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021-12-24冯涛
冯涛
摘 要: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是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必须要大力加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文章以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为例,立足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背景,提出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运行及发展,提高学生升学与就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1-0064-03
目前,中职学校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中职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要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本文主要探讨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一概念于2006年11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该意见要求学校“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其实质是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在校内建设的适用于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中职学校联合企业建设了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但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最大的问题是产教难以顺畅融合,中职学校很愿意与企业合作,但“剃头挑子一头热”,导致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生产性”功能不明显,已建的实训基地大都从单门课程和单一功能实验出发,大多变为普通的实训室,缺少企业的参与和实际项目的融入,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脱节。其次,部分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不完善,实训基地缺少企业化的运行管理机制,无法让企业真正融入,体现不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优势,企业缺乏与院校合作的信心,在建立生产实训基地后没有依托基地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最后,实训内容受众面狭窄,实训岗位单一。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专业设置较多但合作企业有限,部分实训内容专业性较强导致受众面狭窄,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践需求,且学生无法自由选择实训内容与岗位,实训岗位不能和学生的专业完全地匹配。
三、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1.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推进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实训指导教师(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场所,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设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尤其突出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一进企业就能直接操作企业的各类设备。因此,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设立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企业场景中学习,把理论教学融合于实训项目中,每一个实训项目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归纳总结,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2012年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组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成立了校企贵州省龙瑞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由教师担任执行董事、经理、财务等管理岗位,学生作为员工,形成“老师是经理、学生是员工”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为学校的平面、网络专业学生开辟了新的实践场所,学生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生产,真正将实训变成生产,将作业变成商品,提升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展现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和社会影响力,为平面、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了项目教学与市场项目接轨,形成完整的实训机制,其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基础,在每个项目中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实际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运用和成长。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要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生产環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各门不同的项目化课程中运用不同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扎实推进产教融合
为培养高质量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对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对实现人才精准培养、解决好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对接等方面的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以“创业园”作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从创立伊始一直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2018年5月起,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园”实行“导生制”实训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校企业务管理分离,让学生成为主体,以学生指导学生,以老生带动新生,加快了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教学的步伐。从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来看,其搭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有助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推进与发展,产教融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的平台,也为企业培养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因此,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全面建设。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和发展,才能持续不断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3.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运作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校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注意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做一体化”是以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构建“边教、边学、边做”以“做”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充分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根本手段。该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实训、见习、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基于“教学做一体化”为指导的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因此,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不足,中职学校应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应用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教学中,通过设置典型案例,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手段,在高度仿真的一体化实训室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既可以马上让学生精确、规范地进行技能操作练习,又可以让学生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中学习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此外 中职学校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即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来购置一整套由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设备。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要紧追时代步伐,走在时代变革的最前沿,要不断更新实训设备,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跟得上社会需求,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多操作。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配备的实训器材要尽量缩小与企业的差距,尽可能提高更新速度,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中职学校要从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岗位需求出发,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企业培训为主体、校本培训为手段,形成“内培外练”的师资培养长效机制。中职学校要积极引导实训教师走出校园进入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当中,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并将专业教师下企业的经历作为该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等级聘任的必要条件。通过企业的生产实践,实训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具体岗位对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促进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其次,中职学校可以从企业中选聘一些技术水平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技师、工程师,并经过适当培训使其充分胜任实训教师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高超的技艺不能很好地传授给他人,所以中职学校要帮助实训教师尽快熟悉教师工作特点与要求,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过好教学关。最后,中职学校可以壮大兼职教师队伍,及时吸纳社会上急缺的优秀人才进入到教职工队伍中,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解决实训基地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四、结语
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奠定了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中职学校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学生升学与就业都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产、教、研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和实践锻炼,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黎青青.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2]储晶晶.中职服装专业产教融合的實践和探索——以家纺布艺工作室为例[J].职业教育,2019(05).
[3]张新国.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现代化建设刍议[J].现代职业教育,2016(05).
[4]钟秋梅.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5]杨晓红.校内实训基地生产运营与专业课程教学“三对接”实践[J].经济师,2019(03).
[6]张晓冬,袁向东.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7]利秀秀.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发明与创新,2019(01).
[8]袁文.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6(10).
[9]陈清.职业教育校企共建共享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
[10]张卉卉.中职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1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eng Tao
( Longl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uizhou Province, Longli 5512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the main plac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ant to cultivat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y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the school. Taking Longl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the schoo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base in the school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and obtain employment.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raining bas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