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与诊断价值

2021-12-23李荣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1期
关键词:房性室性三联

李荣珍

(桂林市中医医院心电诊断科 广西 桂林 541000)

心律失常是发生率居于前列的一类心血管病变,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心脏活动起源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脏搏动节律异常。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一年中由于心脏猝死死亡的人数超过54万,这其中心律失常致死所占比重超过80%[1]。另外的数据显示,中国中老年人群中心律失常的患病率超过40%,其中尤以老年人群居多,且由于社会老年化的不断升高,这一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持续升高态势[2]。临床对于心律失常的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查、心音听诊,这些方法虽能检出部分心律失常,但大多无法确定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的出现增加心律失常诊断方法的选择,动态心电图可以在24 h之内连续记录10万次心电信号,且可以对心电图变化进行持续性记录以及分析,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诱因等[3-4]。本研究以2019年2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桂林市中医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40例,女38例,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59.76±10.67)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4.37±1.16)个月;诱因:肺源性心脏病29例,冠心病40例,其他心血管疾病9例。纳入标准:①疑似或确诊为心律失常者;②具有典型的程度不一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眩晕表现者;③意识清晰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有心电图检查禁忌证者;③脏器严重受损者;④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⑤伴有新发生的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接受检查前静息半小时以上,保持情绪平和,检查时保持在检查床上平躺,指导患者保持平和、稳定呼吸,排除所有外因干扰后选择我院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12 s心电图结果,纸张速度设定为25 mm/s,增益速度控制在10 mm/mV,将扫描结果传至有线式心电综合分析工作站进行分析。接着全部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医院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记录仪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状况,监测期间患者正常生活,注意防止受强磁场、高电压干扰,完成监测后回放数据,在人机对话方式下去除伪差、干扰,同时对ST段压低幅度、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进行记录。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下对心律失常的检出阳性率;②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下对心律失常类型(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下检出心律失常阳性患者有73例,检出率为93.59%;常规心电图下检出心律失常阳性患者有65例,检出率为83.33%,两种方法下的心律失常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下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n(%)]

2.2 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下对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下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最典型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能单独发生,也可能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伴发症状。研究显示,冠心病是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诱因,且后者是猝死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心律失常会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会出现程度更高的出血,进一步引起心绞痛、周围血管衰竭,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心力衰竭、猝死[5-6]。由此可知,对于心律失常做好其早期诊断,并鉴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对于保证心律失常得到早期准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心律失常的检查诊断,以78例患者为对象,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律失常比重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且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也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从上述结果可以得知,相较于常规心电图,选择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同时能更准确判断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为临床确定更全面的诊断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如果是持续性心律失常,选择常规心电图检查就可确诊,不过大部分心律失常都为间歇性发作,部分难以捕捉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比如短暂性心肌缺血、一过性心律失常、非持续性心律失常,选择常规心电图检查则难以检出,容易导致漏诊,影响患者接受及时治疗。相比之下,动态心电图能持续记录机体24 h内的心电图,24 h后还可以对心电图记录结果进行回放,从而综合分析患者静息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特征,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心律失常发作,因此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李华[7]兀花妮[8]的研究也显示,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动图(P<0.05),其结果与本研究具有一致性,其分析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优势显示,动态心电图能够在一天时间内持续记录10万次心电信号,诊断医师可获取到受检者静息状态下、活动状态下、工作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证据,能得到丰富度极高的心律变化数据,因此可以将受检者心功能更准确呈现出来,这些应用优势都是常规心电图难以比拟的。游梅[9]对6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研究,通过对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情况也证实动态心电图更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用于心律失常诊断中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

猜你喜欢

房性室性三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