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影响研究

2021-12-24庞加兰张思亲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区块商业银行

庞加兰 张思亲 吕 鑫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0 引言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是市场资金配置的重要主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更是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渠道。当前政府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如何跳出传统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以及促进商业银行更准确地确定贷款者贷款资质、丰富商业银行信贷评价手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涌现出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大批技术手段,以银行为代表的各个金融机构正尝试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竞相提出金融科技发展战略,金融科技成为商业银行优化信贷审核业务的一条新路径。

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及应用的过程中,各银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金融科技解决了银行信贷中金融排斥、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于银行提升业务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金融科技也给银行业带来了利润降低、竞争加大的问题。研究金融科技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应用问题,有利于发现并解决金融科技发展应用于信贷业务上的困难,更新银行传统信息采集模式,提升银行业放贷精准性,提高银行业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在对国内金融科技和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要通过列举商业银行现行信贷业务发展困境,阐述金融科技具体定义,介绍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基于商业银行已经推行的金额科技应用信贷业务案例,针对金融科技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困难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1 文献综述

1.1 金融科技对信贷业务的影响

一方面,国内学者认为,金融科技将给银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如增加风险、减少利润。汪可[1]认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初期会降低银行利润、加剧价格竞争,使商业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增加。刘孟飞[2]认为金融科技的运用会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偏好,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风险因子的累积,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将不断增加,而且对中小型银行风险溢出的效果会更高;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应用于银行业又有先天的优势,是促进银行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严圣阳[3]认为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拥有光明的前景和未来。宫晓林等[4]提出观点:区块链技术可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阻碍。孙国茂[5]认为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在金融机构的应用有利于减少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皮天雷[6]认为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金融科技工具属性认识的加强,金融科技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更多的正向作用。邱晗等[7]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科技可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居民在存款时可有更多选择。银行负债结构也随着变化,存款比例下降,同业资金占比上升。姜增明等[8]认为针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如征信问题、动产质押问题,可利用金融科技提供创新手段,助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孙旭然[9]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向为出发点,把竞争作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信贷结构的中间路径,得出金融科技的应用有助于银行从优化信用结构和信贷期限结构两个方面优化信贷结构的结论。王一出[10]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和技术增信的方式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从而使一些创业型企业也可匹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要求,从而获得急需的贷款。徐晓萍等[11]认为金融科技有助于金融弱势群体进入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并提高信贷业务效率,推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信用结构调整。

1.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巴曙松等[12]认为金融科技应用到具体的实际场景才是关键之处。李思敏[13]认为商业银行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运用金融科技丰富客户线上线下体验,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依赖程度,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巴曙松等[14]提出商业银行应该顺应金融科技潮流,发展新的业务产品,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来打造更加透明智能高效的服务体系。孙娜[15]认为商业银行可通过树立企业级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现实的能力,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金融生态系统等措施,赋予商业银行以新生。谢治春等[16]认为不同规模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也不同,大中型银行大多会朝着闭环生态型或开放生态型银行发展,小型银行则大多会朝着细分市场型和垂直分工型银行发展。侯世英等[17]认为中小银行要做好转型与变革,需注意客户现实需要与金融科技的匹配程度,并不断完善金融科技应用的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陆岷峰等[18]认为商业银行应秉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并坚守不发生系统金融风险的底线,运用金融科技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金融结构调整,推动普惠金融思想落实。

2 理论概述

2.1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Fintech)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当前主要是指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成立科技金融委员会,并在2019年提出中国金融科技的三年规划。陈泽鹏等(2018)指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先发优势不明显、技术差距较大、金融科技人才短缺,顶层设计上也有待完善[19]。

2.1.1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的账本,是以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实现数据的生成、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区块链技术最主要的特征有去中心化、可追溯性、去信任化。尤以去中心化这一点颠覆了传统金融底层逻辑,通过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上传到链上,各方上传自己确定的信息,当超过51%的人确定该节点发生的信息,则该信息将被确定且不能更改,因此参加交易的各方可根据区块链上的信息缩小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信任度、减少双方交易成本,对于因信息不对称而被排除在传统银行信贷体系之外的企业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1.2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速度快、类型多、高价值、真实性5个特征。大数据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经验判断设立相关行为模型和量化指标,从而判定企业经营状况及偿债能力,比如可将用电量、燃气量等指标作为侧面因素纳入检测指标中,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地进行贷后审查以及贷后处理。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及海量的数据能不断推进我国征信系统的完善,相关企业也将获得一个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价,这也利于日后我国整个经商环境优化,极大降低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2.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及困境

2.2.1 信贷供求不平衡

银行的风险来源于信用风险,为了应对企业贷款风险,通常商业银行会选取具有优质的盈利能力且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放贷,如国企;同时各行业龙头企业或者与商业银行保持常年合作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状况的企业也是商业银行乐意接受的目标客群。贷款资源虽不断推向市场,但优质企业占据信贷资源的大部分,贷款资源相对稀缺。加之存在一定的金融排斥,一些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贷款难度较大,“长尾”客户很难得到银行信贷资源。按照传统风险控制及信贷评价标准,目标公司存在资信不完整的情况会使银行将这一部分企业排除在银行信贷体系之外。普通采集公司资信信息的方式存在着一定时滞,同时也容易发生逆向选择,核实信息存在较高的成本。对目标公司评价手段效果不佳、效率较低。因为缺乏足够的、真实的、不可篡改的数据支撑,很难对企业在贷前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一些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贷款时无抵押和担保的问题,根据传统信贷评价标准,很容易被银行放弃。但是对于国家供给侧改革来说需要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这一部分有潜质的企业,所以存在一部分资金供需矛盾。

2.2.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在银行信贷业务中,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不同。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品或有效担保,这也导致长此以往银行逐渐固化了提供贷款业务的守则。同时这种行业标准的固化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业务的影响,更加充分地获取贷款企业以及贷款人的有效信息亟待解决。

2.2.3 智能化水平较低

信贷业务的智能化水平也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得到提高。一般情况下,贷前信贷信息收集及处理大多依赖于人工。贷后维护也都依赖于人工收集信息、汇总、评估、判断风险、审议和决策,这一过程相对于现实情况的改变,信息更新的反应较为滞后,而且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同时过多的人工操作流程无法避免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联手获准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

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应用分析

3.1 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应用的优势

3.1.1 提高信息真实性

初创型企业抵押物不足及盈利的不确定性使其通常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往往在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向银行寻求信贷支持却无法成功。通过区块链技术,商业银行将获得更多真实且准确的目标公司关键信息,进一步有效缓解融资企业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和不可更改的性质应用于银行信息采集环节,可发挥无可比拟的优势。企业交易的各类信息一旦被51%的相关参与人确认并传到相关链上,企业便无法通过更改账目信息的方式对财务数据造假,因此信息可靠性被提高;在信贷贷前审批及贷后追踪环节,银行可更准确、真实地进行企业资信评估及偿债能力评价。

信息使用方可追溯查询交易信息,且具有不可更改性,给予放贷者更充分的信息判断借款者资格。通过目标企业数据全面与真实性为相关企业增信,从而去匹配商业银行风控要求,这是目前探讨比较多的区块链应用模式。

3.1.2 降低信息不对称

用区块链上搜集的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从目标公司交易行为和相关数据抽象出目标公司特征,其中数据主要包括财务信息、征信信息、行业信息、账户结算信息、税务、海关、公检法、水电煤气、舆情、股权结构、担保关系以及投资关系等,银行从税务部门等获得真实信息,建立相关授信模型、评级模型、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并针对目标公司风险特征,建立覆盖客户关联关系、反欺诈、虚假交易识别、贷后监控预警、贷后催收等方面的风险监控模型体系。从而支持贷前准入控制、贷中决策支持和贷后辅助管理。通过科技赋能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助于一些较好的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源。现在在金融科技技术以及国家逐步完善和建设大数据征信平台的加持下,金融科技应用可有效提高商业银行搜寻和审核信息的效率,同时提高获取企业相关信息的广度,并可实时跟踪贷款企业和贷款人数据变动。

3.1.3 促进产业链信息汇集

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支持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利于银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区块链技术将整个产业链信息连接起来,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畅通整个产业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通过链上真实信息以此增强产业链各参与主体的互信度;其次通过对完整的产业链上各个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较为公正的评价机制,在产业链上,部分大企业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并能对其上下游企业起到信用增持的作用。所以经过上述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加持以后,可以将融资对象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单个核心企业,授信对象扩展到整个供应链,这样就使得一部分进入不了银行信贷体系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发展,达到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要求,这也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信息汇集,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

3.1.4 增强智能化管理

信贷业务智能化管理需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以及时识别风险为目标。首先贷前可迅速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整理贷款客户关键信息,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减少人工搜集信息的成本,并通过不断的数据更新、人机交互功能,保持商业银行员工对贷款客户最新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异常数据的反映。其次是人工处理,很大程度依赖于个体能力,且容易忽略一些隐含风险。针对人工出现的纰漏,可通过算法交易,程序化审核标准,减少银行内部员工人为造成的信贷风险。

3.2 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困境

当前金融科技应用于银行信贷业务也存在着一些困境。

首先,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信息记录时,无法确保上链源头信息造假,也无法规避企业有意不将企业核心信息上传到链上,或者选择性上传关键数据,以维护自己利益。目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例如利用减税补贴等,通过立法变成制度化方案,让企业在信息造假时考虑造假成本,消除造假动机,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润滑企业经济交易往来,提高交易效率。

其次是企业自身存在对核心数据等上链后泄露而产生损失的担忧,重要信息的泄露将对公司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区块链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目前区块链技术按需披露的设计将企业的不同信息只披露给授权一方,通过建立私链的方式内部披露,这样就减少了上链信息不必要的披露;其次,可以优化信息获取方式,通过密匙发放以及区别化的披露获得信息查看权限,若数据被泄露,即可通过反向寻找和对比找出数据泄露者,减少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损失,增加泄露数据的违法成本。

4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案例

当前,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各家银行也竞相提出了各自金融科技发展战略。本文选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苏州银行进行举例。

中国农业银行微捷贷项目是金融科技应用的实例,通过生物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企业纳税、资产等数据,对企业进行多维度评价;实现信贷业务申请和交易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拦截,提供涵盖事前防控、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与处置为一体的全流程信用风险解决方案。构建云评级、云授信和云监控模型,建立线上运作的贷款模式,加快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办理速度。

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产业金融服务。基于区块链互信的关系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以及政府等各方信息高速交互;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增强对企业隐私信息的保护,实现对供应链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数据管理;收集产业链各方数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反向查寻技术及产业链循环相对固定的特性进行贷后监管。

苏州银行基于大数据供应链知识图谱分析产品综合运用大数据、复杂网络、图数据库、关联图挖掘等技术构建供应链知识图谱平台,通过大数据特征融合和关联识别技术手段形成行业知识图谱,拓展了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算法在多个场景的应用;整合多源异构企业数据,形成企业关联关系网状数据;将分析范式由传统向量空间模式,转变为拓扑结构的分析模式。科技技术为苏州银行信贷产品研发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和科技赋能下的数据处理能力,优化了苏州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同时提升了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5 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金融科技从增加惠普性、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时促进产业链金融发展等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需意识到金融科技的应用面临着众多问题,如技术成熟性,如何确保链上源头信息真实性,如何保护企业核心机密,发生信息泄露造成损失如何弥补,以及运用大数据分析目标企业时是否会侵犯公司内部员工或高管的个人隐私等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完善顶层设计,当地政府进行推动,从而营造更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高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以此提高效率、推动金融交易的完成,从而将科技技术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应用于金融交易操作中。

无论是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进行自身转型和调整自身的风控体系,还是国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一些民营经济,以及急需资金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创业型企业。在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为支持企业发展和商业银行控制自身风险,商业银行需作出改变,为国家战略目标献出一己之力,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探寻新的业务模式。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区块商业银行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