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自省与担当:从《弟子规》到国学

2021-12-25李胜利李金云

关键词:弟子规国学传统

李胜利,李金云

(兰州理工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一 《弟子规》的尴尬

《训蒙文》,由生活在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山西落第秀才李毓秀(1647—1729年)编写,当时编写的具体目的、用途和适用对象,现在已不可确考。后来,一个同样籍籍无名的儒生贾存仁(1724—1784年)对《训蒙文》加以改造修订,并更名为《弟子规》,使之成为蒙学读本。《弟子规》在“总叙”中,开宗明义,指出“弟子规,圣人训”。内容大多改编自《论语》《礼记》,以及朱熹编纂的《童蒙须知》等传统文献。如《礼记》说,“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弟子规》中对应有“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童蒙须知》说,“凡人弟子,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弟子规》中则化为,“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等等。《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序,下分七个部分。全文共360句,1080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纂而成。其核心思想是训育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弟子规》从清朝中后期起,成为儿童启蒙读物。其“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行”,“使蒙稚之民咸知大义”[1]。

就是这样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在当代,身份尴尬、地位尴尬、作用尴尬,而且正日渐成为全民瞩目、论争、相互贬斥鄙夷的风暴之源。而《弟子规》的这种尴尬遭际,正是古典文本在国人对待传统、面对现实、绸缪未来的大是大非之辩中的典型范本和微缩景象。

《弟子规》的尴尬,源于现实中的人们对其持有的认知理念、价值判断与情感倾向性。《弟子规》来源于传统中国,尤其是来源于专制主义鼎盛时期的明清时期,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原罪和价值非议。同时,这个来自古典中国的文本,因为脱离了当时的权势利害与语境,成为一个纯粹的靶子,不得不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基于各种现实、势利甚至绝对主义、极端主义考量的攻击。对于《弟子规》的评判,更多体现出现实生活中无力对抗平庸之剑和势利之眼的人们,对一个具有代表性具体文化文本的情绪发泄和变相解构。《弟子规》未必是怪胎,而对《弟子规》的各种大相径庭甚至水火不容的态度和断言,才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可怪之处,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与警惕。可以说,传统文化,还较少因为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全民公论的话题,出现旗帜鲜明两军对垒的局面。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关于文化、精神和心灵层面的话题,将日益成为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这种激辩、论争将会更为深刻和持久。这当然是好事,简单的否定与肯定,必然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缺陷。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个社会能够一分为二、客观理性,甚至多元地看问题才是本质力量强大的表现。

文本意义的产生,影响因素极为多样,简单的理论描述,可以理解为世界中的文本(社会、时代的因素)、文本中的世界(内容自身的因素)、读者(解读意图的因素)、作者(创作意图的因素)等等,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双向甚而多向度的相互作用问题。实际生活中,除去正常的但几乎是平庸无聊的内容,有意为之的言说中,更多的话语表达,则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很多的用意,都是文本之外,或者语境之外的因素主导了话语本身。对《弟子规》的评价就是这样,来自历史的成见、怨言和担忧,以及信任的危机等等,共同形成了现在一方面类似鸡同鸭讲的隔膜,另一方面又随时不惜兵戎相见的不妥协局面。

目前对待《弟子规》的态度,可以说是多元存在,见仁见智,但泾渭分明、各执一端的情况最为普遍。一方面是大力提倡,唯恐不够尽力。在充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政方针以及海内外华人共同推动的重建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对《弟子规》的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各地地方政府推动的文化传播项目,大多数把《弟子规》看成必选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不论学前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阶段,都把《弟子规》列为基础内容。另一方面,反对的声音同样强大。比如,山东省教育厅于2010年10月专门发文,要求在中小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特别说明,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随即,反对此项行政命令者在网上发文。《弟子规》充其量,不过是“清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儿歌版”[2],“他们哄骗乃至强制少年儿童读腐朽的《三字经》、《弟子规》”[3]。在学术界和民间,对待《弟子规》的态度,一样的俨然两军对垒,水火不容。

对《弟子规》的批评,可以梳理概括出几种典型的形态:第一种批评是世俗派的出身论。认为《弟子规》作者出身卑微,文本配不上经典。编写者和修订者同为山西老乡,都是普通秀才,一生籍籍无名,没有其他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成就,立意多编砌前人言论,原创不足,属于“粗制滥造”。这种论调,基本不值一驳。文本作者出身卑微或者高贵,不是讨论一个文本自身价值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出身论、血统论思想,今天更要不得。至于编辑前人言论,更是这个文本的特点所在,文化需要的就是传承,没有对前人的继承,既没有《弟子规》的今天,更没有中国文化的今天,乃至明天。

第二种批评是社会文化精英们的未雨绸缪论。这些历经世事和高瞻远瞩的人们,最担心的是《弟子规》可能成为权力规训的先声或教条。规矩的意义一旦变异,自然会成为党同伐异的“搅屎棍”,让好不容易赢得的社会公平正义、人身权利重新回到君君臣臣发挥到极致时候的人身依附关系,回到人成为规矩、规训的奴仆的年代。笔者认为,这一点是所有批评意见中最为恳切、最为卓著的远见,也最为宝贵最为值得正视。

现如今,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规矩。《弟子规》就是讲规矩。规矩没有什么不好,它不仅仅是规范、规训,骨子里,它体现的是人类在漫长的风雨如晦的生存与生活中,积淀、累积的生命智慧与宝贵经验。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心、人性、天道、自然的一般规律,做更好的生灵,过更好的人生,让我们过得更好。不论什么民族、国家,但凡称得上文明的东西,其最终的意义,都在于要让人过得更好,把人的价值和存在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上,使人更成为人。这是对于文化与文明的一个基本判断标准。

特别要说明的是,所谓规矩,应该是经验与智慧,来自生存和生活本身。而上升到社会层面的规矩,则更是社会公民集体生命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这些源于生存生命层面的宝贵经验与智慧,以及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与智慧,为广大生命个体谋福祉的共同意志转化而成社会规矩。这些规矩,最后还要落实为个体生命具体实际的真实过程,而远非来自那些自我授受自我膨胀的权力,更不是福柯所指出的,权力飞扬跋扈的规训与惩罚。

第三种批评是说,《弟子规》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勿”,有43处之多。背离了儒家精神,是一种成人本位而非儿童本位的文本。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但也不能绝对化。我们只消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

《傅雷家书》,是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楼适夷在为其写的《代序:读家书想傅雷》中说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而据叶永烈统计,“从1981年至今已经21次印刷”,“总印数超过了一百余万册”[4]。

但《傅雷家书》仍然脱离不了说教与“勿”。如傅雷1954年8月16日晚写给傅聪的信件中就这样讲: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子,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8]。

这里面除去深情缱绻之外,仍然是太多的“勿”。因此“勿”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家庭、学校的教育,秉持的一方面是正向的道德高标引导,一方面是底线式的最低要求的规矩明示。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我们的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只有道德高标的宣讲,没有脚踏实地的底线警示。一个好的官员,首先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一个好的人,首先是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的人。“戴着镣铐跳舞”,是艺术,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人生最基本的真实状态。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我们的世纪病。

《弟子规》语言简练,但道理深刻,充满人生的宝贵经验与智慧。比如说穿衣,“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那些猎奇炫富、暴露失体的衣着打扮,正是缺乏基本常识规矩的表现。说尊敬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今天,那些在大人跟前懒洋洋、牛呼呼,或者半死不活、爱搭不理,凡事无所谓的孩子比比皆是。再如“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动辄父子反目、亲人暌隔的情形同样在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果说,《弟子规》不是以孩子为本位,我们干的以孩子为本位的事多了,更多的是培养出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弟子规》寥寥数言,直抵真相。教育,需要启发、唤醒主体作用,激发主体能动性,这种主体性,应该体现为自我意识中真、善、美的性情和符合社会共同规范言行的培养和建设。“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里就这么说,《论语》里这么说,同样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弟子规》确实有很多问题,或者说,值得我们质疑的地方。比如,有人一口气提出来反对儿童读《弟子规》的六大理由:第一,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弟子规》的语言形式属文言文,幼小儿童很难接受。第二,从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讲,《弟子规》中多处内容体现了封建奴化思想,不利于幼儿独立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三,从教育方法来讲,死记硬背的方式不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式。第四,从《弟子规》核心价值观来看,它所宣扬的是成人本位、长者本位的价值观,与现代教育倡导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背道而驰。第五,用《弟子规》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启蒙,培养不出道德的国民,也读不出道德的中国。第六,让幼儿读《弟子规》之类的所谓经典,属于典型的“超前教育”[6]。这些理由,的确不是没有道理,值得以《弟子规》为荣为教本的人谨慎对待。总体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的“拿来主义”,是我们理性、恰当对待《弟子规》以及传统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应有的态度和原则。

《弟子规》或许不是最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文本,也或许不是经典,但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代言身份自居的“国学”,在今天,是同时遭遇褒扬和非议之盛,最具象征性的文本之一。

二 国学的所指与能指

《弟子规》的尴尬遭遇,上升到“国学”层面,情况如出一辙。

“国学”一方面大热特热,成为时代的显学,但同样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广泛尖锐的质疑。李零直言不讳,认为“国学”是一个混乱的概念,一个可笑的概念,“国学多国渣”[7]。费秉勋则说“我就不喜欢动不动叫‘国学’,我认为现在已没有国学了,国学已经消亡了”。“现在全国上下称说‘国学,国学’,都是空喊,是‘皇帝的新衣’”[8]。袁伟时说,“所谓国学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准确和不恰当的表达。学术无国界。日本人造出‘国学’一词,旨在压抑外来的儒学和佛学影响,抬高本土的神道和武士道。中国人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鼓噪,意欲何为?”[9]林夕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国学”概括,可以找出一个统一的宗旨,甚至可以找出一个中心,“国学”就是围绕着“道”或者“气”或者什么类似东西,再笼统地造就一个西学,进行一个滑稽的二元对立,这才是对中国传统学术最大的自我贬低。一代代学人的思考、辩论、砥砺、传承、变革、书写,就以这样的方式,最后被缩水和偷换成“国学大师”的几本畅销书。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国学变成了一个筐,里边装的尽是些职业骗子、鸡汤厨子、无耻神棍、邪教胚子[10]。许锡良更说,国学就是用来阻止中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阴谋,也是用来对抗“以人为本”的阴谋[11]。

对于这种互为敌忾、势不两立的状况,我们在《弟子规》的遭遇中已经作了分析与说明。党圣元指出,国学问题“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当然有它比较复杂的社会上、政治上、文化上以及经济上的原因”。“在对国学的理解和界定上,分歧也是非常大的。当讨论的、议论的、对话的各方对所谈论的这个对象的概念界定不一致的时候,实际上是会影响到正常对话、正常交流的”[12]。

心平气和的讨论,首先要回到原点,弄清楚“国学”的本义,国学的所指与能指。什么是“国学”?《周礼》有载:“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也说“国有学”,《周礼正义》说:“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学府机构。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兴起于清末民初,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的通信中,就提到创办《国学报》想法。至迟从此时开始,国学之论,大兴于天下,举凡时人诸贤,在千年变局中,纷纷就家国学术存亡之道,各发己见。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所谓国学,只是一部分人的言说。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国学开始逐渐恢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国学”在现代的一般理解,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20世纪初,人们还用过“国故”“国粹”的概念,它们意义相近但有差别。对于国学的界定,有人以为,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观,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理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等。国粹派邓实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李思辉说,“国学不是游离于国民文化和教育体系之外的‘附着’,而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的思想集合,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和传统”[13]。这些界定都相对比较宽泛。

现在我们一般提到的国学,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学问,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国学的外延,狭义上包括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14]。广义上的国学外延,基本上包括了传统中国的语言文字、经学、史学、哲学、文学、佛教、道教、艺术,加上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包括医学、工艺、农学与建筑学)等内容。

但是,国学这样界定或者说规定了以后,还有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国学到底是传统中国之学,还是中国之学?如果是传统中国之学,那么,现当代的中国学术是国之学,还是西学,或者别的学问?所以,王富仁说,“国学”这个学术概念在迅速扩大着自己影响的同时,也遇到了包括中国现当代诸学科、数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现代逻辑系统的诸学科及其专家与学者的公开的或心理的抵抗。但是,“国学”既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学术,就不能将这些学科排斥在自己的范围之外[15]。

而如果说国学是中国之学,那么,现当代的很多中国学术,又都来自西方,无论理念还是方法,都是舶来之物,现在要将其统统称之为中国之学,明显有剽窃贪占的嫌疑,不要说我们不好意思,西方人也不会答应,显然我们会惹上极大的麻烦。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国学”之谓,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先天的逻辑缺陷。这是“国学”发展壮大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阻碍和困惑。刘梦溪也说:“国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学术大家们有的有所保留,连写《国学概论》的钱宾四先生,都说过这个词前无承继,将来恐怕不容易成立。马一浮也说过这个词不够恰当”[16]。

当前,学术界对“国学”究竟是什么确实仍然存在争议。即便是在“国学”是“中国学术”或“中华学术”的国内简称的认识之下,一些学者认为,国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之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推动我国和世界学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国学应该是“治国平天下之学”。如果是前者,那么意味着国学对于中国学术无所不包。而如果是后者,那么国学指的是治国理政的学问[17]。国学乘着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机遇,发展突飞猛进,重要性日益凸显,以至于社会需求大增,一些先行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开办国学专业、国学院了,但国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如何界定内涵,厘清外延,还远远没有搞清楚。

另一个问题,就是如同道教的产生基于佛教的东渐,国学的出现,则是基于西学的逻辑,而现在的大热,则是因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日益成真。这一出发点,无疑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成事,亦可败事,既可保卫和平,又可能挑起事端。

国学,最简单的理解,顾名思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学术。国学,即以区别西学,是体现了中国人的语言思维与表达的方式,中国人的情感模式、生命态度、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及对世界的看法、认识和理解。同时,国学还具有一种潜在的情感色彩和价值评价,有着“它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学术”“是与我们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等微妙的含义[18]。国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带有抵御意义建立起来的概念,在当时,很多学者在“国学”这个学术概念中感到了自己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从精神和文化归属上支撑了他们的学术研究。但是,国学的提倡者没有充分估计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所能够起到的正面推动作用,而更多担心的是它的负面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学在其出发点上、立意上,不可否认,有着明显的排外主义色彩。

国学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解决自身的逻辑起点问题,要消除排外主义的初始立场。否则,发展越迅猛,问题就会越多,尴尬亦会越多。

仔细比较起来,关于中国传统及其继承与弘扬,最为恰当的一个概念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刘梦溪也说:“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19]。事实上,国家层面的具体行动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两相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概念上更准确更具亲和力,也更强调广泛性、包容性。而“国学”更强调学术性和体系性,再加上概念的历史沿革因素,学术机构就更习惯更倾向于使用“国学”这一概念。

三 国学的价值与意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与文化担当

(一)文化自信

国学尽管遭遇尴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质疑。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代表,其坚守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努力有目共睹,难能可贵。

尼克松20世纪80年代曾扬言:“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钱理群在自己的《追寻生存之根》中,专门谈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当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块土地一无所知,对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于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时,就在实际上失落了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成为‘无根’的人。”也正是出于“根本性的忧虑”,钱理群提出了“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样的命题[20]。

如何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如何认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如何界定我们是我们,而不是他者?文化血脉便是最好的、最无可隐匿无可混淆的族群、家国的精神标志与基因。而文化自信、精神自强是我们无愧于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和制胜之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22]。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23]。

国学,是中国文化、中国学术的代名词,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最为核心的、最为重要的精髓和本质。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是千万年筚路蓝缕锱铢累积的结果。即便一百多年急剧的屈辱,曾经导致中国人对传统的质疑,甚至改弦更张选择导致千年之大变局,但是,放弃自己,走别人的道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不应该是我们的选项。不论西方文明,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必须落实到、熔铸于实实在在的中国土地和中国基础之上。

国学要传递给今天中国人的,毫无疑问,应该是生而为中国人的精神自豪、文化自信,以及千百年来在大自然的风雨飘摇和人世间的血雨腥风中毅然坦然的生存策略、智慧的自信和勇气。

国学的价值与意义,使命重大而光荣,那就是——抚慰我们的乡愁,安放我们的今生,引领我们的未来。

李零说得好:“研究传统,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对中国传统,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天是中国的天,地是中国的地,人是中国的人,根本用不着气短。我们的文化资源,世界任何地方都比不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着有血有肉的中国生活,用中国人的语言、中国人的体验,写中国自己的历史,这是最大的优势”[24]。

(二)文化自省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中,国学不能缺位。目前,国学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地凸显在当代文化建设的现场,凸显在当代中国人文化生活的现场。但是,发展国学,应该以强烈的文化自省精神贯穿始终。

其一,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重视和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绝不是为了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代替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基于历史和现实、理念与实践的全民族的共同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当今最先进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事业的基本理论思想。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高度融合、会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二,发展国学,更不是复古式地完全回到传统文化。文化上的复古主义在中国有漫长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上的复古和政治体制上的复辟均是没有出路的。1840年以来的中国实践更表明,仅仅依靠传统文化,在当时条件下不能使中国强大,不能使中国现代化,不仅不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有被驱逐出世界民族之林的危险。在今天,更不能期望仅仅依靠传统文化就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别样的现代化道路。我们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只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资源,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下,保持民族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三,对以发展国学为幌子,开历史倒车,近乎无聊的行径,我们更要高度警惕。海外提倡国学最卖力的所谓新儒学派甚至提议改造国家机构:由通儒院、国体院和庶民院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儒学之徒组成通儒院,孔子后代继承国体院领袖,大众选举产生庶民院。权力机构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儒家神圣合法性的首要地位”[25]。甚至有强调以孔子纪年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的文章《白鹿原、〈白鹿原〉与儒家文化和关学》,原载于2016年第3期《孔学堂》杂志(中英双语),在文章的最后,就用了双纪年——孔子二五六七年丙申腊月十三日丁酉,公元2017年1月10日。康晓光也喜欢这样。还有提议以黄帝纪年的。诸如此类近乎梦呓的腐朽做派,尽管让人作呕,但因为打着“我们”“国粹”的旗号,并非绝对没有市场,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决反对。

其四,要对传统文化中的诸多负性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好,来自悠长的中国历史,其中混同了太多的糟粕和垃圾,其中的问题多多,负性因素多多,陷阱多多。我们知道,鲁迅讲过的“吃人”的历史,柏杨讲过的“酱缸文化”,李宗吾讲过的“厚黑学”,以及那么多的生杀予夺、欺凌跋扈,甚至无耻下作,包括张鸣所说《二十四孝图》里半是矫情半是绝情,无一不是传统文化,国学中的重头戏码。只有彻底剔除了所有非人性非人文的残渣余孽,国学和传统文化才可能焕发生机。

其五,推广国学的最大的危险,还在于先天逻辑问题可能导致负性结果。那就是,极端主义的国学,必将导致在对外关系上,唯我独尊、目空一切、夜郎自大,对内文化建设上尊圣宗经,社会层级上讲究尊卑等级,这种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毫无疑问会禁锢甚至败坏人们的精神思想和社会创造力。事实上,国学虽刻意区别于西学,但实质上是“国将不国之学”,不中不西之学,不新不旧之学。可以推见,过分强调区隔,甚而恶意竞争对抗的结果,完全有可能使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所能够起到的正面推动作用,因为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刺激,非但没有彰显出来,反而引起反弹,增加了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阻力与危机。

其六,“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课融合,更为有利于现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泽厚提出,公民教育课程比《三字经》重要。公民教育课程是现代社会中培养合格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伦理秩序的课程。作为未来的公民,如何让孩子讲理性、守秩序、尊法律、护公物、明权界、别公私,以及具有自由、平等、独立、人权等等观念,这是现代教育必备的功课。《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典籍宣扬孝亲敬师、长幼有序、勤奋好学、尊老扶幼、借鉴历史、重视经验等等,同样是人之为人的优秀品质。公民教育和“国学”教育要做的,就是使此两者古今会通,和谐交融,助力青少年成长。而两者之间可能的差异或冲突,应结合现代实际生活的需要进行整合与扬弃。总之,“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课必须以现代生活为基础和依据,合乎现代法治和现代社会性道德的约束。

(三)文化担当

国学需要给21世纪的国人提供文化自信,前提是对国学的优缺点有足够的自察与自省。同时,发展国学,国学应有的文化担当,应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独特自立的文化使命担当。《民报》第7号所载《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26]。1935年1月10日在《文化建设》上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十宣言”)指出: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27]。要“用批评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检阅过去的中国,把握现在的中国,建设将来的中国”[28]。

学以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20世纪初的学者们,在谈论国学的时候,就是为着奋发图强的,为着中国人的,以及中国人的家园的生存与建设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更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品格。这一现实品格,最主要就是甄别传承好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建设发展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独一无二的、有鲜明中国印记的文化模式和类型。

第二,与世界文化和谐共存的胸襟与担当。国学,或者说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绝不是虚构过往的辉煌,炫耀曾经的荣耀,更多的是基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上的现代化建设,基于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在地球村这个命运共同体和谐发展中的价值与贡献。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抱残守缺,而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贡献出属于东亚文明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进而作为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独有模式,为人类文明迈上更高的台阶作出应有的努力。这就意味着,国学需要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形态,面对世界文明的各种形态以及各种挑战。唯其如此,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胸襟与超越性。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世界也好,社会也好,人心人性也好,都是复杂多面多元多层次多结构的,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学说知识技能,或者文化文明,能够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多元共存,多极发展,这是世界、人类存在的本相。国学,在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与价值的同时,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和异己的思想、文化、学术派别的质疑、批判、竞争中求得发展,但这绝不是相互歧视、压倒、颠覆和消灭,而是可以在论争中相互沟通,实现彼此的了解、同情和理解”[29]。

数十年来,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不脱离开世界大势世界潮流来孤立地考虑自己的问题”[30]。

尽管人类在各个层面,包括文化方面、文明方面有很多不同的东西,但在基本的生存、发展、普遍性的基础价值,乃至精神上追求美好人性修养等等方面,人类的共同之处超过不同之处,远远不是简单地以地域、种族、国家、民族就能截然分割区别的。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一种最低级粗暴最不负责任的认知和判断。国学要发展要被认可被尊重,前提是,“当前我们重建传统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人类文明当中一些共性的东西、共相的东西,我们也不可以例外”[31]。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明的共相比异相多。而从建设的、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

曾经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或说法,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文化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优秀品质,被联合国认可,可以修正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然而,事实是,各种文明几乎都有类似的格言。犹太教如是言:“你不愿施诸自己的,就不要施诸别人。”印度教这样说:“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圣经·路加福音》云:“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穆罕默德曰:“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32]。各种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各民族人民的基本人性在最高意义层面来讲,应该是相同相通的,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

东西方文明各有参差,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简单的设计以此代彼,以彼代此,均是一种无知因而无畏的妄想。国学要有与世界多样性文化和谐共存的胸襟与担当,努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通过文明对话,取长补短才是今日世界和谐、和平的发展之道。

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主张体现了中国学问的博大与精深和中国智慧的审美新境界。他认为,各种不同的文明都“各美其美”,但是最好的是能做到“美人之美”,进而如果是“美美与共”,那就能达到“天下大同”[33]。

今天,包括通信、交通在内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地球人的兴衰成败从来没有被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化、世界文明的明天与未来作出独特的更显中国智慧中国风范的贡献,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在当下的现实担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人汤因比曾说:“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38]。

猜你喜欢

弟子规国学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弟子规
弟子规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弟子规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