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俳发展概观
2021-12-23夏娟
【摘要】汉俳借鉴日本俳句而产生,而俳句又与汉诗关系紧密,近年来俳句在跨文化交流中引人注目,因此从汉俳发展的关键人物出发探讨汉俳发展的规律和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关键字:汉俳;俳句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8-0036-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俳句视角下的中日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C0163)。
日本俳句受到中国绝句的影响而产生,形成于17世纪,由“五七五”三句式17音构成,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但俳句早已不是日本独有的诗歌形式。
俳句的译介最早可追溯到1877年威廉乔治阿斯顿的俳句英译。现在,俳句已被广泛译介到中欧、巴尔干半岛、德国、法国、中国等。除了翻译之外,也产生了用本国语言所创作的俳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英文HAIKU和中文“汉俳”。1999年,有马朗人、芳贺彻、宗左近、金子兜太等人发表了“松山宣言”。宣言开篇即说“俳句是世界的文学。俳句向世界各民族敞开大门。当今,俳句这种十七音的短诗形为世界各国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宣言结尾部分更表明“我们期待着全世界的诗人掀起一场诗歌革命,即以短诗的形式凝缩本国语言精华”“俳句包容世界各国文学,向世界敞开大门”。(笔者译)从松山宣言可以看出,日本俳句届在俳句的跨文化传播中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作为与日本俳句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中国,笔者认为与英文HAIKU相比,汉俳更具有其独特之处和重要意义,因此试图从汉俳的发展中几位重要人物为线索试论汉俳的历史。
一、赵朴初
汉俳的诞生与确立: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协会暨中华诗词学会接待日本俳人访中团,时任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赵朴初先生诗兴大发,参考日本俳句十七音,即席赋诗三章,第三章是“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首次使用了“汉俳”这一概念,于是,中国诗人吟咏和创作的俳句体诗歌定名为“汉俳”。这也被日本俳人今田述认为是一千三百余年的中日交流史中,中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文学形式。汉俳创立的重要人物除了赵朴初先生,还有钟敬文和林林。这三位的汉俳自然规定了其“五七五”的三行句式,同时具有汉诗的押韵、平仄的特点。但三位先生的语言表现不尽相同。赵朴初使用文言,钟敬文使用白话,林林使用半文半白体。
1981年 6月号的《诗刊》发表赵朴初、林林、袁鹰的《汉俳试作》15首,这是汉俳第一次在中国诗坛的公开亮相。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俳。1982年,日本百科词典首次收入“汉俳”一词,其例句就是林林的《平安神宫赏樱花》: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作锦衣裙。
二、林林、李芒
俳句的译介:汉俳的产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但是汉俳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从汉俳产生之日起,就有各种议论:汉俳是诗歌吗?汉俳终将消亡等等。为了汉俳的发展与普及,对日本俳句的译介是极为重要的。认识到这一点的首先是林林。他在1983年出版《日本古典俳句选》,翻译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的代表作,发行数达到12190册,这在诗歌相关书籍中是十分罕见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文化界对于诗歌及日本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而汉俳终究是现代诗,读者也希望看到现代俳人作品的中文译本。在这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是李芒。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着手收集了訪中日本俳人的作品,由李芒、朱实、罗兴典、叶宗敏、郑民钦等人翻译,由译林出版社发行了一系列丛书,统称为《和歌俳句丛书》。
三、林岫
汉俳在诗坛地位的确立:进入90年代,写作汉俳的诗人在数量上和广度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林岫女士于1994年开始着手汉俳集的编纂活动,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发行了《汉俳首选集》。《汉俳首选集》中收录了33位作者的288首作品,这也是中国首本汉俳诗集。它的出版发行标志了汉俳在中国诗坛占有了一席之地。1997年对于中国短诗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日本汉诗同好会“葛饰吟社”来到北京举行了首次短诗研讨会;1997年春天,《中华诗词》第一期公布了当选的中国首届汉俳百家诗人名单。这些人的代表作,附有日文意译和转译成日本俳句两种译文,收入在日本现代俳句协会1997年9月9日出版的《对译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第二集)》中。
从此开始,汉俳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普及和发展的时代。不单是写作汉俳,对汉俳及俳句的研究也进入盛期;写作汉俳的不仅限于通晓日语的名家,而是被广大诗人所采用,这一方面是因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另一方面也由于汉俳短小精悍,容易被人们接纳和吸收。
四、郑民钦、纪鹏
俳句文学研究的兴起:随着中国诗歌届及民众对于汉俳的兴趣升温,俳句研究热也随之出现。郑民钦和纪鹏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郑民钦翻译了芭蕉的《奥州小路》,写作了《日本俳句史》。对于芭蕉俳句的翻译,郑民钦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虚实之法”。如芭蕉的名句『笈の小文』中「蛸壺や一夜の夢を夏の月」一句的翻译:章鱼在陶罐/独自浓醉黄粱梦/夏夜月满天。此句中的“黄粱梦”即为虚句,加译了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样的加译无疑使中国读者能心领神会原句中影射的哲学思想。日本俳句一般求实忌虚,但是典故也许是个例外吧,芭蕉在俳句写作中也屡屡使用典故。如「象潟や雨に西施がねぶの花」句中即运用了西施的典故,而郑民钦把此句译为:象泻绰约姿/雨里合欢花带愁/婀娜似西施。芭蕉的原句中虽然运用了西施的典故,但只是单纯描叙实景,而郑民钦的翻译则加译了“绰约”“婀娜”,使雨中合欢花的美态以感伤的咏叹调写出,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而对于俳句要素之一的“季语”,中国诗人在汉俳中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事实上,中国和日本虽为近邻,但自然环境大不相同,对于季节的感受也大相径庭。因此,如果要编纂类似于日本俳句岁时记的书本并非易事。然而仍然有诗人为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汉俳学会副会长纪鹏。纪鹏曾出版汉俳集《拾贝集》等。他的连句汉俳《二十四番花信》一花一句(首),每花各一题,形成组俳。其中如《梅花》:疏影最怜人/东风送来一枝春/香雪炼冰魂。诗句中并无出现梅花一词,但读者从季节相关语中可以读出梅花这一意象,真是绝妙的一首。纪鹏对于汉俳季语的探究还体现在对于中国多民族节日及礼仪中所体现的时节感。他曾撰文说:“我国南朝梁时即著有《荆楚岁时记》,唐有《岁华纪丽》,宋有《岁时广记》,明有《帝京景物略》,清有《燕京岁时记》《帝京岁时纪胜》等书。我国一年有二十四节气……55个兄弟民族自有历法,各族还各有重要节日……我国也似可增编按地区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中原、三北、沿海和民族等新的《岁时记》。”从中可以窥见纪鹏对于汉俳使用季语的独特观点和视角。
五、段乐三
汉俳的普及:从21世纪初开始,汉俳开始进入大众化的普及进程。其中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汉俳专门刊物的创刊。湖南省长沙的诗人段乐三于2002年创办了国内首家汉俳专门刊物《汉俳诗人》季刊。它的创立对汉俳的普及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诗人纷纷投稿,国内的大学、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青少年作品也屡屡见刊。而且刊物上还刊登了日本学者对于俳句和汉俳研究的中译文章,这些都对汉俳的普及和中日俳句届的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手机的普及引动了短信的汉俳酬唱。段乐三曾说:“手机短信功能方便记录瞬间灵感和锻炼汉语使用能力,方便诗友迅速沟通和相互切磋。一时间,把个人情感张扬出去,把远朋的情感激活起来,情来情往,益人益己,是种快乐和享受,也是表达自我的最好方法。”段乐三的汉俳集《诗朋有约》的封面上题有“中国第一部手机短信汉俳诗集”,可以说是中国汉俳大众化和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相结合的结果。段乐三至今仍积极投身于汉俳创作及推广活动。2011年促成了首届海内外汉俳创作大奖赛;2014与海内外汉俳诗人共同主编《风雅汉俳》电子诗刊。这些活动无疑推动了汉俳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以上从汉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出发对汉俳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汉俳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窄众——大众,从和风——汉韵的进程。二、汉俳的发展一直与中日友好交流紧密相关。不单是学界交流,也有民间和政界交流。三、日本俳句以HAIKU这一形式普及到世界,而汉俳则是直接以中文诗歌的形式在海外传播开来,说明在中国汉诗与日本俳句的审美情趣及创作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共通点。
参考文献:
[1]佐藤和夫.俳句からHAIKUへ:米英における俳句の受容[M].南雲堂,1987.
[2]有馬朗人,芳賀徹,上田真,金子兜太,ジャン·ジャック·オリガス,宗左近.松山宣言[EB/OL].1999-9-12.http://haikusphere.sakura.ne.jp/tra/1999/matsuyama-sengen.html.
[3]今田述.中国の俳句事情[Z].2003.
[4]紀鹏.俳句、俳缘、汉俳与我的汉俳观[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
[5]李芒.新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和翻译出版概况[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6]林林.剪云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赵朴初.汉俳五首[N].人民日报,1982-5-9.
[8]于青,杜尚泽.“你们是中日友好的功臣”——记温家宝总理与日本民间友好人士会面[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5-31.
[9]段乐三.怎样认识汉俳[J].汉俳诗人,2008,(1,2).
作者简介:
夏娟,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中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