德的核心是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德的根本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首先,“文化自觉”是弘扬中华文德的基础。从职业角度来说,文艺工作者首先要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其次,“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文德的核心。作为一种文化信仰,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文德的深层力量。文艺工作者对所从事职业的自信主要是通过文化自信来体现。文艺工作者只有信念坚定,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只有扎根基层,创作的作品才能“真实”,才能反映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真理的力量。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守住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阵地,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再次,“文化自强”是弘扬中华文德的终极追求。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主要有三种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凝魂聚气的精神命脉;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革命作风,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体现文化自信的精神标志。文艺工作者在弘扬这三种文化时,必须做到思想上认同、信念上坚守、行动上弘扬,坚持正确的文艺导向,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坚守文化工作战线,宣扬真善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精神共识,使其转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真理性力量。
综上,中华文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要坚持文化自信,文艺工作者应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德的使命任务,化自信为信仰、化信仰为力量,立足当下、面向长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征程中主动作为、行稳致远,担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